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玄烨山,观剑台
第9章 玄烨山,观剑台
姜令自是要严词拒绝,事已至此,张灵宛他娶定了,双方知根知底,道途相合,情真缘深,怎会因张玄道一句死斗就要退却?
但至于说与他死斗……他没有娶老婆就要杀了娘家人的习惯。
他三月后便可平稳降放外门执事,只需在这三年内爱妻育子,三年后无论重回内门还是升做内门执事,他道途都可有办法接续。
但若接了这生死战,胜也好败也好,结局定是被宗门严惩,罚禁三年都是从轻处罚,他还如何娶妻生子,积攒香火,续修大道?
这张玄道,快恨他恨出心魔了!
姜令蹙眉,然而即将矢口拒绝,却忽见旁边张灵宛转头将目光看向他。
她先前望着她兄长,眼中多有怨愤恼怒,此刻回过头来看他,眼中却没了那种怨愤,而更多出一种对他的关切,朝着他点点头,似乎与他想的一样,欲让他说出拒战的话来。
她头脑清醒,知道战毕无论是谁都会遭到宗门惩戒,此为双输局面。
何况她决定的事,容不得兄长置喙,此事根本不需要张玄道同意与否,她更关切姜令名声。
才刚要与她结为道侣,便要与她兄长生死斗法,此事传遍宗门,多少人会以为姜令不修德行,欺凌她兄长?
再说,有必要吗?
姜令战力,外门第一,宗内公认,谁也说不出个一二来。
而自己兄长张玄道,整日不事修行,去岁降为外门执事,如今一年过去,他练气三层修为仍未圆满,距离四层遥遥无期,毫无修行愿念。
与姜令相战,怕是撑不过十来回合。
然而她望向姜令双眼,却见姜令清澈眼睛忽而坚定下来,朝着跟前握刀的张玄道一笑:“好,我接战!”
“正巧,为兄多年不曾勘验师弟修为,今日怎么都该履行一下师承责任,叫我看看师弟这多年修道,可有长进?”
姜令眸子锋锐,伸手接过那张战书符诏,算是揭了此诏。
此战,不再是为了他自己,若为自己,他会坚决拒战。
但张灵宛关切回视,张玄道陷入道障,包括周遭诸多弟子振奋要求他接战。
接便接了,正好借助此战与张灵宛表明心意,更助陷于道障之中近十年的张玄道看清他自己,破了那障心,从此脚踏实地,安稳修行!
毕竟从此以后,眼前此人是为他大舅哥,张家也将是为他娘家亲族。
既为亲眷,能帮尽帮!
……
玄烨山,观剑台。
大批弟子迎山而上,甚至有不少亲传弟子身影,或踏剑或御器,亦或驾驭灵兽。
宗门亲传弟子,升入亲传时可获宗门赐宝,除了必要的法器、储物袋以外,更可获得一件飞行灵器。这灵器并非字面意思,而乃灵兽或法器。
如若剑修,则多选择御剑而行,便可另外选择一样法器傍身。
剑修以外,则多是选择一样飞行法器,或是选择一头御空灵兽。
故而此刻这山路之上,有灵鹤飞纵,有隼鹰盘旋,更有鸟雀成群,驮着某名亲传。
各色飞行宝物殊异,无不是令人垂涎。
无数内外门弟子便这般羡慕打量着那些剑器灵兽,向往畅想着自己踏入后期境界,升入亲传时能获得何种灵器。
但也只是想想罢了。
能够拜入小清河宗的弟子,其中三成都将修不出灵气,囿于凡人态或是灵息境,最终不得不降为宗门杂役,疲劳一生。
剩下七成,又至少有两成踏入不了中期,终将在十八岁之际,下放外门,从此成为执事,同样辛劳余生,与大道无缘。
而哪怕升入了内门,那五成之中又至少有四成终生困于中期,能够成为亲传的寥寥无几。
小清河宗收徒律法甚严,每年入门者不过百十人而已,且多是从境内修行家族中汲取。
至于凡夫俗子修成练气,或是出现不错灵根,被宗门吸纳门下,不说绝无仅有,但近十年也只有那么几十例罢了。
而这几十例中,也多是入门时就修行有成,靠自己就踏入中期乃至后期的资缘绝佳之辈。
便如姜令,就是此般。
六岁练气,轰动全门。
乃至连宗境外其他宗门仙族,也对他多有耳闻。
但那终究是过去之事,如今修行十余年,再登玄烨山,姜令颇有一种恍惚之感。
玄烨山是为门内剑修山门,据说开派老祖便道号玄烨,是为纵横修仙界的一位剑修。
金丹时在此开宗立派,创立小清河宗,后不久结婴,至今数千年,宗门老祖早已换了数代,倒是代际辈分,轮换无数次,到了他时,他也得了个“玄”字。
当然,宗门中山门众多,每座山门皆有其辈分字号,便如丹霞山,张灵宛便乃“灵”字辈弟子,其原名张书宛,而这“灵”字辈,则与他“玄”辈相当。
另外,灵植堂其实另有一套辈分,乃是灵峰山正统代际,只是他师承师尊门下,而他师尊乃出身玄烨山,曾是位剑修,师尊也与他说过,剑道,乃藏锋之道。
故而师尊剑修有成,便自降灵峰山,掌座灵植堂,从不过问剑道之事,但实际上是在藏锋敛芒,一直在为突破金丹做准备。
也是因如此,师尊才能那般任性,偶尔锋芒毕露,便是截取半个宗门长老的灵材供应,偏偏那些长老还不敢说什么。
也是因有这种师尊,他与张玄道这种被师尊亲自收入门下的弟子,都是为“玄”字辈,严格来说,他与张玄道其实该算师承玄烨山。
包括张灵宛,拜入丹霞山前,也一度唤作“张玄宛”。
总之,宗门内一向重视辈分代际,就如家族中一般……而若严格来说,其实这宗门,便也是一种大家族般的构造,只是这其中不论血缘,而论师承。
但要真如此严格说的话……
姜令抬头看向玄烨山顶峰,观剑台在玄烨山山腰以上,约莫在山腰与山顶之间,这里是玄烨山历代山主掌门凝练剑道,并刻印下自身剑道参悟之地。
故而在这观剑台周围山崖石壁上,处处是历代玄烨山掌门所留剑痕,这里不禁任何门人弟子前来参悟观鉴。
只若有剑道资质,从这些崖刻上领悟到某些玄妙剑式,便可自请拜入玄烨山,且其原本山门不得阻止。
玄烨山,在宗门内一向地位高崇,简直超然。
毕竟谁让开派老祖便乃剑修,更甚者此峰名讳便乃老祖名号。
剑修,在整个宗门内也都超然。
故而最后晋升亲传的弟子,几乎有七成都会选择拜入玄烨山。
只是最终能够修悟剑道,彻底获得留在玄烨山资格的亲传,少之又少。
近十年来,能最终留在玄烨山的亲传,仅寥寥数位而已。
其中就包括那位萧亲传萧清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