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不过审
第177章 不过审
两人随着人流往里走。北电的校园不算特别大,但艺术氛围浓厚。随处可见拿着相机、画板、剧本的学生。这种无处不在的创作气息,让陆士宁感到无比舒适和兴奋。
找到导演系那显眼的迎新横幅和摊位,流程很顺利。负责登记的学长看到他签到的名字,眼睛明显亮了一下,抬头仔细打量了他几眼,才笑着把材料递给他:“陆士宁?欢迎加入导演系!你的宿舍在......嗯?”
学长翻看着表格,有些惊讶,“你是走读?不住校?”
“对,我在校外住,比较方便一些。”陆士宁平静地回答。这自然是考虑到后期可能随时需要处理的事务,更主要的一点是,他和安甜终于要正式同居了。
房子租在五道口的华清嘉园,紧邻清华大学,离北电也不算远,交通便利。主要是替安甜考虑,一旦他外出拍戏,安甜一个人住,离学校近些更安全方便。
学长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了然和探究。陆士宁这个名字,在北电,尤其是在导演系和表演系,还有那些关注行业动态的学生中,已经不算陌生了,大家都明白,只要抱住这个大腿,以后可不愁没戏拍。
手续很快全部办妥。校园里没有预想中的狂热粉丝围堵,大多数同学只是远远拍张照就离开了。这种感觉,反而让陆士宁觉得舒服自在。
刚走出没多远,手机就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姚宏。
陆士宁走到旁边稍安静的地方接起:“喂,姚总?”
电话那头姚宏的声音刻意压低了,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和焦虑:“小陆,开学报道呢?打扰你了。”
“没事,姚总您说。”陆士宁心头微微一沉,预感到不是什么好消息。
“唉,还是那破事!”姚宏叹口气,“我们查了一下,在我们的电影立项没多久,中影也投拍了一个霸凌的网大,黄总说大概率是中影的杨旭刚搞的鬼,因为他和西影有过节。”
陆士宁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这老狐狸手段太脏了!他现在雇水军在网上疯狂带节奏,把咱们《少年的你》和鲁省那案子硬扯在一起!局里审查的压力更大了!还让他们误以为是我们为了热度开始炒作鲁省的案子,黄总已经被叫去喝茶了。”
陆士宁眉头紧锁。他没想到居然有人用这种煽动公众质疑、给审查施压的阴招。“我们这边还是保持静默?”
“对!在审查有结果之前,咱们最好保持静默,幸亏咱们还没开始宣传。”姚宏语气平缓,“我就是跟你说一声,让你心里有个数。你安心上学,这电影一时半会估计难上线了。”
“我明白了,姚总。”陆士宁挂了电话,心情有些复杂。
现在他完全找不到破局点,这次被人阴了,在风口浪尖上还被人推出去招仇恨。
安甜走过来,看到他凝重的脸色,关切地问:“怎么了?公司有事?”
陆士宁简单把情况说了。安甜也皱起眉:“这些人真是卑鄙!那现在怎么办?电影会不会......”
“走一步看一步吧。”陆士宁深吸一口气,努力把烦忧压下,不想让安甜担心,他看向安甜,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放心,船到桥头自然直。先不想这些了,咱们先去清华吧。”
安甜知道他在转移话题,也体贴地不再追问,重新挽起他的手臂,笑容明媚:“好呀!我们这几天要做的事可多了,除了要好好布置一下,我还得去买一些多肉在家里养。”
陆士宁笑道:“都听你的。”
···
“老黄啊,局里的意思是,这片子现在不能过审。”李局语气严肃,“不管是不是你们在背后推波助澜,现在社会对霸凌话题高度敏感。这种时候上映相关电影,非常不妥,容易让人误解你们是在借机炒作热度。”
黄勇苦涩地辩解:“可这舆论真不是我们在引导啊!我们甚至怀疑是有人在故意捣鬼......”
李局摆摆手打断:“现在问题不在这儿了。你听我说,不管谁在炒作这件事,只要是借机渲染受害者惨状或质疑司法不公,都可能被定性为煽动舆论,这是监管红线,绝对不允许碰的!”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而且......公众情绪有两面性,既呼吁严惩施暴者,也极度反感消费苦难的营销。操作不当,就会被扣上吃人血馒头的帽子。就算你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好的,它应有的社会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你要明白,”李局语重心长,“官方更希望舆论导向法治教育,而不是情绪对立。等这阵风头过去,你们的宣传可以跟校园霸凌主题宣讲结合,请法律专家来解读霸凌行为的危害,这些都可以操作。但现在,绝对不行。除非上面明确表态要推动霸凌议题,你们的电影顺势推出,那叫水到渠成。否则,千万别当这个出头鸟。”
黄勇听懂了,只能带着这个沉重的消息离开。
···
网上的讨论愈演愈烈,而处于风暴眼中的《少年的你》却始终沉默,杳无音信。
陆士宁和西影厂、光芒影业的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感觉这部电影恐怕要悬了。
而另一边的杨旭刚,则是春风得意。除了当初一时冲动投的《破晓之前》有点败笔,后续的所有操作,都达到了他预期的效果。
尤其是当他最终确认《少年的你》被毙掉的消息时,一股打了胜仗般的巨大愉悦感涌上杨旭刚的心头。
就这么平静地过了半个月,鲁省的案子热度几乎消失殆尽。
首先是RM日报开始发布了一篇名为《校园欺凌,不是“过分的玩笑”》的文章,文章指出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强调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社会各界要以更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预防责任,同时媒体报道要注意尺度,避免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
接下来更多的官媒开始下场,《加强涉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和犯罪预防》,法制刊文提到,公安机关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暴力、学生欺凌等伤害学生案件,闻警即动、快侦快办,联合相关部门对学生欺凌问题进行重点治理,并通过深化警校家联动、加强法治宣传等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民生周刊》发布《识别校园霸凌减少悲剧发生》的文章,对校园霸凌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出校园霸凌通常具有实施者占客观优势、主观蓄意或恶意、通过多种手段欺压他人以及造成受害者身心伤害等特征,还介绍了区分校园霸凌与打闹冲突的方法,强调明确校园霸凌定义和形式有利于精准施策,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