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8:从倒爷到商业教父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销售任务

最新网址:m.biquw.cc

陆舟来到国营红星鞋厂供销科。

还没进门,便听到科长郑军在办公室里面大声呵斥的声音。

“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你知不知道这笔单子多重要?厂里等着回款发工资呢!”

“郑科长,对不起,我……”

郑军正准备大发雷霆,却见陆舟走进办公室。

他犹豫了一下,对刚刚被他叱骂的小青年道:“再给你一天时间,现在马上去办好。”

小青年唯唯诺诺地点头,随即离开办公室。

“老郑。”陆舟径自在旁边一张椅子上坐下,“听眼镜说你找我?”

郑军沉吟片刻,开口道:“陆舟,这个月厂里给每个供销员分配的销售任务是一百双鞋,今天十五号,已过去一半时间,你的销售指标完成了多少?”

老郑不是个好说话的领导,平时仗着一点小小的权力,没少刁难人。

可陆舟也不是个好说话的下属,一言不合是真敢掀桌子的那种。

大家都是捧着铁饭碗,只要不想进步,谁怕谁呢!

所以刻薄的老郑反而跟陆舟说话会比较小心,至少不敢像对其他下属那样劈头盖脸地谩骂。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反倒是刺头,却没人敢随意欺负。

这个道理,无论八十年代,还是再过去几十年后,皆是如此。

销售任务的事,陆舟倒没有忘记。

八十年代后期,很多国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集体和民营企业打得节节败退,陆舟所在的这家鞋厂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这家国营厂已到了生死存亡时刻,所以厂领导就学着集体和民营企业的做法,给职工摊派销售任务。

可是,这时期能安心待在国营厂捧铁饭碗的人,本来就是思想上偏保守的群体,没什么商业思维。

他们纯粹就是把销售任务当成任务。

结果自然就是厂领导想的是一套,职工做的是另一套。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有些行动的,像陆舟这种彻底摆烂的终归是极少数。

今天老郑把陆舟叫到厂里来,其实也就是例行询问,走个程序而已。

这销售任务,指望谁都不能指望陆舟。

他要是能完成,简直就跟太阳从西边出来一样,根本不可能。

“我需要好好规划一下。”陆舟说道。

前世这个年龄的陆舟会大大咧咧地说自己什么都还没做。可现在他知道,这就是自己赚钱的大好机会。

厂里给了大家销售任务,并指定了每双11元的出厂价。

只要把鞋子按出厂价卖掉就算完成任务,至于卖什么价格,那就各凭本事。

若按这个时期大家的普遍做法,哪怕以出厂价出售,鞋子也没那么好卖。

可陆舟脑子里装着几十年后的各种经典营销案例,随便拿出来一个,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是降维打击。

把梳子卖给和尚他可能做不到,但把鞋子卖给有需要的城乡居民,这有什么难度?

“这个月应该能完成任务。”陆舟又补充了一句。

规划?你能规划个屁!

郑军心里这样想,嘴里却说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事实上,他对陆舟的这个回答还是有些意外。

以陆舟一贯吊儿郎当的态度,能说出规划一下这种敷衍的话,已经算是很大进步了。

跟郑军谈完后,陆舟来到仓库看了看堆积如山的各种款式皮鞋。

国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倒是没的说,就是款式有些一言难尽。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年头的人对款式并没那么敏感,好不好看全凭旁人评价和自己主观感受,所以留给销售人员的营销空间可以说是极大。

陆舟想了想。

要卖掉一百双皮鞋对现在的他来说毫无难度,可如何把这一百双鞋卖出好价格,倒是有点挑战。

当前卖鞋子的主要渠道无非就那么几个,或百货公司代销、或个体商铺零售、或摆地摊贩卖。

百货公司代销这条路就不用考虑了,这些滞销产品,得求爷爷告奶奶托关系才行,而且人家帮你卖货是给你面子,利润想都别想。

个体商铺零售这条路也行不通。陆舟自家没店铺,若托亲戚朋友的话,那就跟放百货公司代销差不多。

所以对陆舟来说,能选择的卖货渠道其实就只有第三种——摆地摊。

若是放在几年前,可能还会有人觉得国营厂职工出来摆地摊不体面。

可现在是1988年,又是民营经济发祥地的瓯城,下海经商早已成为主流。

能赚钱就是体面,那些困守国企吃老本的人才会被看不起。

仓管老张见陆舟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奇道:“陆舟,你这样一直盯着鞋子干嘛?”

陆舟没搭理老张,自顾自思考下一个问题。

摆地摊不是随便找个地方都能摆,要去政府划定的早市或夜市才可以。

可在集中市场销售,如何规避同质化问题呢?

要知道,不仅他有卖鞋任务,厂里其他工友也同样有卖鞋任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选择了摆地摊出售。

试想在同一个市场里,别人卖11元,他卖15元,那就很尴尬了。

陆舟一边思考,一边四下张望,视线最后落到仓管老张身上,突然有了主意。

“老张,你是江北人吧?”

“嗯。”老张点点头,“怎么了?”

“江北那边对摆地摊的管理严不严格?”

“有位置直接摆下去就行,谁管啊!”老张疑惑道,“你问这个干吗?”

“了解市场动态。”陆舟随口敷衍。

老张也没把陆舟的话当一回事,这小子游手好闲的名声在厂里可是无人不知。

陆舟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递给老张,继续问道:“江北哪些地方人流最集中呢?”

仓库里不能吸烟。

老张接过烟装进口袋里,突然觉得眼前这小子也不是一无是处。

“人最多的地方肯定是轮渡码头附近,不过还有几个地方也挺热闹。”

看在给烟的份上,老张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悉数告知。

江北位于瓯城市区的北面,乘坐渡轮十来分钟就能抵达。

虽然与市区距离并不远,但由于一条大江的阻隔,市区和江北分属两个行政区。

那时候江北来市区的人很多,可市区很少有人会跑到江北去工作或经商。

所以对陆舟来说,这就是一个避开产品同质化的理想解决方案了。

他打算先拿个二十来双皮鞋去那边试试水。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