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宣判
第127章 宣判
法庭内座无虚席,旁听席上挤满了记者、华人劳工,以及面色阴沉的罗斯柴尔德和他的律师团。
海关总署局长克莱门斯坐在被告席,手指不停地敲击桌面,眼神闪烁不定。
法官敲响法槌,全场肃静。
“控方律师,你可以开始传唤证人了。”
富兰克林·罗斯福站起身,金发在阳光下微微泛光,年轻的面容上带着沉稳的自信。他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缓步走向证人席。
“法官大人,控方请求传唤托马斯·科尔先生。”
科尔佝偻着背走进法庭,脸色苍白,目光躲闪。他瞥了一眼被告席上的克莱门斯,后者正死死盯着他,眼中满是威胁。
富兰克林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却坚定:
“科尔先生,请向法庭陈述你的身份。”
“我……我是前海关稽查员,1897年至1901年在旧金山海关任职。”
“你在任期间,是否曾参与过针对华人商船的突击检查?”
科尔咽了口唾沫:“是。”
富兰克林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这是1899年‘黄金玛丽号’的搜查记录,上面显示,你在场,且签字确认查获了‘走私鸦片’。”
科尔点头:“是的。”
“这些鸦片,真的是从船上搜出来的吗?”
法庭一片寂静。
科尔的手指紧紧攥住证人席的栏杆,最终低声道:
“不……不是。”
旁听席瞬间哗然。
富兰克林乘胜追击:“那么,鸦片是怎么出现在船上的?”
科尔深吸一口气,终于抬头,直视克莱门斯:
“是克莱门斯局长命令我们放的。”
克莱门斯猛地站起来:“你撒谎!”
法官重重敲槌:“被告律师,请控制你的当事人!”
富兰克林不为所动,继续问道:
“科尔先生,克莱门斯局长为何要栽赃华人商船?”
科尔的声音颤抖,但清晰可闻:
“因为罗斯柴尔德先生需要那些货物……低价收购被查封的商船货物,是他的生意。”
全场哗然,记者们疯狂记录。
罗斯柴尔德脸色铁青,他的律师团立刻起身抗议。
富兰克林抬手示意安静,随后走向陪审团,声音沉稳有力:
“法官大人,陪审团的各位,这不是孤立事件。”
他从助手手中接过一叠文件,“这是过去五年里,针对华人在内二十七起商船的‘突击检查’记录,每一次,货物最终都流入了罗斯柴尔德名下的公司。”
他转身,直视克莱门斯,
“克莱门斯局长,你是否承认,你与罗斯柴尔德存在利益输送?”
克莱门斯咬牙:“我与罗斯柴尔德先生只是正常公务往来!”
富兰克林冷笑:“正常公务?”他快步走回桌边,抽出一张支票复印件,“那这张由罗斯柴尔德私人账户开出的五千美元支票,存入你的私人银行账户,也是‘正常公务’?”
克莱门斯的脸色瞬间惨白。
富兰克林乘胜追击,声音如利剑出鞘:
“法官大人,证据表明,克莱门斯局长与罗斯柴尔德长期勾结,利用职权非法牟利。这不仅是对法律的亵渎,更是对公平贸易的践踏!”
陪审团成员交头接耳,神情严肃。
法官重重敲下法槌,肃穆的声音在法庭内回荡:“本庭宣布休庭三十分钟,陪审团进行最终评议。“
唐威坐在旁听席第一排,指尖轻轻敲击着膝盖。
孙强俯身低语:“威哥,陪审团里没我们的人,这真的成吗。”
唐威微微摇头,海洋法系他毕竟没怎么接触过,要真让他去控制陪审团他还真不好下手。
“现在只能是相信我们的律师了。”富兰克林脸上自信的笑是唐威现在最大的底气。
他的目光又从审判席挪到罗斯柴尔德身上。这位‘慈善大亨’此刻正用手帕不停擦拭着额头的冷汗,昂贵的西装领口已被汗水浸湿。
三十分钟后,陪审团鱼贯而入。
首席陪审员站起身,声音洪亮:“经陪审团一致裁定,海关局长克莱门斯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罪名成立!”
法庭顿时哗然。克莱门斯瘫坐在被告席上,脸色惨白如纸。
法官庄严宣判:“判处克莱门斯五年监禁,立即收押!”
“关于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先生,”法官继续道,“本案证据充分显示其涉嫌商业欺诈、操纵市场等多项罪名。鉴于案情重大,本庭决定将案件移交联邦调查局进一步侦查。”
罗斯柴尔德猛地站起身,手杖重重砸在地上:“这是诬陷!我要上诉!”他的金丝眼镜滑落到鼻尖,暴露出布满血丝的双眼。
唐威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摆,在全场的注目下走出了法庭。
法庭外,暴雨初歇。阳光穿透云层,唐威站在台阶最高处,望着远处海关大楼的尖顶。
孙强走过来,低声问:“威哥,既然案子都已经证据确凿了,怎么还把案子转到联邦法院?”
唐威抬头看了一眼天,“原因很简单,有更高的人插手了。”
“那这个案子最后可能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唐威回头,看了一眼法院的黑漆大门,
“难说,就像美国总统明天就有可能被人干掉,谁能说的定。”
孙强不由吞了吞口水,
“那威哥,咱们接下来去哪?”
唐威看了一眼怀表的时间,
“回都板街,今天华工大会举行。”
.....
虽然中间出现了一些意外,但旧金山华工工会选举如期在今日举行。
地点从码头仓库改到了都板街的金山饭店前院——唐威的地盘。林阿泰一早就来了,帮忙摆放长凳和投票箱。
“紧张吗?”沈黑狗凑过来小声问。自从麦克雷事件后,这个曾经最胆小的工友也加入了工会。
哦,其实他也是也自己的大名的,叫沈默。
林阿泰擦了擦汗湿的手心,看着自己的老友,“像是第一次上船来金山那会儿...既怕死,又怕不死。”
沈默被这个比喻逗笑了。确实,今天的选举对华工们而言,就像一次危险的远航——目的地是未知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