重生1998从夜市摊到商业帝国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洪水未至,人心先乱

最新网址:m.biquw.cc

杨无忌站在夜市口,看着老张带着几个穿着制服的保安模样的人把夜市入口用红色塑料绳围了起来。

他不动声色地退回到自己的烤串摊前,收拾起工具,动作干净利落,脸上没有一丝不甘。

“这不是欺负人吗?我这锅汤才刚熬好!”一个卖馄饨的老头拍着三轮车的挡板,气得脸都红了。

“别闹事,上面要征用。”老张叼着烟,语气冷硬,“谁不配合,今晚就别想进来摆摊。”

人群一阵骚动,有人骂娘,有人低声嘀咕,但最终还是没人敢真顶撞。

杨无忌默默把最后一箱炭搬上小推车,转身离开。

他的眼神却始终冷静如常。

中午过后,他将自家出租屋里的几箱矿泉水、方便面和一袋五十斤的大米分批运到夜市外的一处废弃仓库。

那仓库是他前几天踩点时发现的,位置偏僻,正好适合临时囤货。

他租了辆三轮车,来回跑了四趟,汗流浃背,却毫不迟疑。

下午两点,王翠兰接到他的电话后赶来。

她穿着一条淡蓝色的职业裙,扎着高马尾,手里还拎着一份文件夹,显然是刚从公司出来。

“你这是……做什么?”她皱眉看着仓库门口堆成山的物资。

“暂时放几天。”杨无忌擦了把汗,递给她一瓶水,“能不能帮我照看一下?我这边事情多,怕被人顺走了。”

王翠兰接过水,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想看出什么端倪,但终究没问太多,只是点点头:“行吧,但我可不会白帮忙。”

“当然不会。”杨无忌笑了下,“等这事过去,我请你吃饭。”

她嘴角微微一翘,算是应下。

傍晚,杨无忌坐在仓库旁边的小饭店里吃晚饭。

隔壁桌几个工人正热烈讨论着今天的新闻:

“听说长江那边已经决堤了!”

“不是说还没正式发通知吗?”

“我表弟在水利局上班,说是昨晚连夜开会,今天早上就开始封路了。”

“哎哟,完了完了,咱们这儿要是也出事,超市肯定又要抢购。”

杨无忌低头扒了一口饭,眼神却沉了下来。

吃完饭,他走出小店,抬头望了眼阴沉沉的天际线。

乌云压得很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

他拿出手机,翻出一张纸条——那是他昨天晚上写下的清单:饮用水、方便食品、基础药品、应急灯、电池、干粮……

他已经全部备齐。

只要再等一天,或者半天,价格就会像被风吹起的纸鸢,直冲云霄。

他要做的,不是在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而是借风而起,逆流而上。

当晚七点整,电视新闻准时响起。

“各位观众朋友,这里是央视新闻频道特别报道: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最新通报,目前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已进入紧急防汛状态,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启动一级响应机制……请广大群众保持冷静,理性应对,切勿盲目抢购生活物资……”

画面切换,是一片被洪水淹没的农田,接着是救援队伍奔赴前线的画面。

杨无忌坐在出租屋的小床上,手中握着遥控器,静静地看着屏幕。

而他,已经准备好了。

他轻轻合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前世那个跳楼瞬间的画面。

这一次,他不会再输。

当晚,新闻正式播报: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进入紧急防汛状态,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启动一级响应机制。

电视画面上,是洪水肆虐的村庄、是连夜转移的灾民、是政府紧急调度物资的画面。

杨无忌坐在出租屋的小床上,盯着屏幕,眼神沉静如水。

果然,午夜时分,窗外开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车辆喇叭声,偶尔还能听到街边小超市开门的声音。

他翻身下床,打开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凌晨一点十五分。

他没有犹豫,立刻拨通了几个熟悉的电话——王翠兰、老张、小李子、还有那几个平日里总爱蹭他烤串的老熟人摊主。

电话那头大多还没睡,声音里带着不安与焦虑。

“我这儿有矿泉水、方便面、干粮、手电筒、电池。”他的语气冷静而笃定,“你们要是需要,现在就能来拿。”

电话一挂,他迅速披上外套,推开门走到院子里。

夜风微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

他抬头望了一眼乌云密布的天空,心中已经盘算好接下来的每一步。

不到一个小时,一辆辆三轮车陆续停在了仓库门口。

王翠兰也来了,穿着一件风衣,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一边清点物资,一边记账。

“你这价格比超市贵两毛。”她皱眉看着手中的记录。

“你知不知道明天早上这些货会在超市卖光?”杨无忌笑着递给她一瓶水,“而且,你买得早,我还送你一包火腿肠。”

王翠兰沉默了几秒,点了点头:“行吧,我再加十箱方便面。”

短短两个小时,所有囤积的物资被抢购一空。

连原本打算留作备用的一箱应急灯都被一个做水果摊的大哥强行要走,还塞给他两百块钱作为感谢。

清点完最后一笔收入,杨无忌握紧手中的钞票,心跳加速。

纸币在他掌心微微发烫,仿佛还带着这场混乱的余温。

他数了一遍又一遍,最终确认:9760元。

三天前,他还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

三天后,他手中攥着近万元现金。

他没有把钱带回去,而是直接存进了银行。

夜市附近的小银行虽然关门了,但他记得城里还有一家24小时自助银行,就在火车站旁边。

夜色深沉,城市的灯光在远处闪烁,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零星的车辆驶过。

他站在自动存款机前,将最后一笔钱投进去时,屏幕上的余额让他愣了一下。

账户余额:10,352.48元

这个数字,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他心里清楚。

他转身走出银行,夜风扑面而来,吹乱了他的头发。

他站在门口,望着不远处仍在忙碌的政府工作人员和焦急排队的市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名字——

陈默。

前世那个背叛他、导致集团破产、让他从三十层跳楼身亡的男人。

如今的他,还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而陈默可能还在某家大公司当他的白领精英,喝着咖啡、打着高尔夫球,享受着命运的优待。

但没关系。

既然他能活下来,那就让我们重新开始吧。

天亮之后,城市果然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混乱。

超市门口排起了长队,货架上的矿泉水和方便面几乎瞬间被扫空。

街道上到处都是打听消息的人,有人骑着电动车满城跑,只为找一箱水。

而此时,杨无忌已经早早地支起了自己的烤串摊。

炉火升腾,炭香四溢,摊前摆着一块新做的牌子:

“洪水期间,饮水干粮供应点”

旁边还挂着一张手写的告示:

>“各位邻居,物资有限,请理性购买,先到先得。”

他没涨价,甚至主动给环卫工和保安多送了几瓶水。

这一举动,被不少路人看在眼里。

中午时分,已经有几个人专门过来问他能不能买几瓶水。

“实在找不到地方买了,您这儿还有吗?”

他点头,笑着递过去。

下午三点,两个记者扛着摄像机来到夜市口采访,问他是怎么想到提前囤货的。

他只是笑了笑,说:“就想着万一用得上呢,没想到真派上用场了。”

一句轻描淡写的话,配上他那副朴实的外表,反而更让人信服。

当天晚上,本地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出一则关于“民间力量支援抗洪”的报道,其中提到一位“夜市摊主自发提供生活物资”,画面一闪而过,却是他站在摊位前微笑的模样。

那一刻,杨无忌知道,自己已经悄悄走进了这座城市一部分人的心里。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