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茶圣归竟陵(下)
第65章 茶圣归竟陵(下)
叶茗萱看着眼前两张年轻、充满干劲又带着点赖皮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巨大的感动。这真是雪中送炭!“你们……都想好了?家里人真没意见?”
“安啦安啦!”两人异口同声,“搞定啦!”(其实家里还在鸡飞狗跳,但她们选择性地忽略了)。
“好!”叶茗萱不再犹豫,伸出手,“欢迎加入!湖州陆羽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员工,小易、小林!”
“耶!”两人欢呼击掌。
有了小易和小林这两个生力军,团队瞬间丰满起来。小林心思缜密,立刻提出:“萱姐,咱们现在代表公司去跟地方政府谈合作,还坐高铁?太寒酸了!政府看的是实力和气派!阿姨新买的那辆BYD腾势D9,大七座MPV,豪华又宽敞,用来商务接待正合适!咱们这么多拍摄设备、行李,还有陆先生那些宝贝茶器,小车可塞不下。面子工程,有时候也很重要!”
叶茗萱一想,确实在理。她硬着头皮给母亲打电话借车。叶母虽然还在为女儿辞职开公司的事有点别扭,但听说要去天门办正事,还是爽快地答应了:“车钥匙在玄关,油加满了,开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一辆崭新的深灰色腾势D9,载着四人以及满满当当的设备,平稳地驶上了通往湖北的高速公路。陆羽坐在宽大舒适的第二排,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与他记忆中截然不同的广袤平原与连绵丘陵,沉默不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根紫竹杖,杖身传来一种奇异的、仿佛与远方大地共鸣的微弱温热感。
天门市政府的接待规格远超叶茗萱的预期。分管文化的副市长亲自出面,茶产业办、文旅局、电视台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程陪同,安排入住当地最好的酒店。规格之高,显然是把陆羽当成了最重要的文化名片。
拍摄“陆羽煎茶法”申遗视频是首要任务。地点选在了风景秀丽的西湖之畔,一处仿唐风格的茶轩内。天门电视台派出了最强的摄制团队。陆羽再次展现了他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古法技艺。从生火、备器、择水、炙茶、碾茶、罗茶、煮茶、酌茶……每一个环节都严谨还原《茶经》记载,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古韵和力量感。拍摄过程同步在“三昧茶寮”直播间进行,再次引发网络热潮,热搜榜上#陆羽归乡再现煎茶绝技#、#天门申遗陆羽煎茶法#等词条居高不下。
视频拍摄顺利完成,效果极佳。天门市政府非常满意,特意安排时间,由茶产业办陈主任亲自陪同叶茗萱团队参观陆羽相关的文化遗存。
第一站,便是城郊的火门山。如今的火门山,早已不是陆羽记忆中的荒僻山野。山脚下是大片整齐的现代茶园,茶树品种经过改良,长势喜人。沿着新修的盘山步道向上,在接近山顶的僻静处,保留着一小片原生态的古茶树群落。其中一株主干粗壮、虬枝盘曲的老茶树尤为引人注目,树干上挂着铭牌:“传为陆羽少年读书采茶处”。
陆羽走到这株古树下,仰头望去,浓密的树冠在阳光下洒下斑驳的光影。他伸出手,极其轻柔地抚摸着粗糙龟裂的树皮。就在指尖触碰树皮的刹那,怀中的紫竹杖猛地一颤!一股比在凤凰山时更为清晰、更为强烈的温热感瞬间传遍全身!同时,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脉动感,带着熟悉而沧桑的气息,顺着指尖传递上来!恍惚间,他似乎听到了少年时琅琅的诵书声,闻到了新采茶芽的清香……他闭上眼,久久不动,眼角有湿润的痕迹滑落。叶茗萱示意摄制组不要打扰,远远地记录下这无声却震撼人心的一幕。
接着是西湖。湖面开阔,波光粼粼,远处亭台楼阁点缀。陈主任介绍着西湖与陆羽的传说。陆羽站在湖边,望着浩渺烟波,沉默不语。千年时光,湖水依旧,岸边的风景却已天翻地覆。唯有拂过水面的风,依稀带着旧时的气息。
然后是即将竣工的“陆羽故里文化园”。仿古的建筑群落气势恢宏,核心的陆羽纪念馆内部装修已近尾声,陈列大纲详尽展示了陆羽的生平和《茶经》的深远影响。看着馆内巨大的陆羽雕像、生平年表、以及《茶经》各种版本的展示,陆羽的神情复杂难明。他像一个旁观者,审视着后世对自己的追忆与塑造。
最后一站,是位于城西的西塔寺(即唐代龙盖寺旧址)。寺庙几经兴废重建,早已不复旧观。唯有寺外不远处的一口古井流传了下来,相传是陆羽少年时汲水煮茶所用,被称为“三眼井”(因井口有三孔)。当陆羽一行抵达时,井边正巧有两个旅游团,一个是日本老年茶道爱好者团,一个是韩国茶文化研习团。
当陆羽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现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他那身素雅的气质和与宣传画像极为相似的面容,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知是谁先惊呼了一声:“陸羽様!(陆羽大人!)”紧接着,如同连锁反应,那群日本老太太和韩国老爷爷们,竟激动得热泪盈眶,口中念念有词(日语和韩语的“茶圣”、“陆羽先生”),纷纷朝着陆羽的方向,无比虔诚地跪拜了下去!
这突如其来的场面让叶茗萱等人措手不及!陆羽也愣住了,下意识地想上前搀扶,却被叶茗萱轻轻拉住,微微摇头。这是异国茶人发自内心、跨越国界的崇敬,是对茶道源头的最高礼敬。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下了这震撼而感人的一幕。陆羽站在古老的“三眼井”旁,承受着这沉甸甸的千年敬意,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只能对着这些虔诚的老人,深深躬身回礼。
陆羽现身天门,引发巨大文化轰动的消息不胫而走。天门市政府趁热打铁,邀请叶茗萱团队列席了关于首届“陆羽茶文化节”筹备工作的内部协调会议。
宽敞的会议室里,气氛庄重。副市长主持会议,各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文化节的初步构想:主题定位、时间节点、主要活动板块(开幕式、学术论坛、非遗展示、经贸洽谈、茶艺大赛、文旅推介等)、场地规划、预期效果……
“叶总,陆先生,”副市长态度诚恳,“贵公司在开业仪式上展现出的文化底蕴和陆先生无可替代的影响力,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天门作为茶圣故里,举办首届陆羽茶文化节,意义重大。我们非常期待,也非常欢迎像贵公司这样有实力、有情怀、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参与进来,尤其是,”他看向陆羽,“能有陆先生亲自坐镇,必将为文化节增添无与伦比的光彩和号召力!”
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也纷纷表达了同样的期待。
叶茗萱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和巨大的机遇。她代表团队发言,态度谦逊而自信:“非常感谢天门市政府领导的信任和邀请!能参与家乡如此重要的文化盛事,是我们的荣幸。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学习和今天的会议,我们对文化节的定位、规模和期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我们团队人手尚在扩充阶段,但核心优势在于对陆羽文化、《茶经》精神的深度理解,以及陆先生本人的独特影响力。”
她看了一眼身旁沉稳的陆羽,继续道:“我们会尽快返回湖州,仔细梳理此次天门之行的收获,充分研究贵方提供的资料,并参考国内外成功文化节庆活动的经验。我们会全力以赴,拿出一份具有高度文化内涵、可操作性强、并充分体现天门特色和陆羽精神的策划方案及竞标文件。待贵方正式发布竞标公告后,我们定当携方案前来,接受评审!”
副市长满意地点头:“好!叶总快人快语,思路清晰!我们期待贵公司的精彩方案!文化节初步定于明年金秋十月举办,因为那个时候,省级非遗应该批下来了。竞标工作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前启动,具体通知会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我们也会第一时间电话告知贵公司。”
会议结束,走出政府大楼。夕阳的金辉洒在天门这座焕发着新活力的古城上。陆羽驻足回望,目光掠过远处重建中的陆羽故园轮廓,又看向身边充满干劲的叶茗萱、小易和小林。千年漂泊,今朝归雁。故乡以全新的姿态接纳了他,而一条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以茶为名的崭新道路,正在这群年轻人脚下,向着充满希望的金秋十月,坚实而清晰地延伸开去。怀中的紫竹杖和鱼符,仿佛感应到他澎湃的心绪,传来一阵温暖而坚定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