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经营有道
第16章 经营有道
的确不能声张。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宁川回过神来,直觉告诉他,秦衍身上的异常或许并非一件坏事。
甚至于,按照前世的观念,这种与众不同才叫厉害。
谁家儿子刚满月就能吸收灵力啊?
简直是牛而逼之!
回想起来,他自己之所以能修炼,还不是靠着秦衍给他带来的天赋宝树。
宁川想到这里,安慰起秦予晴来:“晴儿,无论衍儿有何特殊之处,他都是我们的孩子,怎么会是妖孽呢!”
“是我失态了。”秦予晴听到秦铭和宁川的话安心不少,破涕为笑,“哎,关心则乱。”
宁川上前拉住秦予晴的手,打趣道:“他从娘子你身上掉下来的肉,说不定你也是妖孽。”
“胡说什么呀?”
“你若不是妖孽,怎么把我迷的神魂颠倒?”
“大哥还在,别闹!”
秦予晴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羞涩之意。
“哈哈,小妹就当我不存在便是。”秦铭不禁莞尔,接着正色道,“我不会向外人提起衍儿的事情,等我回到灵剑宗会打探一二,弄清楚衍儿身上的情况。”
“拜托大哥了。”宁川朝秦铭行了一礼。
秦铭拍着胸脯应道:“衍儿可是我的外甥,你们且放心,有我和你们一起陪着他长大出不了什么意外。”
秦予晴思忖片刻,犹豫着说道:“衍儿多半有修炼的资质,夫君你说要不要传授他明气功。”
“他还小,此事不急。”宁川语气轻松,“咱们只管把他抚养长大,儿孙自有儿孙福,将来他有什么造化谁也说不准。”
秦铭赞同道:“妹夫言之有理。”
秦予晴自嘲一笑:“也是,他才刚满月,我又着急了。”
“就这么说吧,我先告辞了。”秦铭将秦予晴的另一只手臂交到宁川的手中,转身离去。
他本想多安慰秦予晴几句。
可看到自己妹妹与宁川情投意合,不好再多说什么。
小时候那个跟在自己后面的小妹终于不用自己再操心了。
秦铭走出门外,盯着天上的一团浮云愣神许久。
他固然为秦予晴高兴。
高兴之余不由得怅然若失。
待秦铭离去,宁川拉着秦予晴坐回床边,抱起挥动双手的小秦衍放到秦予晴的怀中:“娘子,衍儿他还想与你亲近。”
“我还是戴上手套吧!”秦予晴的手刚碰到秦衍,心有余悸地缩了回来,“万一他吸收的灵力太多,不知会不会伤害到他?”
“也好。”宁川没有反对,“我这就去城里给你买,先让奶娘照顾着他。”
宁川安置好秦予晴和秦衍,便将奶娘喊了回来。
自从秦铭回来,他就没出过秦府。
也不知道自己那间药材铺如今的生意如何。
快到月初了,他不仅要上缴给族中五十两银钱惯例,还要提前预备家里下个月的开支。
宁川脚步轻快,先是到衣店给秦予晴买了一黑一白两副手套,转角走向城东的秦氏药材铺。
数日不见,秦氏药材铺的生意越发兴隆。
陈方在柜台那里向外面排队的客人递上药包,李天宝则是从巷子里马车上往铺子里扛货。
宁川很快就注意到药材铺的正门多了一副牌匾对联。
左侧是宁可架上药生尘。
右侧是但愿世上无疾苦。
陈方注意到宁川的身影,笑着招呼道:“川哥,那牌匾怎么样?”
“不错。”宁川点了点头,随口问道,“应该挺贵的吧?”
“这是天宝哥做的。”
“李天宝还有这本事呢!”宁川颇为诧异,见陈方还在忙碌便摆手阻止他与自己闲聊,“你先忙,我随便看看。”
这一副牌匾确实精致,一板一眼无不彰显手腕上的功力。
宁川在秦家见过不少上好的木制品,自己动手还做了一个摇摇椅,自然有几分眼色。
尽管牌匾用料普通,做工的确上乘。
等李天宝气喘吁吁地搬完货,宁川给他递了壶茶水,顺势问道:“天宝,门外那副牌匾真是你做的吗?”
“回川哥。”李天宝擦了擦脖子上的汗,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光头,“我家三代都是工匠,来白云城之前我还在大乾器造监帮工嘞!”
“原来如此。”宁川恍然,心中不由得好奇起李天宝的经历,“那你怎么变成一个逃难的了?”
李天宝的神色猛然暗了下来,叹气道:“说来可就俗套了,我爹刚正不阿,遭小人陷害。”
宁川见李天宝言语平静,眉头一挑:“遇到这事,你不恨吗?”
“恨有啥用?”李天宝无奈地苦笑,“要不是我爹一个朋友遮掩,恐怕我也被小人害了小命。”
“那小人必定有权有势。”
“川哥真是聪明人。”李天宝欲言又止,继而拜道,“我绝不会给你添麻烦,等我攒够了盘缠就去南方!”
宁川继续问道:“你在南方有什么亲戚?”
“远方表叔。”
“可曾通过书信?”
李天宝的脸色有些尴尬,支吾道:“通过书信,不止一回,就是没有消息。”
“你就在我这药材铺好好干。”宁川直言,“你既然写过书信,你那亲戚想必已经知道你家的祸事,他没有回信的用意很明显了。”
“嗯。”
李天宝情绪低落。
他为人耿直憨厚,却不傻。
宁川没再多说,取了钥匙打开装着银钱的抽屉,眼中不由得惊喜。
抽屉里的银钱比他想的还要多。
之前宁川就取过三十两,这里面大概还有三百多两。
他又翻看起账本,这一个月来足足赚了五百多两。
眼下还不算旺季就有这么多收益。
宁川取了二百两记到账上,然后趁着午间休息之时赏给陈方和李天宝各二十两。
二十两银钱对于出身贫寒的陈方和流离失所的李天宝来说,已是一笔巨款。
他们一年的开销不过十两银钱,得了宁川的赏赐不免一番感恩戴德。
宁川的感觉却有些古怪。
自己好像活成了前世最讨厌的资本家。
在他离开药材铺之前,不少百姓与其攀谈,言语中对秦氏药材铺赞不绝口。
宁川这才明白,自己剔除劣质药材的做法虽然增加了近一成的成本,却换来了质量出众的口碑。
还有一点,即便是没钱买药的百姓,秦氏药材铺也会用淘汰下来的劣质药材帮扶一二。
刚开始宁川立下这个规矩只是不想浪费。
没想到不少百姓愿意低价购买那些劣质药材。
这一来一回,让城东这间秦氏药材铺名扬方圆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