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卢同:卖房纯傻
第134章 卢同:卖房纯傻
“我记得,叶叔和你认识时,你也没什么钱啊。”卢同清楚地记得,在六八年之前,他的生活都不富裕。
卢旭理直气壮道:“那会儿不是建表厂吗?我还买了两家戏院,中环的钟表行,电影公司也年年亏钱,还买了别墅,我当然穷啦!”
“黄金呢?”
“没舍得花。”卢旭的语气略微弱了几分,不知想到了什么,又瞬间挺直腰板,“乱世收藏黄金!十年前的港岛治安,你又不是不知道。”
“所以,你为了卖电影设备卖了别墅?你就不能卖黄金吗?”
卢旭抿着嘴没回话,黄闯山突然插话:“同仔,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卢叔和阿爸在浅水湾看上了一块地,正在盖别墅,到时候,我们两家人就能当邻居了。”
卢同:???
搬家的事情问过我了吗?
老铁,我原先的别墅是在南区沙宣道。七零年,霍英东托关系以143万购入了33号别墅。
老豆在六六年捡漏了48号别墅,居然不选择珍惜?!
五十年后,这套别墅的价值至少五亿港元。金价才翻30倍,房价直接翻了300倍。
这种有价无市的房子,要是真缺钱卖了倒没话说。
卢旭又不是真的缺钱!
卖房?卖了就买不回来了!
卖房纯傻。
真的。
“不要和我说话了!”卢同比了个大写的叉,不理人了。
真的栓Q!
他被迫离开别墅,居然是因为老豆这个死抠货不愿意卖黄金。
草!
重活一世,卢同曾仔细分析过自己的优势——
前世学的知识用不上,IT行业遍地是雷,一不小心就会被资本做局。
唯一的优势是先知。
通过最擅长的领域完成前期的资本积累,再投资其他产业。
钱会生钱。
最容易生钱的,无疑是奢侈品。
卖奢侈品……准确来说,它已经不是买卖了。
它是抢钱!
一座座手工奢侈品制造企业就是一座座印刷纸币的工厂!
一只奢牌手表几万几十万不等;
一只爱马仕全手工定制版的包包就能达到260万美元的恐怖价格;
一瓶香奈儿香水能够让万千女性为之争抢;
……
2023年世界首富就是LVMH集团的缔造者——伯纳德·阿诺特。
除去LVMH,像历峰集团、开云集团、斯沃琪集团等的奢侈品帝国,其市值也位居世界前列。
纵观这些大集团的发家史,起步点都是在八十年代,通过资本运作,逐步将那些拥有着长远的历史传承的奢侈品品牌纳入自己的阵营。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它们更是直接杀入各国市场,攻城掠地,从人们的钱包中掏出数之不尽的金钱。
电影圈和奢侈品素来紧密相连。
像张蔓玉佩戴港岛的麒麟珠宝登上戛纳,直接让该品牌价值飙升,成功被开云集团收购,力压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等一众老牌珠宝品牌,成为国内高端珠宝的TOP1。
港岛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却缺少在世界上有知名度的品牌。
把奢侈品和电影有机结合,无疑是最适合当前港岛现状的挣钱之路。
而且,这条道路也经过了历史的验证——
一九八零年,潘迪笙带在港岛最高级的购物中心中环置地广场开设了一家迪生钟表珠宝店,十二月,香港进入八十年代第一个圣诞节来临之时,他在香港老牌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上买下整整八个版面,前五版用来祝贺香港市民圣诞快乐,后三版则刊登自己所卖名牌产品的广告。广告刊出后,公司一举成名。而后,他投资了德宝电影,通过电影使得他代理的珠宝和腕表品牌得以推广。
有一条明晃晃的成功之路,卢同对老豆拍电影亏本,阿妈拍电影挣钱一事就睁一只眼了。
很多时候,亏本不意味着赔。
在做亏本买卖时,如果能结识到一些更高层面的人,这笔买卖就是值得。
像沙宣道别墅,除了自身价值,更重要的是,住在那一带的人。
别墅被卖之前,卢同经常厚脸皮地带着自制糕点串门,在一众大佬面前刷存在感。
“诶!”卢同叹了口气。
人情社会就是这样。
对普通人而言,上天愿意施舍给你一点机缘,你必须要穷尽所能把握住。一旦错失这个机会,将来或许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为了一点人脉,普通人必须汲汲经营,察言观色。想要上桌吃饭,必须先当孙子,才有资格分蛋糕。
“同仔叹什么气?”黄闯山问。
“没什么,”卢同摇头,“羡慕老豆傻人有傻福。”
再怎么说,老天爷也给他安排了一个不错的开局。
锦鲤体质的老豆,契爷黄梓明,三哥黄闯山,叶叔叶志明,江叔江祖谊。人脉辐射开,也不容小觑。
老豆和华南影联的人熟识。
契爷是未来的暹罗首富,和周大福的管理者郑裕童熟识。
叶叔是港岛的风云人物。
江叔的儿子是影坛大佬。
仔细盘算一番,卢家虽不算强,但绝对不弱。
想着,卢同又窝火了:“为什么你就不能贷款呢?再不济,卖黄金也行。你卖房干啥啊!”
“不贷款。”卢旭反驳。
拒绝贷款是他最后的倔强。
卢同不死心:“咱们的别墅还有买回来的希望吗?”
“新住户都到了。”
卢同捂住老豆的嘴:“很好,别说了。”
老天爷赏你饭吃,你却狠狠地把饭碗砸了。
哦,不对,根据有关记载,浅水湾附近的别墅因为名人入驻,在八十年代的价格远高于南区沙宣道。
卢同忍不住露出很mean的表情。
不是,这合理吗?
怎么有人能好命成这样?
飞机在轰鸣声中冲上云霄,舷窗外的港岛渐渐缩成一片朦胧的轮廓。卢旭像个没事人似的,慢悠悠从西装内袋掏出一本皮质笔记本,又摸出钢笔在上面写写画画。钢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刺得卢同心烦意乱,他猛地转过身:“还在算什么?”
卢旭头也不抬,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闪过一道光,“浅水湾的地,坐北朝南,紫气东来......”
“停!”卢同举手打断,“您慢慢研究您的易经八卦吧,别和我说。就当我是俗人,只关心钱。”他从背包里翻出本财经杂志,封面印着瑞士机械表市场的分析文章,“要不这次去瑞士,咱们把金条一部分成瑞士法郎?听说那边银行保密……”
这样也能多买点品牌。
“想都别想!”卢旭的钢笔重重戳在笔记本上,蓝墨水洇出个小晕,“黄金是底气。”
话音未落,空乘推着餐车走来。卢同笑着要了两杯苏格兰单一麦芽。琥珀色的液体在水晶杯里摇晃,卢同突然把酒杯往小桌板上一放:“老豆,咱们打个赌。等五十年后,要是房价涨得比金价多,您得把卖别墅的故事写成书,就叫《败家老豆》。”
卢旭呛得咳嗽起来,酒水洒在笔挺的西装上。他扯过餐巾纸擦拭,嘴里碎碎念念:“五十年后?五十年后我都躺进ICU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