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意料之外的答谢
第25章 意料之外的答谢
刘诞带军回到剡县城,就在城外扎营。
剡县县令朱兴听说刘诞到了城外,连忙出城,面见刘诞。
“大王,大军为民剿匪,既到了城外,便请大王带军入城。”朱兴跟着刘诞道。
刘诞一边看士兵们扎营,一边道:“带军入城,岂不扰民,我早有军令,大军过处,不得扰民,我若这么做,岂不是带头违反军令?”
“这……”朱兴无言以对,想了想,道:“那便让大军留在城外,请大王入城,下吏已备好宴席等待大王。”
刘诞道:“将士们都在城外,我却单独入城,岂不是弃将士们不顾?朱县令,不必再多说,你只管去发告示,言明在剡县斩首匪首之事。”
“是。”朱兴无奈,只得领命去了。
扎好营寨,也是黄昏时刻。
沈文秀刚坐下休息,沈正来到沈文秀旁边,叫道:“仲远。”
仲远,是沈文秀的字。
沈文秀连忙起身,行礼道:“下吏见过参军。”
“你我是同族叔侄,不必多礼。”沈正拍拍沈文秀的肩膀,拉着沈文秀坐在旁边的小土包上,道:“随王现在对你,可是十分器重。”
沈文秀道:“或许是因为我了解这股匪徒,随王需要我协助。”
“不只是。”沈正望着远处,“随王要剿匪之前,便对你信赖有加,许多事都是让你去做的,看得出来,随王很欣赏你的才能。”
沈文秀道:“承蒙随王信赖,我便尽忠职守,回报随王。”
沈正道:“剿了匪,随王该推行禁止圈占山泽的事了,这事可不比剿匪简单。”
沈文秀笑道:“难与不难,也不是我做决定,随王怎么吩咐,我怎么做便是。”
“你已有了决心?”沈正看着沈文秀。
沈文秀道:“三叔觉得今日若换了其他皇子,会不会像随王一样拒绝入城,选择和将士们同吃同住?”
沈正回之一笑。
因为这是很显然的事。
现在当兵的地位很低,不要说皇子,就是其他高门大族,都不愿意和将士们为伍,很多高门也看不起他们沈氏这种以入行伍为主的士族。
沈文秀接着道:“随王才智满腹,一心为民,能体恤百姓,体恤士卒,如此贤能之人,我又怎能不追随?况且禁止圈禁山泽,本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算随王不贤能,他要做这事,我也愿意效力。”
沈正若有所思。
沈文秀笑道:“三叔,我们沈氏以入行伍为主,建功立业,才是我们的根基,圈占山泽,经营庄园,一向不是我们所长,我们听命便是了。”
“嗯。”沈文点头,道:“你说得有理。”
两人正说着,全景文突然来报,对沈正说道:“参军,剡县的百姓们送来食物,末将不知道该不该接。”
沈正道:“若是几个人送来的,你接了便是。”
全景文道:“有一百多人。”
“这么多?”沈正有些惊讶。
全景文道:“百姓们说我们替他们剿了匪患,除去灾祸,加之我们军纪好,他们要答谢,最好能当面答谢随王。”
“我去报随王。”沈正说着,向中军大帐去了。
刘诞此时正躺在椅子上,头上盖书,思考着下一步的打算。
门口卫兵禀报道:“大王,沈参军求见。”
“进来吧。”刘诞将书拿下,坐起身。
沈正进帐,禀报道:“大王,剡县的百姓们说想见您,以答谢您带兵剿灭了匪患。”
“这有什么好答谢的。”刘诞嘀咕一句,心中怀疑是剡县的世家大族们故意奉承他,给他下套。
刘诞想了想,起身道:“我倒要去看看他们想搞什么名堂,走。”
“是。”沈正前头带路。
刘诞跟着沈正来到军营外,有些傻眼了。
只见一百多衣着朴素的老百姓,挎着装满各种吃食的篮子,等在军营外。
沈正到了百姓们跟前,朗声道:“诸位乡亲,这便是随王。”
“诸位好啊。”刘诞拱手,给百姓们问好。
“大王!”一百多百姓齐刷刷的跪下。
“这……”刘诞惊讶,忙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刘诞说着,前去扶起前头的老人。
这老人拉着刘诞的手,眼含热泪,说道:“这伙匪徒,盘踞在西白山已有四五年,年年秋收便下来抢粮、抢人,小民大儿子被他们所杀,儿媳也被他们掳掠上山,不知是死是活。”
这老人说到这里,忍不住哭了起来。
其后一老妇跟着道:“谁家有个好看的姑娘,都要藏着掖着,能嫁最好嫁到外县去,这伙匪徒再不剿,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过才好。”
又一男子道:“往年官军剿匪,我们出钱,这也倒罢了,可不但匪没剿成,官军过处,一样抢掠,甚至胡乱杀人,诬良为贼,到后来,我们也不敢请官军剿匪了,有人问起来,我们也只能说剡县没有匪患。”
先前说话的老人止住了哭声,接着道:“这次大王剿了匪,没问我们要钱,若不是有人看见大群大群的匪徒被绑着下山,又看见官府的告示,我等都不知道此事。乡亲们去看去问了,这次官军经过的地方,不但没有抢掠,连田地里的秧苗都没踩坏,大王到了城外,也不入城,县令说,大王说了,不入城是怕惊扰百姓,我们……我们……十分感谢!”
老人说着,又要下跪,后面的人齐刷刷的跟着跪。
刘诞让众人起身,心里五味杂陈。
他完全没想到,剿个匪就能引起百姓们这么大的反应,这么大的感激。
或许是他身处时代的不同,因此他即使知道当前的乱局,但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官府为百姓做事,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他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大的事。
但现在,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那句话的分量:“救灾是社会主义才做的事……”
刘诞调整情绪,说道:“乡亲们放心,我来这里,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安居乐业,大家不必多礼,各自回去吧。”
老人呈上手中装满吃食的挎篮,说道:“村里的乡亲们好多都想来瞧瞧大王到底是什么模样,不过担心来的人太多,打扰了大王,便只让我们来,这是代他们献上的心意,大王不要嫌弃。”
“这……”刘诞犹豫了一下,伸手接过,说道:“替我谢过乡亲们了。”
“唉!”老人重重点头,泪痕未干的脸上露出笑容。
刘诞身后的士兵们上前,接过其他百姓的食物,然后把挎篮还给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