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吴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建造新宫殿的注意事项

最新网址:m.biquw.cc

朱元璋安排好行省规划后,便让李善长等官员留守应天府,自己去了一趟濠州。

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修缮拜祭父母的坟墓,拜访曾经的邻里街坊。

朱元璋幼时居住的村子,本来有一百多户人家,现在总共只剩下二十多家了。

朱元璋把老邻居们聚集在一起,置办酒席跟他们宴饮叙旧。

朱元璋叮嘱他们,现在中原还尚未平定,让他们最近不要出门远行,都安心在老家耕田。

将周围的荒地都分给他们,免去他们的所有赋税劳役,专门看护自己父母的坟墓。

朱元璋回到应天府之后,便让刘基负责堪舆选址设计,准备修建新王宫。

江南已经平定,苏州虽然尚未攻陷,但张士诚已经是冢中枯骨。

朱元璋自己也当了大半年的吴王,准备给自己建个正儿八经的王宫了。

现在住的院子太老了,南宋的国都在临安,也就是杭州,应天的建康行宫并没有正儿八经的建设。

是在已经严重损毁的南唐皇宫基础上修补而来。

到了元朝,又改成了江南行御史台衙门,让大量的官僚住了好几十年。

朱元璋不怎么喜欢这个院子,也觉得不太吉利。

以前朱元璋没有条件,就先在这里凑合住,现在局势已经明朗了,就决定另外选址新建一座王宫。

现在自己一家人住,未来给小儿子当王府。

刘基心情复杂的领命而去,找人在应天府城内外勘察选址。

自己查阅古籍,拟定符合礼法的王宫规格。

朱元璋自己给刘基下令之后,又去后院去找到自己的妻儿。

习惯性的直接把朱五抱起来,招呼马秀英一起进书房,让朱五坐在自己腿上问话:

“孩儿,爹爹准备建设一座新王宫,未来应该也是你自己的王府。

“关于这座王宫的选址和规格,以及建设前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你都知道些什么?”

这样的生活过了大半年,朱五和马秀英都已经习惯了。

这半年来,朱元璋时不时问朱五一些问题,而马秀英则负责在旁边记录应该记录的内容。

朱五听到问题就下意识的仰头,仔细回忆应天王宫相关的情况:

“父亲本来是在称王建制之后,登基称帝之前,正式开始建设应天的王宫。

“父亲本来没有准备在应天府建都,所以在修建的宫殿是王宫规格。

“应天府王宫的选址,应该在旧城区的东部,在钟山的西南山脚下,南与秦淮河相望。

“王宫的规格……说起来比较麻烦,我可以试着画个示意图。

“然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王宫所用材料,千万莫用铅汞朱砂。

“若是多用含铅之物,可令孩童容易昏睡,长大后变成痴呆,狂躁不安,断子绝孙。

“朱砂其实是硫化汞,是硫与汞合成而来。

“朱砂与汞有相似之处,加热形成难以发现的雾气,人吸入就会丧命。

“赵宋的皇宫便是因为多用铅汞朱砂,故皇室嫡脉多绝嗣,反而普通宗室子孙众多。

“所以咱们的宫殿,千万不要用铅汞朱砂之物。

“日常若需使用朱砂调和的颜料,也要在用过之后立刻拿走,不要长期摆在面前。”

朱元璋和马秀英听朱五前面的话,还本能的点头同时认真记录下来。

听到后面就都明显愣了一下,然后看向了书桌上的朱砂盒子,都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马秀英下意识的追问:

“铅汞朱砂之物真的如此剧毒吗?为何在民间朝廷都使用如常呢?

“甚至于,铅似乎也是药物吧?”

朱元璋也微微皱着眉头,看着桌子上的朱砂盒子:

“赵宋皇室确实容易绝嗣,原来是因为铅汞与朱砂用的太多了?”

朱五回想这些东西的特性,尽量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说明:

“有毒不一定不能入药,本来就有以毒攻毒之法。

“但是不同的人对毒性的承受能力也有差异。

“成人和身体强壮的人承受能力强,孩童和身体虚弱者承受能力弱。

“铅是慢性毒,成人单纯偶尔接触铅,并不会直接中毒。

“但若有孩童从小便经常接触铅,那便会出现我所说的那些情况。

“至于汞和朱砂,他们本身没有毒性,加热产生的雾气有毒。

“这一点很容易确认,只要用动物做测试即可验证。

“将牛羊之类的动物,关在笼子里放在火炉旁边,用火炉烘烤朱砂或者汞。

“人在远处观察牛羊的情况,牛羊应该很快就会中毒而死的。”

朱元璋和马秀英听到这里已经相信了,主要是朱五以前说的事情,几乎都已经应验了。

既然朱五如此笃定,那这些应该就是真的,他们只是忍不住惊讶。

朱元璋这边就直接答应下来了:

“我回头便去吩咐,此新宫千万不得用铅汞朱砂,以后家中用度尽量少用铅汞朱砂。

“孩儿还知道什么无形无迹的毒物,能够伤人于无形的东西吗?

“为了咱们家人的将来,务必都要说清楚,做好防备。”

朱五仔细想了想:

“常人平日能接触到的,能伤人于无形的东西,主要就是铅汞朱砂了。

“剩下大多是不常见的,比如某些夜明珠,以及能自己发光的石头,多半都能伤人于无形。”

马秀英再次忍不住惊呼:

“夜明珠这种宝物……竟然也有毒吗……”

朱元璋倒是没有再惊讶,直接表示自己记住这种东西了,以后不会碰这种东西。

朱元璋心中甚至已经考虑,把这些东西写进祖训里面。

“子孙一律不得用铅汞夜明珠,朱砂不得放于起居房中,用时取之,用毕移走。”

朱五这边点头继续说明:

“除了这些剧毒的东西之外,应天王宫建成后应该遭遇过雷击,未来大殿也会遭遇雷击,因为高大房屋都容易遭受雷击,与人和事无关。

“所以务必提前安装避雷针,以后再建设较高的建筑,都装上避雷针吧。”

朱元璋听到这里就下意识的反问:

“避雷针是何物?一种能够规避雷电的脊兽吗?”

古代房檐上有一连串的雕塑装饰物,通常都是各种飞禽走兽的形状,统称为脊兽。

这种脊兽有很多种,理论上分别具有辟火、闭水之类的作用。

但实际上心理作用大过实际作用。

朱五听着老爹的疑问,便认真给爹娘解释避雷针的作用原理:

“大部分金银铜铁铅锡等金属都能吸引雷电,雷电也可在金铁之中流淌,就如水渠中的水一样。

“雷电入金铁之后,若是无处可去,雷火便会将金铁炼化熔融。

“但若能将雷电导入他处,那金铁便能无损。

“可以用两根铁矛或者铜矛,一根向上竖立在宫殿屋檐顶端,一根插入地下至少五尺。

“两根长矛之间,用铁线或者铜线相连。

“铁线或者铜线不用太粗,但也不能太细,接近筷子就绝对足够了。

“但所有连接务必紧密牢固,相互之间应互相嵌套压紧,不能类似锁链那样留有空隙。

“就像水渠不能断开也不能错位,否则雷电会和水流一样泄露。

“安装完毕后,雷电再靠近宫殿的时候,便会被金属的长矛吸引,然后顺着引线流入大地。

“事后无论长矛、连线、宫殿,都能毫发无损。

“铁线或者铜线,可以安置在竹竿内部,从宫殿墙壁中直接通入地下。

“若是在房檐上架起一圈铁线,再加上几根向上高耸的金铁长矛,还能形成天火炼殿的效果。

“雷电落下后,先在房檐之上滚动一圈,雷光明亮刺眼骇人,然后就流入地下消散。

“但是宫殿本身,以及宫殿中的人和物,全都不会有分毫损伤。

“父亲可先差人去测试,用将铁矛或者铜矛竖立在旗杆顶端,雷雨之时观察是否有效。

“避雷针原理可以反过来用,若只在树木顶端加装金铜长矛,不用连线导入地下。

“那就单纯吸引雷电,而无法为树木规避雷电,可以主动形成雷击木。”

朱元璋听完就忍不住瞪了一下眼睛。

中国古代多用木构建筑,容易遭到雷击然后起火烧毁。

以往也有避雷的方法,但大多诉诸于神秘,关键是效果都并不理想。

而朱五现在说的这个方法,显然有着非常清晰的生效原理。

朱元璋隐约记得,梦溪笔谈中有相关的记录。

内侍李舜举家院子遭到雷击,有一个大木箱子被雷霆击中了。

箱子的金属锁扣,箱子中的银锭,全都融化了。

但是木箱本身,以及箱子中的漆器,全都没有烧焦,也没有着火。

金铁确实容易吸引雷电,所以有人用铁制作脊兽。

但是以前似乎没有人想到,主动用金铁吸引雷电并转移到地下去。

如果这个方法有效的话,朱五最后所说的反向应用应该也可行,可以主动制造雷击木。

树木被雷击后大概率要死,少数没有死的留下的木头,才是雷击木。

虽然树木存活的几率不大,但只要雷击的多了肯定会产生。

朱元璋心中想着各种可能性,便已经决定尽快去测试可行性了。

朱元璋不是不相信朱五说的话,而是真的想看看雷电被引入地下的效果:

“我这两天便让人去制作这避雷针,以后所有宫殿都要安装。”

避雷针的制作难度不算高,铁质或者铜制的金属杆,军中铁匠就能锻造出来。

拉铁线或者铜线,难度稍微大一点。

但如果不惜代价,不要求粗细均匀,只要求能连起来,那便没有难度了。

建造王宫当然不会吝啬这点代价。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