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动物历史
第442章 动物历史
历史,东方历史!
一大早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生成了,觉得不应该在这文本里说。有些思想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就失去了文人的乐趣?有了这种乐趣并非是好事,因为对于无聊乏味枯燥的易受度是弱性的惰性的。
想起一句话,父母辈用四十年走完二百年的路!
如果我用自己的一生描摹出父母辈的几十年,是不是可以折射这个世界过去的几百年。
想法挺新颖的,可惜这不是我能写的,身边的社会关系支撑不起这个结构!哪怕能有一个有思想的人也好,偏偏他们一个个搞明白自己的人生都算大吉大利了!
不说身边,思想只能投射向外部。想想……见证一个国家将人类这几百年的文明精华整合起来也算值得称道的历史事件。
至于背后的意义就见仁见智了。
你从中看出什么,学会什么,得到什么?
他从中看出什么,学会什么,得到什么?
我从中看出什么,学会什么,得到什么?
未来大家又将以怎样的方式相遇呢?
无论如何,现实主义小说的结构是越来越精巧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现实与神话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以前更多的是在时空的配置上认为将精力放在这里就达不到那里,现在嘛……
又想在文本中加入一个角色!作用和能力是思想记忆向的。比如这一章开篇的历史概念没讲清楚,回看时差点忘了。要不是想起来,这一篇以后再看就得变的玄妙。
“所以,你在思考历史时的虚弱与懒惰指向了什么意境!”这个说话的主体名字就叫“小时”,姓名背景之类的都待定,它在我对文本进行插叙时有用。得有人问这么一嘴,也不用关键词标注了。
“你怎么不回答我!”小时发出追问。
别管,若你能找对视角,也就不会问这么多了。
估计这个叫小时的角色在我这里很长一段时间会被冷落,毕竟能说的其实不多。
转眼到了下午,刷了许多碎片化的网络信息。
念头不知几转,忒修斯之船的剧情画面动了起来,让我看到了文明的兴衰的表现形式。具体是什么意象我是不会透露的,说了就白给!就算要写,文本主角敬韬也只能以客体的身份登上这艘“船”,而且不可能有知晓这艘船全貌的权限。
“我一下就降级了吗?”敬韬吐槽。
你的故事不在这里!
在忒修斯之船没法深推剧情的情况下,我试图将其它主题引入到这艘船里,尝试在这个框架里探讨一些问题。是个好想法,可以讲些小故事,丰富自己的思想,也丰富这艘船的形象。可我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细分不出人物,也就无法展开叙事,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存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