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钦天监的相遇:汤若望
第100章 钦天监的相遇:汤若望
将“格物所”北迁,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
在高伯安雄厚财力的支持,和李连成官方身份的掩护下,一支支伪装成普通商队的车队,开始源源不断地,将江南格物所最核心的工匠、图纸和精密仪器,分批秘密地,运往京城。
而高月汐,则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燕子,往返于江南与京城之间,亲自协调着所有事务。她的才华,在这样宏大的项目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叶尘则坐镇京城,为这棵即将移栽的“科技树”,寻找着最肥沃的土壤。
他知道,仅凭那些民间的能工巧匠,和高月汐一个人的天才,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有“术”,却无“学”。他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要让“格物所”真正地爆发出超越时代的力量,就必须为它,注入最顶级的“理论”支持。
而在顺治七年的北京城,能提供这份“理论”支持的人,只有一个。
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
什么?没听说过,不要紧,他还有一个更为国人所熟知的名字——汤若望。
这位来自德意志的耶稣会传教士,不仅是当今天子顺治帝的“玛法”(满语:爷爷),更是执掌着大清最高科学机构——钦天监的监正。
他,是叶尘计划中,必须争取到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西学”盟友。
九月下旬,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
叶尘以“探讨新制历法”为由,备上了一份厚礼(其中夹杂着几块从江南运来的,纯度极高的新式玻璃镜片),亲自登门,拜访了位于宣武门内的钦天监。
钦天监内,古老而庄严的观星台下,叶尘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
汤若望已年近六旬,身着大清的一品朝服,头戴红宝石顶戴,一头微卷的褐色头发,和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眸,让他在这座东方的官署之中,显得格外独特。
“尊敬的贝勒爷,”汤若望的汉话说得极为流利,只是声调略显生硬,“您能对天主创造的星辰运转之奥秘感兴趣,实在是令人欣慰。”
他以为,叶尘也和京城里其他的王公贵胄一样,不过是来求他卜个吉凶,或是对那些新奇的西洋玩意儿,一时兴起罢了。
“监正大人客气了。”叶尘微笑着行礼,“晚辈今日前来,并非为了卜算问卦。而是对大人所著的《崇祯历书》中的一些观点,心存疑惑,特来请教。”
“哦?”汤若望的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惊讶。
他没想到,这位传说中战功赫赫的贝勒,感兴趣的,竟然是如此枯燥的学术问题。
“贝勒爷请讲。”
“大人在书中,引用了哥白尼先生的学说。晚辈斗胆,想问大人一句。”叶尘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您,是真的相信,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是在围绕着太阳转动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汤若望的心上。
“日心说”,是他内心深处最坚定的信仰,也是他在欧洲,冒着被宗教裁判所审判的巨大风险,也要坚持的科学真理。
可在这片东方的土地上,他为了传教,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这套理论,用一种极其隐晦和折中的方式,隐藏在复杂的历法计算之中。他从未想过,会有一个大清的贝勒,如此单刀直入地,向他提出这个最核心,也最危险的问题。
他看着叶尘那双清澈而又坦然的眼睛,沉默了许久。
“贝勒爷,”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圣经》教诲我们,天主创造了世界,将大地,安放于宇宙的中心。”
这是官方的,也是最安全的回答。
叶尘却笑了。
“可我却以为,”他看着汤若望,一字一句地说道,“真理,是不需要,向任何人,或任何经典,寻求庇护的。它,就在那里。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去发现它,并证明它。”
“我曾命人,在江南,用您带来的那些玻璃镜片,制造过一个可以看到月亮上‘环形山’的望远镜。我也曾推算过,若是以大地为中心,那么,金星的运转轨迹,将出现无法解释的‘逆行’。”
“所以,监正大人。今日在此,没有旁人。我只想知道,您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汤若望彻底被震惊了。
他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这个青年。他那双蓝色的眼眸之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望远镜”、“环形山”、“金星逆行”……
这些词汇,这些只有欧洲最顶尖的天文学家,才会在一起探讨的问题,此刻,竟从一个大清的贝勒口中,如此轻松地说了出来。
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东方的王公贵胄。
而是一个,与他来自同一个世界,拥有同样科学信仰的……同道。
“我的上帝。”汤若望喃喃自语,他激动得浑身都在微微发抖。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第一次,对叶尘,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毫无保留的笑容。
“贝勒爷,”他拉起叶尘的手,神情激动地说道,“请随我来。我有些东西,想必,您一定会感兴趣。”
他将叶尘,引进了钦天监最深处的一间,戒备森严的密室之中。
这里,是他的私人实验室。
里面,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仪器。有他亲手绘制的星图,有他从欧洲带来的,更加精密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甚至,还有几本被他视为珍宝的,用拉丁文写成的,关于弹道学、几何学和冶金学的珍贵手稿。
“这些,是我毕生的心血。”汤若望抚摸着那些手稿,眼中充满了狂热,“只可惜,在这片土地上,能看懂它们,并理解其中价值的人,太少了。”
“从今天起,不会了。”叶尘看着那些手稿,眼中,同样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
找到了那把,足以点燃整个新时代科技革命的,最关键的……钥匙。
“监正大人,”他看着汤若望,郑重地说道,“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希望,您能成为我‘格物所’的,荣誉所长。我需要您的智慧,您的学识,来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格物所?”
“是的。”叶尘向他,详细地描述了自己那个汇聚天下能工巧匠,意图改变世界的宏大计划。
汤若望听着,那双蓝色的眼眸,越来越亮。
他看着眼前的叶尘,仿佛看到了,数百年前,那些为了寻求真理,而勇敢地向整个欧洲教会,发起挑战的,文艺复兴的巨人们。
“我的孩子,”他激动地握住叶尘的双手,声音哽咽,“我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了。”
“天主的荣光,终于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以另一种方式,绽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