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 ·敦煌星烬

最新网址:m.biquw.cc

《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二卷·溯古寻源·酒魂初诞

第240章·敦煌星烬

【开场诗·李白吟】

「赤龙衔酒窟,星斗坠沙鸣。

诗骨焚魔焰,残碑铸月明!」

一、夜窟惊宴

敦煌的月光是冷的,却不及莫高窟第220窟内的阴森。砂砾被夜风卷起,拍打在斑驳的崖壁上,发出细碎的呜咽。李白踏入洞窟时,烛火突然诡异地爆燃,将壁画上的《药师经变图》照得血红。供养人衣袂上的朱砂颜料竟化作血珠,顺着壁画纹理缓缓滴落,在粟特商队的银盘里溅起暗红酒渍。盘中葡萄美酒瞬间翻滚如沸汤,蒸腾的雾气在空中凝成九头蛇影,蛇瞳闪烁着幽绿的凶光。

“西域魔酒蚀画魂!“李清照的玉簪忽地炸裂,簪尖刺入壁画药师佛的琉璃钵。钵中本应盛放甘露,此刻却浮起半张扭曲的人脸——正是安禄山帐下妖僧了空的化身!那张脸布满血痕,嘴角扯出狰狞的笑:“宋人也敢管天宝年间的旧账?“

苏轼弯腰抓起地上一柄三彩酒壶,壶身凉如寒铁,隐隐传来细微的嗡鸣。“天宝三载,粟特人献'醉仙酿'于玄宗,原是妖僧借酒种魔!“他用力掰开壶盖,内壁刻满回鹘咒文,字缝里爬出细小的黑虫。这些虫子遇风即长,眨眼间化作酒坛大的毒蜂,振翅声如战鼓,直扑众人面门。

刘伶醉步踉跄,腰间的夜郎巫铃叮当乱响。他看似随意地挥袖,袖中甩出的酒液竟在半空凝成桃枝,瞬间抽碎蜂群。桃枝上绽放的桃花沾着酒露,却在触及毒蜂的刹那化作焦炭。“虫豸也配品酒?“他嗤笑着跌坐佛龛,龛中青石佛首突然转动,石唇翕动:“尔等可知——这窟中埋着酒神的肋骨?“

话音未落,地面剧烈震动。佛龛轰然塌陷,地底升起八棱青铜柱,每面铸着《九歌》残句。李清照抚过“援北斗兮酌桂浆“的铭文,掌心金簪血痕灼灼:“屈子当年以《九歌》镇魔,如今缺了《国殇》篇......“她的声音被青铜柱裂缝中涌出的沥青般的黑酒淹没。黑酒中浮出无数胡旋舞姬的骷髅,她们腕骨相击作铙钹声,空洞的眼窝中射出幽蓝鬼火。

洞窟深处传来锁链拖拽的声响,壁画上的飞天突然挣脱画壁,化作身披黑纱的女妖。她们手中的琵琶弦绷断,断弦如毒蛇般射向众人。李白青莲剑出鞘,剑气劈开断弦的刹那,剑锋竟在女妖的黑纱上留下焦痕——那纱是用魔酒浸泡过的尸布!

二、诗骨焚天

“补它!“李白纵身跃上经变画中的七层浮屠。青莲剑劈向梁柱悬垂的思益梵天经幡,幡布碎裂时飘落的丝缕,竟是他亲笔所书《公无渡河》的诗稿残片。“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诗字化作金龙,龙鳞闪烁着诗句的金光,撞向翻涌的黑酒。黑酒浪炸开处,一口描金漆棺缓缓升起,棺盖上的牡丹纹正在扭曲变形,化作张牙舞爪的恶鬼。

棺盖弹飞的刹那,苏轼瞳孔骤缩。棺中无尸,唯有一坛酒浸泡着半幅《敦煌星图》。星图缺口处嵌着半枚丹砂印——正是杜康当年封印酒神肢体的神纹!星图上的二十八宿黯淡无光,却在众人注视下,开始缓缓流转。

“星图补全时,酒神骸骨便将复苏。“陶渊明的声音从虚空传来,一枝桃花穿过洞窟的穹顶,点在星图裂隙。然而,花枝迅速焦黑,花瓣化作飞灰。“需以诗魄为火,焚尽魔酒!这不仅是为了敦煌,更是为了大唐的未来!“

李清照并指划破《九歌》铜柱,鲜血飞溅在空中。她以簪为锋,以血为墨,狂书新阙:“......带长剑兮挟酒魄,车错毂兮短兵接!“字成刹那,星图缺口迸发强光,整座洞窟地动山摇。青铜柱上的《九歌》残句被鲜血激活,化作一道道光刃,将黑酒中的骷髅舞姬斩碎。

李白长啸一声,青莲剑引动窟顶的月光。月光与诗魄交融,在剑刃上凝成《将进酒》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挥剑斩向漆棺,“千金散尽还复来!“剑气所到之处,黑酒沸腾,化作浓烟直冲窟顶。

此时,洞窟四壁的壁画开始剥落。《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的将士们从画中走出,却身披黑袍,眼中闪烁着妖异的红光。他们手持长矛,齐声高呼:“安禄山将军万岁!“原来,这些壁画早已被魔酒侵蚀,成了叛军的傀儡。

三、残碑铸月

星光灼穿了空妖僧的躯壳。那妖僧的皮囊如蜡融化,露出内里缠绕经幡的青铜酒樽。樽身睁开九只复眼,瞳孔映出盛唐长安的街巷——每处酒肆的地窖里,都藏着一坛翻涌黑沫的“醉仙酿“。画面流转,安禄山的叛军饮下魔酒,眼神变得空洞,皮肤开始溃烂,却仍机械地挥舞着武器。

“安禄山的叛军......喝下魔酒便成行尸!“杜康突然现身,玄袍鼓荡,酒神符咒从袖口飞出,死死压住青铜樽。他咬破舌尖,将心头血喷在星图上,丹砂印骤然赤红。星图剧烈流转,光纹聚成戈壁滩的坐标——正是当年霍去病倾倒御酒的“酒泉“遗址!

“原来如此!妖僧是想借酒神骸骨,复活安禄山的叛军!“苏轼握紧手中竹简,上面的商周蛇纹再次苏醒,发出低沉的嘶吼。

李白长啸踏棺而起。青莲剑贯穿樽身,剑锋挑着樽内最后半杯魔酒泼向穹顶。《将进酒》的诗句从剑尖泻出,竟在窟顶凝成银河:“古来圣贤皆寂寞——“银河坠落如瀑,冲刷得魔酒嗤嗤蒸腾,“惟有饮者留其名!“银河所到之处,青铜酒樽发出痛苦的哀嚎,九只复眼相继爆裂。

黑雾散尽时,青铜柱轰然倒塌。碎铜中浮起一截莹白肋骨,肋上刻着甲骨文“醴“字,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李清照解下腰间酒樽接住圣骨,樽内顿时漾出秫稻清香,多年未见的纯净酒魄在其中流转。

窟外忽传驼铃。破晓晨光里,真正的粟特商队举着夜光杯走近。商队首领抚胸行礼,眼神中带着敬佩:“三百年前,张骞在此埋下大宛酒种。此后每逢月圆,我们都会来此祭祀。诸君今日焚尽的,是叛军最后的魔窖。“他指向远处沙丘,一轮红日正从汉代烽燧残碑后升起,将沙漠染成金色。

残碑上的刻痕在阳光下清晰可见,那是古人留下的酿酒口诀。苏轼走上前,用指尖轻轻触碰碑文:“酒泉,不仅是地名,更是酒魂的象征。只要诗在,酒在,华夏的魂魄就永远不会熄灭。“

【收尾词·李清照吟】

「墨痕浸星窟,诗魄葬寒潭。

泉下骨应语:醴香透玉关。」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