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挫折的考验
第6章 挫折的考验
长大以后,慢慢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心灵变得比之前的自己更坚强。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坚强,为什么我们选择变得坚强?原来是挫折,这个东西从小到大都伴随着我们。只不过,它给人带来的第一体验更多的是痛苦、不愉快。既然有这样不好的体验,那挫折又是如何帮助我们铸成一个个强大的心灵呢?
虽然第一体验不是很好,但并不意味着挫折这样的东西会在我们脑海里荡然无存。俗语说,吃一堑长一智,每个人走过的路上遇到的挫折都算数,它们会以经验的方式告诉人们在遇到类似的问题下应该怎么用更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避免人们在同样的困难面前打转。可能在当下挫折的价值并不能马上显现,说不准未来的某个时刻挫折带给你的思考还会让你感谢这样的经历。
在我的时间线上有很多挫折,这里我选取其中的一个。时间回到高中,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进入一个全新的班级,认识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的同学。高中生活不像小学初中,每天与书本和试卷为伴。而对于我来说,此前的学习生涯很少出现班级倒数的情况,在高中频频发生,成了我三年里无人诉说的苦楚。考虑到高中学习时间紧张,同学们更倾向选择能帮助自己共同学习、能互相诉说自己心情的同伴。也许是我不太幸运,我没有找到这样的伙伴,我想可能是自己在学习方面做得不够好。
于是,我曾尝试在学习成绩上为自己找到一些慰藉,也曾成功地达到过自己的期望,但大部分时间都在那个让我想拒绝却无法拒绝的位置徘徊。整个高中期间,这样的挫折就像一把坚不可摧的枷锁,这让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没有能力去冲破。
后来,我发现没有谁能抚平经历带给自己的创伤,只有你自己。个人平时喜欢做做运动、听听音乐、看看书,我还是把这些事情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看着生活中的人来人往,一切都是从前那般,并不会因为自己正深处于某种道不尽的状态下而停息。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挫折,只不过生活的节奏让他们收起了内心的创伤,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振作起来,迈向远方。
挫折不只是作为个体才有的经历,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有属于自己的坎坷。鸦片战争,国门被列强的舰船和大炮打开,中华民族被动挨打,曾一度被列强侵扰。祖国的大地支离破碎,沦为列强的殖民地,百姓民不聊生。难道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华夏民族就此没落了吗?难道我们在被动的环境下就此罢休了吗?
然而,这样的疑问在当时没有多少人能够给出肯切的答案。但我们的先辈以身作则,先后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这两次对于祖国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中向敌人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气概。纵使自身在装备条件方面不先进,可使用武器终究还是人。中国人民凭着那股不服输、不低头、誓死也要捍卫国家利益的劲儿,击退强敌,有底气地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比起祖国,我的挫折是微不足道的。挫折从来不是击退人们的关键,而是人们心中是否有着不被挫折击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