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总有办法的嘛
第25章 总有办法的嘛
很明显,打从朱祐樘说出那句如平常夫妻一般的话之时,周太后在选秀这件事上的看法,就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丧期间提选秀之事,对于皇帝名声来说,肯定是有损的,但是,历经了四朝的周太后更加明白的是,很多事情只要想做,总是会有办法的。
虽然客观来说,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周太后担心的是,原本就厌恶后宫争斗的朱祐樘,要是真的过了三年这种后宫毫无波澜的清净日子,怕是原本还有的那点选秀心思,会彻底熄掉。
她的孙儿她清楚,看着虽然没什么主意,可实际上却是个性格执拗的人,他要是认定了的事,别人再怎么劝,都肯定是劝不住的。
所以,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她也不能冒这个险。
周太后越想越觉得不放心,道。
“那个郭镛说的,还算有几分道理,你身为皇帝,登基册封皇后,本就该至少有二妃同册。”
“如今正是丧期,选秀的确不妥,不过我记得,此前在东宫之时,你成婚之前,曾有两个选侍在侧,后来被调到了清宁宫中侍奉,叫什么来着……”
选侍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正式的妃嫔,只是用以称呼被皇帝或皇太子临幸过的宫人,和普通宫人做一区分而已。
作为皇太子,哪怕朱祐樘自己克制本心,不贪好女色,但是,有些事情总是要学的。
所以大婚之前,周太后按照惯例,曾经派过两个宫女前去东宫侍奉过一段时日。
后来,朱祐樘成婚之后,她们便又回到了清宁宫中,继续做普通的宫人。
按理来说,这样的选侍,除非是意外有孕,否则都只能和普通宫人一样,终其一生。
此时,周太后连这二人都又翻了出来,可见是真的有些着急了。
朱祐樘对她们倒是还有印象,迟疑片刻后,道。
“好像一个姓郑,一个姓赵?”
“对对对,就是她们。”
周太后点了点头,道。
“不如就让她们二人,一同册封为妃,她们原本就是在东宫侍奉过的人,虽无名分,但起居注中有所记录。”
“将她们一同册封,便不算另开选秀,只能算是你顾念往日情分,也与丧仪无碍,如何?”
朱祐樘没有说话,神色有些犹豫。
见此情形,周太后顿时又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张氏,罕见的带上了一丝严厉之色,道。
“太子妃,后宫之事本该由你做主,过些日子,你便是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当有母仪天下的气度,你说呢?”
到了此时,张氏也明白,周太后这是彻底下了决心了。
一时之间,她不由有一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早知如此,她就不这么急匆匆的到这清宁宫来告状了。
没想到告到最后,反倒把自己装了进去。
嘴角勉强扯起一丝笑容,张氏自然明白她这个时候该说什么,侧身道。
“既是皇祖母之命,孙媳自当遵从,请皇祖母放心,臣妾一定会安顿好两位妹妹的。”
哪怕再不愿意,张氏也还是顺从的改了口。
于是,周太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重新转向了朱祐樘,道。
“哥儿,你媳妇都同意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朱祐樘仍是一副为难的样子。
但是,看着周太后坚定的神色,他似乎也有些无奈,只得道。
“既然如此,一切听皇祖母做主,不过,这二人此前在宫中并无名分,贸然册封,恐令外朝大臣议论,不如……”
“你是皇帝!”
周太后眼瞧着朱祐樘的态度有所动摇,顿时更加多了几分气势,语气加重道。
“国家大事,皇祖母不懂得,但是后宫册封两个妃嫔,总还是做得了主的,何况,你又不是选秀,外朝那些大臣有什么可非议的。”
“若是他们谁有不满,你让他们进宫来,皇祖母亲自和他们说道说道。”
眼瞧着周太后如此强势,朱祐樘倒是也没有再继续‘坚持’,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只是道。
“孙儿明白了,皇祖母放心,孙儿会把这件事办妥的。”
周太后这才放下心来,不过最后,她还是忍不住叮嘱道。
“要是实在不行,你就派人来清宁宫传话,皇祖母来给内阁下诏,老婆子我身在后宫,那些大臣就算是要闹,也闹不到我的面前来……”
“多谢皇祖母。”
朱祐樘苦笑一声,勉强婉拒了这位皇祖母的提议。
将周太后安抚好之后,朱祐樘很快就带着张氏回到了坤宁宫。
此时,朱祐樘坐在榻上,坤宁宫中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压抑,就连侍奉的宫人,也不敢发出半点响动。
张氏在一旁低头站着,同样大气也不敢出,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
别看在郭镛的面前,她表现的强势的很。
但实际上,张氏也不过是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闺阁女子而已。
之所以许多时候,她看着盛气凌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此前朱祐樘对她的宠爱。
可是如今,就算张氏再傻,也能看得出来,自己这位皇帝夫君,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其实当得知郭镛抓了她那天派出去送信的宫人的时候,张氏就已经慌了。
结交外臣这种事,哪怕并非是直接结交,也必然是极其敏感的事。
尤其是当她意识到,郭镛很可能是奉命在调查此事的时候,她就更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了。
郭镛敢抓人,必然是得了旨意,而他如此不惜代价要查到底的决心,某种程度上,恐怕也意味着自己这位皇帝夫君的态度。
她原本想要阻止事态的发展,但是现在看来,却反而将事情弄得越来越糟。
事已至此,她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了。
认错?
张氏的心头闪过一丝念头,但很快就被打消了。
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能认,否则的话,怕是连自己的父亲等人都要牵连。
毕竟,消息是他们负责传的。
若是认了,这桩罪名便算是坐实了,而要是不认,哪怕那郭镛拿出什么证据来,她也能够将罪责,都推到那个宫人身上。
说到底,她是周太后和先帝亲自选定,金印宝册,告祭太庙迎娶回来的正宫太子妃。
别说是单凭几个宫人的证言,没有实质性的铁证,就算是有,最多也只能说她向自己的父母传递了些无关紧要的消息。
单凭这么一个简单的罪名,想要废黜她,外朝那些大臣,恐怕也不会答应。
不过……张氏微微抬头,眼角余光看着自己这个熟悉的皇帝夫君,不知怎的,总觉得一阵没来由的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