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农业器械
第63章 农业器械
因为秦朝去壳技术极其原始,以舂的方式去壳,也就是让人拎着木杵一下一下的朝石窝里砸。极其原始,效率极其低下。
故,普通百姓只能吃粝米,也就是最多去除一半谷壳的米饭。
这种粝米饭粗糙,对消化系统是极其严峻的考验。
若是在现代社会,喂猪,猪都不食。
然,在秦朝,却是普通百姓的主食。
粺米,就是完全去除谷壳的稻米,现代社会人人都能享受得起的东西。
在秦朝,想要吃顿粺米饭,极其不容易。故,商君制订秦爵时,把食粺米饭作为三级爵位簪袅的特权。
黍他们一家子,想要食粺米饭,极其不容易。一年到头,扳着手指头也能数得过来。遇到逢年过节,或是重要日子,才会花费大力气舂出粺米,好好吃上一顿。
黍服兵役离家的时候,在娘亲的坚持下,娘亲兄嫂和黍齐上阵,累得半死,舂出来的粺米勉强够吃一顿,可见其效率有多低了。
黍归来,娘亲欢喜,想要用粺米饭为黍接风洗尘。
兄嫂也有此意,就要去舂米。
“且住。”黍忙阻止:“娘,舂米太累人了,就不用麻烦了。”
“季弟,你好不容易才回来一次,得食顿好的。”稻立时反对。
“大善!”麦笑眯眯的看着黍:“季弟,你可是不更爵了呢,我们家,不我们里你的爵位最高了,我们要为你接风洗尘。”
“大善!”两个嫂子大是赞成。
娘亲笑呵呵的看着他们兄友弟恭,嫂子怜惜,满心欢喜。
“我有办法让你们顿顿吃上粺米饭。”黍这次急着赶回来,既有思念娘亲的意思,也有解决舂米事宜的想法,故,在县里订做了一大批部件。
“顿顿吃上粺米饭?”稻眼睛放光,吞着口水:“然,何其不易也。”
“大善!”
“大善!”
在秦朝,想要顿顿食粺米饭,必须要大富大贵人家,才有那财力。如黍家这样的普通人家,只能是奢望。
故,娘亲兄嫂无不是赞成稻的话。
“娘亲,你们瞧瞧,这些是我订做的,你们帮我搬进来,我组装起来就行。今晚上,我们好好食顿粺米饭。”黍朝堆在地上的部件道。
“这是……钱?”稻的注意力这才回到竹畚上,发现有二十七个之多,震憾无比。
“这么多?”
“太多了吧?”
“两万七千钱?”
娘亲他们眼珠子差点瞪掉了,完全不敢相信。
“怎会这么多?”娘亲眼泪涌出来了:“黍儿,你是不是又上场了?”
刷。
兄嫂的目光集中在黍身上。
“然也。”黍择要把雒越袭击之事说了。
“黍,你可不能再这样,吓死我了。”娘亲担心不已,一个劲捶着胸口。
“季弟,好样的!”稻却是赞成。
“不愧是大秦好男儿。”麦捶着黍肩头。
两个嫂子同样惊喜无比。
一家人,两种态度,娘亲担忧,兄嫂鼓励,这就是秦人的真实写照。爵位有着丰厚的利益,驱使秦人闻战则喜,然,父母担心不已,生怕儿子上了战场性命不保。
“怎未给你授田?”稻不解。
“伯兄有所不知,这次得爵的人有点多,交祉县忙不过来,得分批授田。”黍解释:“交祉县先给战死伤残的士卒授田,然后再给我们授田。我想,要不了数日,就会前来给我授田。”
“那我们得好好选选,一定要选上等良田。”稻眼睛冒绿光。
“大善!”娘亲他们纷纷附和。
土地,就是农耕文明的命根子,授田一定要选最好的。
一家人边商量要选哪里的良田,一边把钱和部件搬进屋里。
“季弟,要如何做?”稻看着黍,满是期待。
娘亲他们无不是如。
黍这次要做的农业器械有脱粒机、去壳机、风车和曲辕犁。
曲辕犁,自然不是目下所需,把部件放到一边。
首先要组装的就是脱粒机了。
秦朝的脱粒技术很原始,用石碾碾压,用链枷摔打,甚至于用人抱着稻谷摔打……不管哪种方式,效率出奇的低。
黍设计了一种手摇式脱粒机,用两个辊来完成脱粒。在兄嫂的帮助下,很快组装起来。乍一看,有点象风车,然又不完全象,把风车的扇叶换成两个辊。
两个辊是用铜铸造的,上面开有槽,彼此啮合,位置可调,可以起到脱粒的作用。
左边辊开有孔槽,插入摇柄就能使其向右转。右边的辊,在一个齿轮组的作用下,使其向左转。如此一来,两个辊就是相向转动,能够把稻子送入辊的槽里,受到挤压而脱粒。
组装好了,在黍的指点下,兄嫂满怀期待的搬来稻谷,放到上面的料斗里,黍右手握住摇柄一使劲,稻谷不断朝下移动,被送进辊槽里。
砰砰。
一阵杂乱的声响传来,脱下的谷子滚落,进入早就放好的竹筐里。
只需要把稻草弄掉,竹筐里就是脱好的谷子。
“太神奇了。”这效率高得很,远非手工所能比,娘亲兄嫂震惊无比。
“有了此物,我们省事多了。”兄嫂欢天喜地,手舞足蹈了。
娘亲欢喜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唯有知道其艰辛的人方能知晓,这对他们意味着甚。
在黍的指点下,两个嫂子脱粒,娘亲打下手,不一会儿功夫,就是一竹筐了。
在两个兄长的帮助下,黍又组装起去壳机。
去壳机和脱粒机类似,只不过不再是两个辊,而是一个辊组。去壳,两个辊是不可能去得干净的,需要反复去壳。
等到黍他们组装好时,娘亲和两个嫂子已脱粒不少了,用大眼筛一筛,能过筛的就是谷子,不能过筛的就是稻蕙,数量并不多,可以拿来喂鸡。
在黍指点下,两个兄长抬起一大筐谷子,倒在料斗里。然后,两人去抢摇柄,还是仲兄麦手快,抢到手里,使劲摇动摇柄。
斗里的谷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下面的竹筐里谷糠飞溅,很快就积了厚厚一层。
稻用手抓起一把,只见谷糠中一片雪白,完全脱壳了,惊喜不已:“成了!成了!”
娘亲和两个嫂子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凑过来一瞧,一片雪白入眼,惊喜交加:“终于可以顿顿粺米饭了。”
吃粺米饭,跟过年似的。
最后一件事情,就是把风车组装起来。
有了风车,只需要把谷糠吹掉就行了。当然,这是很好的饲料,需要收集起来利用。
到太阳下山,天完全黑下后,已经有了三十多斤粺米,够吃好几天了。
以前,他们一年也未必能吃到这么多粺米。
“真是不可思议。”娘亲满心欢喜。
“以后,天天过年。”稻笑得合不拢嘴了。
最欢喜的莫过于三小只了,看着白花花的粺米,口水都流出来了。
黍离家时,食了一顿粺米饭为他送行,三小只比小猪还能吃,吃得肚子滚圆,仍然在吃,因为太难得了。
“标准化生产就是高效。”黍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够很快组装完成,就是因为他设计的部件都是标准化的,不然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
标准化生产,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
然,早在秦朝,我们的老祖宗就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比如秦朝的弩,若是在战争中打坏了,可以把完全好的部件拆下来,组装成新弩,接着作战。
因为这些部件皆是标准化的,可以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