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惊雷下的筷子与金蝉脱壳的刘皇叔**
第21章 惊雷下的筷子与金蝉脱壳的刘皇叔**
咱们这就接上《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书接上回。话说刘备刘玄德,怀里揣着那条藏着皇帝血诏、能要他全家性命的玉带,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偏偏这时候,曹操派人来请,说是“过府议事”!刘备心里那个打鼓啊:“完了完了!莫非是东窗事发?曹操知道血诏的事了?这是要请我去,然后摔杯为号,刀斧手齐出把我剁成肉泥?”
他强压着内心的惊涛骇浪,脸上还得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憨厚样儿,跟着来使就往曹操的丞相府走。一路上,感觉怀里的玉带像块烙铁,烫得他心慌。他脑子里飞速旋转:万一曹操真问起玉带怎么办?万一董承那边露馅了怎么办?越想越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的。
到了丞相府,气氛倒没有想象中那么肃杀。曹操在花园里摆了个小宴,就他们两个人,旁边只有几个亲信侍从。亭子里小菜几碟,温酒一壶,看起来还挺温馨。曹操笑眯眯地招呼刘备:“玄德公来啦?坐坐坐!今日天朗气清,找你过来喝两杯,聊聊天,不谈公事!”
刘备心里稍微松了半口气,但警惕性一点没放松。他小心翼翼地坐下,陪着笑脸:“承蒙丞相厚爱,备愧不敢当。”
两人推杯换盏,聊些风花雪月,家长里短。曹操好像真的只是闲聊,问刘备在许都住得习惯不?种菜种得怎么样?(刘备为了示弱,在府邸后院开辟了块菜地,天天浇水施肥,装农民)刘备赶紧回答:“习惯习惯!许都繁华,远胜他处。至于种菜嘛,纯属闲来无事,陶冶性情,让丞相见笑了。”
曹操哈哈大笑:“玄德公雅兴!不过,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久居人下,埋首田园?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才是!”这话听着像是鼓励,但在刘备耳朵里,怎么听都像是试探!
刘备赶紧摆手:“丞相取笑了!备才疏学浅,能得丞相收留,安身立命,已是万幸,岂敢奢望建功立业?”
曹操抿了口酒,话锋一转,突然问:“玄德公,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依你看,当今天下,谁可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来了!刘备心里咯噔一下!果然还是来了!这老狐狸,绕来绕去,还是要探我的底!他立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开始表演“点名排除法”。
“呃……这个嘛,”刘备装模作样地想了想,“淮南袁术,坐拥淮南,兵精粮足,最近还……呃,僭越称帝(袁术刚称帝),声势不小,算英雄乎?”他故意提袁术称帝,点明其大逆不道。
曹操嗤之以鼻,吐出俩字儿:“**冢中枯骨!**”意思是坟里的干尸,早晚被我收拾!
刘备:“那……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坐拥冀、青、并、幽四州,带甲百万,粮草如山,可谓英雄?”
曹操摇摇头,掰着手指头数落:“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这种人,小事斤斤计较,大事畏首畏尾,非英雄也!”
刘备:“荆州刘表,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坐拥荆襄富庶之地,如何?”
曹操:“**虚名无实!**守户之犬罢了,不足为惧!”
刘备:“江东孙策,少年英雄,血气方刚,继承父业,席卷江东六郡,人称‘小霸王’,当为英雄?”
曹操:“**藉父之名!**靠他爹孙坚的名头起家罢了,嫩了点!”
刘备又点了益州刘璋(暗弱无能)、汉中张鲁(装神弄鬼)、西凉韩遂、马腾(偏远军阀)……曹操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不值一提!”
最后,曹操放下酒杯,目光炯炯地盯着刘备,一字一句,石破天惊:“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他顿了顿,然后用手指点了点刘备,又点了点自己,掷地有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
轰隆!!!
这话简直比晴天霹雳还响!直劈刘备天灵盖!他吓得魂飞天外,魂儿都快从头顶冒出来了!手里的筷子“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就在这要命的当口!老天爷仿佛也在帮刘备(或者说帮曹操吓刘备)!“喀嚓——!!!”一道刺眼的闪电撕裂天空,紧接着就是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轰隆隆隆!震得亭子顶上的瓦片都嗡嗡作响!瓢泼大雨瞬间倾盆而下!
刘备被雷声一震,倒是灵光乍现!他急中生智,赶紧弯腰去捡筷子,一边捡一边拍着胸口,装出一副惊魂未定的怂样:“哎哟!吓死我了!吓死我了!这雷声……也太大了点!震得我手都软了,连筷子都拿不住!让丞相见笑了!见笑了!”
曹操被刘备这突如其来的“怂包”表现弄得一愣,再看他那“惊慌失措”、脸色发白的样子,联想到他平时种菜养花、不问世事的“窝囊废”形象,心里那点疑云瞬间消散了大半!他不由得哈哈大笑,带着几分轻蔑和得意:“哈哈哈!大丈夫生于世,竟也畏惧雷霆乎?”他心想:一个连打雷都怕成这样的怂货,能是什么英雄?看来是自己多虑了!刚才那句“唯使君与操”,多半是喝多了,随口一说。
刘备陪着干笑,心里却长舒一口气:“我的娘诶!好险!好险!幸亏这声雷!不然今天非得露馅不可!”他赶紧借着雷声掩饰,又自罚了几杯,把自己灌得晕晕乎乎,看起来更像个没出息的酒鬼。曹操看他这副德行,彻底放松了警惕,两人又“愉快”地喝了一会儿,刘备才“醉醺醺”地告辞离开。
走出丞相府,被冰冷的雨水一浇,刘备瞬间清醒!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他回头望了一眼那灯火通明、如同龙潭虎穴般的相府,眼中闪过一丝后怕和决绝:“许都!不能再待了!曹操今日之言,绝非醉话!他对我已起杀心!必须走!立刻!马上!”
回到自己府中,刘备立刻找来关羽、张飞,关上房门,把今天在丞相府的惊魂一幕,以及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致命评价,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张飞一听就炸了,豹眼圆睁:“哇呀呀!气煞俺也!曹操老贼,安敢如此轻视大哥?!俺这就去丞相府,捅他三百个透明窟窿!”说着就要往外冲。
“三弟!站住!”刘备和关羽赶紧死死拉住他。关羽捋着长髯,面色凝重如铁:“大哥!曹操此言,杀机毕露!他今日虽被大哥瞒过,但疑心既起,必难消除!许都乃虎狼之地,不可再留!当速思脱身之计!”
刘备点点头,愁眉紧锁:“二弟所言极是!然曹操盯我甚紧,如何能走?若无正当理由,擅自离京,等同谋反!他正好借此杀我!”
三人正在密室中苦思脱身良策,愁得头发都快薅掉的时候,突然!管家来报:“老爷!大喜!大喜啊!探马来报,淮南袁术,穷途末路,欲弃帝号,携带传国玉玺,北上冀州,欲投奔其兄袁绍!其大军已离开寿春,正途经徐州地界!”
轰!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刘备眼前的迷雾!他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四射:“天助我也!脱身之计,就在眼前!”
关羽、张飞也立刻反应过来:“大哥是说……”
刘备压低声音,兴奋地说:“袁术僭号称帝,乃天下公敌!今其携玉玺北窜,欲与袁绍合流,若二袁联手,其势更难制!我身为朝廷左将军,汉室宗亲,岂能坐视国贼逍遥?当向曹操请命,率军截击袁术,夺回玉玺!此乃名正言顺,为国除奸!曹操必无理由阻拦!此乃金蝉脱壳之天赐良机!”
关羽、张飞大喜:“大哥妙计!此计大妙!”
第二天一大早,刘备顶着俩黑眼圈(兴奋得一夜没睡好),就跑到丞相府求见曹操。见到曹操,他一脸“忠愤填膺”,把袁术北窜的消息添油加醋一说,然后慷慨激昂地请命:“丞相!袁术逆贼,僭号称帝,罪大恶极!今携玉玺北投袁绍,若二贼合流,必为大患!备虽不才,愿请精兵数万,星夜兼程,出徐州截击袁术!誓夺玉玺,献于朝廷!为国除奸,万死不辞!”
曹操看着刘备那“义愤填膺”的样子,心里有点犯嘀咕。他总觉得刘备这小子最近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袁术北窜这事确实紧急,派刘备去……好像也说得过去?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就把心腹谋士郭嘉、程昱找来商量。
曹操把刘备的请求一说。郭嘉立刻反对:“主公!刘备乃人中之龙!其志不小!今借兵与其,是纵龙入海,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切不可放他走!”
程昱也点头:“奉孝所言极是!刘备枭雄之姿,关、张皆万人敌!一旦离开许都,手握兵权,占据州郡,必成大患!不如趁其在许都,寻个由头,……”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曹操一听,心里那点犹豫又冒出来了。对啊!刘备这小子,怎么看都不像真怂!放他走?太危险了!
刘备一看曹操犹豫,郭嘉、程昱还使绊子,心里急得冒火!但他脸上还得装出大义凛然的样子,甚至挤出几滴“忠臣泪”:“丞相!备一片赤诚,天地可鉴!若丞相疑备有二心,备……备甘愿交出左将军印绶,解甲归田,回涿郡卖草鞋去!只求丞相速发大兵,截击国贼袁术!勿使玉玺落入袁绍之手啊!”这演技,奥斯卡都欠他个小金人!
曹操被刘备这“以退为进”的悲情戏码弄得有点烦。他摆摆手:“玄德公言重了!为国除贼,乃分内之事!只是……”他还是有点不放心。
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候,又有一个重量级谋士发言了。谁呢?**荀彧荀文若!**这位曹操的首席智囊,平时很少直接参与这种“人事斗争”。他捋着胡须,慢悠悠地说:“主公!袁术败亡在即,已是丧家之犬。刘备请兵截击,名正言顺。若不许之,恐失天下义士之心。况……”他话锋一转,“刘备虽去,丞相可另派心腹大将同往,名为助战,实为监军!更可令徐州刺史车胄(zhòu)严加防范,刘备纵有异心,亦难翻大浪!”
荀彧这番话,既顾全了大局(讨伐国贼),又给了曹操台阶下(派人监视),还点出了后手(让徐州守将防备)。曹操一听,茅塞顿开!对啊!我派人跟着他,再让车胄在徐州盯着他,他刘备还能飞了不成?
“文若之言,老成谋国!”曹操拍板了,“好!玄德公忠勇可嘉!准你所请!拨精兵五万,命朱灵、路昭二将为副将,随你同去徐州!务必擒杀袁术,夺回玉玺!”
刘备一听,心里乐开了花!成了!只要能离开许都这鬼地方,别说派俩监军,派二十个都行!他赶紧拜谢:“谢丞相信任!备定不负所托!”
曹操又写了一道手令,派人火速送往徐州,命令徐州刺史车胄:“严密监视刘备动向,供应粮草,但不可使其掌握徐州兵权!若其有异动,可先斩后奏!”安排得明明白白,自以为万无一失。
刘备拿到兵符和曹操的手令,简直如获至宝!他回到府中,立刻点齐曹操拨给他的五万兵马(虽然是曹军,但暂时归他指挥),带上朱灵、路昭两个“监军”,以及关羽、张飞和一干心腹,浩浩荡荡开出许都,直奔徐州方向!
走出许都城门的那一刻,刘备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城墙,心中百感交集!终于!终于逃出这座黄金牢笼了!他感觉呼吸的空气都自由了许多!但怀里的玉带依旧沉重,他知道,真正的危险,才刚刚开始!
大军一路向东,快到徐州地界时,探马来报:“报!袁术大军已过徐州,进入兖州地界!其势甚衰,军心涣散!”
刘备一听,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把朱灵、路昭两个监军找来,一脸“忧虑”地说:“二位将军!袁术已过徐州,若任其北窜入冀州,与袁绍合兵,则大事去矣!我意,请二位将军率主力,星夜兼程,绕过徐州,直插兖州,务必在袁术进入冀州前将其截住!我自带少量兵马,入徐州筹措粮草,随后便至!如何?”
朱灵、路昭都是纯粹的武将,没啥政治头脑。一听刘备说让他们带主力去追袁术,抢头功(夺玉玺是大功一件),而且理由充分(怕袁术跑了),立刻心花怒放!至于刘备去徐州筹粮?很正常啊!大军行动,粮草先行嘛!两人想都没想,拍着胸脯就答应了:“左将军放心!擒杀袁术,夺回玉玺,包在我二人身上!”他们立刻点起五万大军中的主力(约四万多),撇下刘备,兴冲冲地追杀袁术去了!
看着朱灵、路昭带着大队人马绝尘而去,刘备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身边只剩下不到一万兵马,还有关羽、张飞等铁杆兄弟。他立刻下令:“全军!改道!目标——徐州治所下邳城!全速前进!”
张飞有点懵:“大哥!咱不去追袁术了?玉玺不要了?”
关羽捋着长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三弟!大哥这是要……取徐州!”
刘备点点头,眼中精光闪烁:“正是!曹操派朱灵、路昭名为助战,实为监军!更密令车胄监视我等!若入徐州,无异于自投罗网!今借袁术之事,调开其主力,正是我等夺取徐州,自立门户的天赐良机!速速前往下邳!能否成事,在此一举!”
刘备带着这不到一万人的队伍,如同离弦之箭,直扑徐州下邳城!
此时的下邳城里,徐州刺史车胄(zhòu)已经接到了曹操的密令。曹操在信里把刘备可能搞事的风险分析得清清楚楚,命令车胄务必盯紧刘备,必要时可以“先斩后奏”。车胄这人,能力一般,但胜在对曹操忠心耿耿。他接到命令,立刻加强了城防,严阵以待。
这天,探马来报:“报!车刺史!城外来了大队人马,打着‘刘’字旗号,为首者乃是关羽关云长!说是奉左将军刘备之命,先行一步,前来接洽粮草事宜!”
车胄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刘备的兵马?关羽来了?他赶紧登上城楼,果然看见城外黑压压一片,为首大将,绿袍金甲,面如重枣,五缕长髯,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咦?不是赤兔马?(赤兔马关羽骑着呢,但离得远可能看不清)但那股子睥睨天下的气势,绝对是关羽关云长无疑!
车胄不敢怠慢,在城头喊道:“关将军!不知左将军大军何在?下官奉曹丞相之命,在此恭候!”
城下的“关羽”用刀一指后方(其实后面没大军),声音洪亮(模仿关羽):“车刺史!我大哥(刘备)率大军追击袁术,已得手在即!特命关某先行,一来与刺史接洽粮草,二来……有曹丞相最新密令,需当面传达!请开城门!”
车胄一听“丞相最新密令”,心里一紧!难道曹操又有新指示?他犹豫了一下:“关将军!非是下官不信,只是……丞相有令,需谨慎行事。可否请将军将密令射上城来?”
城下的“关羽”似乎有些不耐烦:“车胄!你好大的胆子!丞相密令,何等机密?岂能轻易示人?!速开城门!延误了军机,你担待得起吗?!”语气凌厉,带着关羽特有的傲气。
车胄被这一吼,有点发怵。想想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又是曹操都欣赏的名将,应该不至于骗自己吧?而且他身后好像也没多少兵马(刘备把主力藏后面了)……也许真是丞相有急令?他咬咬牙:“开城门!请关将军入城!”
吊桥放下,城门缓缓打开。“关羽”带着几十个亲兵(都是精挑细选的猛士),策马入城。
车胄赶紧从城楼上下来,走到城门洞附近迎接。他堆起笑脸,拱手道:“关将军一路辛苦!不知丞相有何密……”他话还没说完!
只见那“关羽”眼中寒光一闪!猛地从马鞍旁抽出一柄长刀(不是青龙刀,为了轻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兜头盖脸就朝车胄劈了下来!同时口中暴喝:“车胄!奉丞相密令——取你狗命!”
车胄根本来不及反应!他做梦也想不到,“关羽”会突然动手!只觉眼前寒光一闪,脖颈一凉!一颗大好头颅便冲天而起!鲜血如同喷泉般从无头的腔子里喷涌而出!尸体“噗通”一声栽倒在地!
周围的守军都吓傻了!目瞪口呆!
那“关羽”一刀斩了车胄,立刻摘下头盔,抹了把脸(可能涂了红颜料),露出一张豹头环眼、钢须倒竖的脸!哪里是什么关云长?分明是**张飞张翼德!**原来刘备和关羽、张飞定下计策,让张飞假扮关羽(两人身材都高大威猛,离远了不好分辨),利用关羽的名头和气势诈开城门!关羽则埋伏在城外不远处,随时准备接应!
张飞举起血淋淋的长刀,对着吓傻的守军怒吼:“车胄勾结袁术,图谋不轨!已被俺老张奉丞相密令诛杀!尔等放下兵器,降者不杀!敢有反抗者,车胄就是榜样!”
守军一看主将都死了,又听说这是“丞相密令”(半信半疑),再加上张飞如同凶神恶煞,哪还敢反抗?纷纷扔掉兵器投降。城外埋伏的刘备、关羽也立刻率军冲入城中!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徐州重镇下邳城!
刘备重新踏入下邳城,感慨万千!这是他第二次成为徐州之主!但这一次,他不再依靠陶谦的让位,也不再是曹操的附庸!他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兄弟的勇武,硬生生从曹操嘴里抢下来的!
他立刻发布安民告示,收编降兵,任命关羽、张飞、简雍、孙乾等人分守要地。同时,他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派人星夜赶往许都,给曹操送去了一份“报告”。
报告里是这么写的:
>“尊敬的曹丞相钧鉴:备奉钧命,截击国贼袁术。奈何袁术狡诈,闻风远遁。备追之不及,深恐其与袁绍合流,祸乱更甚!故暂驻徐州,整军经武,以备不测。然徐州刺史车胄,暗通袁术,欲图谋害于备,劫夺大军粮草!证据确凿,情势危急!备为大军安危计,不得已,先斩后奏,已将叛贼车胄正法!徐州军民,皆愿归顺朝廷(其实就是归顺刘备),誓死讨贼!今特上表请罪,并报捷于丞相!玉玺之事,备定当竭力追查!左将军刘备顿首再拜!”
这封报告,写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有理有据”!核心思想就三点:
1.袁术跑了,不怪我,是他太狡猾(反正死无对证)。
2.车胄是叛徒,我杀他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先泼脏水)。
3.徐州军民都拥护我,我暂时替您看着徐州,您放心(生米煮成熟饭)!
报告送到许都,曹操一看,气得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他把报告狠狠摔在地上,破口大骂:“大耳贼!安敢如此欺我?!什么车胄通敌?分明是你诈城夺地!无耻之尤!无耻之尤!!”
他立刻就要点兵,亲征徐州,活捉刘备!
郭嘉赶紧劝:“主公息怒!刘备虽狡诈,然其立足未稳,且袁绍在北,虎视眈眈!若主公大军东征,袁绍趁机南下,则许都危矣!不如……暂且隐忍,先以朝廷名义,承认其对徐州的控制(反正不认也没用),封他个徐州牧,稳住他。待解决了袁绍,再回头收拾刘备,易如反掌!”
曹操虽然怒火中烧,但也知道郭嘉说得对。北方的袁绍才是心腹大患!他强压怒火,咬着牙,捏着鼻子,以朝廷(自己)的名义下诏:**“加封左将军刘备为徐州牧,宜城亭侯,镇守徐州,讨伐不臣!”**这等于官方承认了刘备对徐州的占领!
诏书送到徐州,刘备接旨,心里乐开了花,但脸上还得装出感恩戴德的样子。关羽、张飞也是喜形于色。兄弟三人知道,虽然暂时安全了,但和曹操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未来的路,必定充满腥风血雨!
而此刻的刘备,站在下邳城头,眺望西方许都的方向,心中豪情万丈,却也深知责任重大。他摸了摸怀中那条依旧藏有血诏的玉带,暗暗发誓:“曹操!汉贼不两立!我刘备,与你势不两立!匡扶汉室之路,就从这徐州,重新开始!”
---
下一章我们将继续《三国演义》原著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的精彩故事。袁绍曹操撕破脸,官渡大战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