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1984:从当歌手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009【我要赚大钱】(求收藏)

最新网址:m.biquw.cc

离开永恒唱片公司之后,林嘉墨立刻前往中环汇丰银行兑现支票,将30万现金转入私人账户,然后找到房产中介,与业主签署合约。

于是,林嘉墨手上的30万现金还没有过夜便花掉了25万,而他也在第二日搬家到了北角丹拿花园。

然而林嘉墨忙出忙进,却一天都没有看到邻居关嘉慧的影子,这让他一度以为关嘉慧并不经常在这里居住。

这只是林嘉墨生活里的小插曲,翌日依旧如约的前往公司上班,虽然卖身给了永恒唱片,但他还是有基本工资领的,一个月1500元,这是公司的新人惯例。

底薪有得谈,但林嘉墨不在意这些,因为再谈也只是能翻倍,3000和1500对他来说并没太大的区别,毕竟他是要赚大钱的人。

教导林嘉墨学音乐的老师是一个长相很普通的少妇,戴着一副大框眼镜,上衣是白色衬衫,下身是修身短裙,有中环白领的味道。

“你要掌握其中的技巧,完全可以在唱的时候换气和休息,听我唱‘若我可叫往夕阳...叫它一再照亮...’(歌曲:常在我心间)”老师何文英一只手放在心口上,声音悠然起来。

林嘉墨学得很认真,这是他谋生的工具之一,不能不重视,一点儿戏都不想有。

转眼间,林嘉墨跟着学习了2个多小时,正好看见时钟显示中午十一点。

“休息一会吧。”何文英的额头渗出细微的汗珠,衬衫贴在腰间,显出了她的好身材。

林嘉墨喝了一口水,笑问道“何老师,我和刚才比较有没有进步啊?”

林嘉墨听到自己的歌声,感觉有不小的进步,宛如有神助一般,可能是穿越带来的福利。

何文英点了点头“有一点进步,不要骄傲。你是非科班出身的,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而且时间很着急,你要用心点。”

这番话证明何文英是认可林嘉墨的天赋的,但不懂的东西仍然很多,想要在比赛中脱颖而出,需要花更多的努力。

“我知道,我一定努力跟你学。”林嘉墨突然发现何文英有一股魅力,搞得他的心神微微动荡,但要他将其形容出来,他又无法说出来。

吃过午饭之后,他们没有休息,继续练习,直到下午3点钟才结束一天的学习。

原本林嘉墨打算休息一会,自己再练习2、3个小时才下班的,但期间看见了娱乐杂志上的股票内容,顿时心思活跃起来。

他手上还有5万港元的现金,放在银行里吃息是最愚蠢的投资方式,因为他是穿越者,有些投资赚钱的机会他了解。

香江的股市在下午4点钟收市,因此林嘉墨还有时间赶过去。

可是买哪一只股票又是大问题,林嘉墨在脑海中翻找前世的有关记忆,希望能找到一只最有潜力的股票,然后大赚一笔。

“对,会德丰公司!再过半年,这家公司会被包船王收购,好像被媒体成为龙蛇之战。”林嘉墨突然想起这么一回事。

但时间却来不及了,此时的钟表显示3点40分钟,只剩下20分钟的时间,太赶了。

“算了,明日再找时间过去吧,现在正好理顺这件事。”林嘉墨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却不了解此时的会德丰公司情况,香江人已经用‘蓝灯笼’来形容这只股票。

有喜事挂红灯笼,有白事挂蓝灯笼,借此形容会德丰公司的股票半死不活。

事实上,会德丰公司的股票无人问津,其股东都想脱手股票,可惜没有人愿意接手。

很快林嘉墨又开始苦练歌喉,传出好听的歌声。

回到丹拿花园住宅,林嘉墨将之前带过来的财经杂志统统翻找了出来,快速浏览,终于在半个小时后找到了会德丰公司的一些报道。

会德丰公司是香江的四大洋行之一,虽然处于末端,但也是大企业之一,经营了几十年,底蕴非常的丰厚,光是在半山区的豪宅便价值不菲。

会德丰公司的执掌者是约翰·马登,但大股东是华人张氏家族,家主名唤张玉良。

这个华人家族靠着贩卖西药起家,在70年代初以两幢中环商厦换取了会德丰公司旗下联邦地产的大量股权,接着又交换会德丰公司的股权,如今手上持有会德丰公司34%以上的股权。

这个张氏家族起初很神秘,躲在幕后,会德丰公司由约翰·马登管理,近几年因家族财产打官司而被香江媒体报道,如此巨富的华人家族才浮出水面。

在70年代后期以来,包船王知道航运业的周期性便‘弃船上岸’,收购了怡和洋行旗下的九龙仓集团,可约翰·马登却认为航运业暂时不会衰退,于是不顾张玉良的反对,斥巨资收购船只。

如今航运业转入冬季,会德丰公司负债累累,船只运输又无法赚取利润,便造成了如今濒临破产的局面。

杂志上隐晦的提到‘大股东张玉良已经掌控了旗下的联邦地产公司、置业信托公司...’,这些企业占据了会德丰的半壁江山。

了解到这里,林嘉墨似乎看到两人骂战的激烈场面,“这样对我是有利的,濒临破产那就是股票不值钱,5万块可以买下更多的股票。”

目前会德丰公司的股价是A股3.8港元,B股0.38元,是个很好的价钱。

他不记得这场‘龙蛇之战’具体在什么时候开始,但他知道此时还有机会,觉得本金能翻倍便好了。

当然他也有一些后悔买房子了,若是用25万买进会德丰公司的股票,再赚一套房子岂不是更好,但旋即他又想起楼价会涨的,终究不会赚得太多。

第二天下午,到了3点钟,何文英便下课回家了,交代林嘉墨要勤奋一些,争取在比赛中获得名次。

可林嘉墨与她前后脚离开了公司,坐有轨电车来到九龙证券交易所。

门口很是热闹,其中不乏大妈阿婆的身影,他朝人群走去,打算先观摩一下这个时代的证券股票交易的手续。

交易所虽然有‘九龙’二字,却在皇后大道成立,创办于1972年,创始人是区议员陈普芬等人,由于九龙证券交易所的实力很弱,规模最小,被行内人嘲笑为‘3.1会’。

这时候还没有普及电子板块,用的是黑板报价法,但也有不同,用的不是粉笔,是可擦的油性笔。

交易所里有两种马褂,一种人是经纪,一种是写报价的工作人员,室内有监控、音响等先进的设备,同时也会通过广播的形式及时传播消息,让股民了解实时的情况和报价。

终于有推销员注意到了林嘉墨,朝着林嘉墨走来。

“先生,需不需要股票开户?或者你是想换经纪?我这里有一些优惠的。”

原来是经纪行的人,这两年的香江股市低迷,经纪行都扛不住出来找业务了,也有可能是新人,出来找属于自己的业务。

“开户!”林嘉墨点了点头,管他是谁,能办事就好。

“这里太吵了,我们到那边去谈吧。”推销员一见有戏,连忙招呼林嘉墨。

等两人走到了某个角落,吵闹声小了很多,让人的情绪也有所缓和。

“先生,我叫陈绛涛,是恒利经纪行的股票经纪,你想买哪只股票?要我帮你介绍吗?”

林嘉墨在心底吐槽道“你要是知道哪只股票会涨,就不会在这里蹲人了,如果我信你,就成傻子了。”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