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撤退
第83章 大撤退
舟山群岛,春秋时被称为甬东,因地处甬江之东而得名,汉代起,又别名海中洲。
水中可居者曰洲。
洲,聚也。
其主岛,也即舟山岛,称为翁洲,因葛洪从祖玄曾于山上采药炼丹,以医术救助百姓而得名。
此时,翁洲!
数十艘大船正缓缓驶离海岸,岸上有数百人拱立相送。
其中之一便是孙恩。
他是百余年前赵王伦脔臣孙秀后代,年近五旬,身长八尺,峨冠博带,面容清矍,颌下三缕长须。
袍袖胡须被海风吹拂的连连飘动,仿如再世神仙。
稍后一个身位,是卢循,出身范阳卢氏,晋司空从事中郎卢湛曾孙。
湛乃名家子,早有声誉,才高行洁,为一时所推,却因中原丧乱而显于石氏,在羯赵官至侍中、中书监,后被冉闵斩杀。
故而卢循父祖不得不南渡建康。
又因卢湛仕石及子孙晚渡,曾是高门甲族的范阳卢氏沦为了婚宦失类者,卢循及父祖三世无官爵。
致使卢循只能娶孙恩妹为妻,与地位较低的琅琊孙氏结成姻亲,默认了自已的低等士族身份。
“哈哈哈哈~~”
孙恩突然捋须笑了起来。
卢循从旁拱手道:“恭喜师君,晋祚终矣!”
徐道覆是卢循妹夫,也道:“先师君(孙恩叔孙泰)闻王孝伯反,召数千豪杰义士讨伐,却被刘牢之抢先一步,王孝伯及党羽被缚建康夷灭三族,独其子王愔之带着妻母部曲脱逃。
若至此而止,倒也罢了,先师君不过白忙活一场。
可司马道子父子畏惧先师君受人敬信,且黄门郎孔道、鄱阳太守桓放之等官员皆敬事先师君,于是诱斩了先师君及其六子。
还亏得师君当时不在建康,才侥幸逃得一劫,每每思之,道覆既痛恨也窝心,如今元显小儿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征发奴客,又有吴郡士族送来兵甲钱粮,这可是天赐良机啊,也不枉我等长生人日夜敬拜三官帝君!”
孙恩面上现出残忍的笑容,哼道:“如今三吴鼎沸,正是我辈举事之时,听闻吴郡士族采买了诸多江北流民,多是我青衮人士,倘振臂一呼,必齐齐相应。
于先(卢循表字),你领部分人手,秘密潜入吴郡,相机响应!”
“诺!”
卢循激动的拱手。
“道覆,允之!”
孙恩又唤道。
“仆在!”
徐道覆与许允之拱手。
孙恩道:“朝廷素来对吴兴义兴两郡不公,郡中豪强早有怨气,允之乃是兴义人士,便与道覆一同带些人手,去此二郡说服当地豪强举事!”
“诺!”
二人也重重拱手。
……
五月已是梅雨时节,洒落的雨点时紧时密,褚爽带着一家人坐上凉亭赏雨,斜风细雨,带来了阵阵凉爽。
望着亭外的雨丝,褚秀之忍不住道:“父亲,过去两个月了,三吴未生变故,若是朝廷知晓王郎私留乐属,怕是会祸及我家啊。”
“这……”
褚爽有些动摇。
是的,如今的禇氏,已经与王愔之越绑越深了,其实他也能看出王愔之的野望,他担心的是,一旦王愔之兵败,禇氏必受牵连!
却是院外,有急促的踏水声传来。
一名部曲冒雨奔至,大声道“郎主,出大事了!”
“何事?”
禇爽霍的站起。
那部曲道:“义兴诸县皆反,正由贼人徐道覆与许允之率各家豪强部曲,往阳羡汇聚而来。”
“什么?”
禇爽面如土色!
谢氏与禇灵媛也花容失色。
还是禇炎之问道:“贼人有多少兵力?”
“不知,如今城池左近有了少量游骑,王都尉正与各家郎主一起,把城外庄子里的人马和财货运送回城!”
那部曲摇头。
“走,我们去城上看看!”
禇爽猛一挥手。
有仆役拿来蓑衣,替他和禇秀之禇炎之穿上。
禇灵媛略一迟疑,便道:“阿母,我们也去看看罢。”
“也好!”
谢氏点了点头。
有婢女撑伞过来。
一家人冒着雨,登上阳羡城头,谢氏与禇灵媛的裙角都被打湿了,秀花鞋里也满是泥水。
相对而言,禇爽父子三人足踏木屐,好了许多。
就见城下,队队人马冒雨奔走,护送老弱妇孺及牛马牲畜,以及一辆辆大车进城,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
事实上,王愔之早在两个月前,就逐步组织人手撤退了,他的压力不大,主要是配合那十二家撤回人手财货。
其实他也考虑过,是否要把城外的一个个庄园作为据点,与城池互助守望,但还是放弃了。
首先,庄园不是坞堡,面积过大,防御力有限。
其次,如何在战场上协调统筹也是个难题。
分兵处处,还想如臂使指,即便在现代,通讯技术齐全的情况下,也极为考验指挥艺术,更何况通讯手段单调匮乏的古代?
微操在古代非常危险,搞不好就崩了,所以常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之说。
最后,城里的十二家豪强未必听他指挥,就算自己真是微操大师,可人家不听你的,又有何用?
他只能将人马兵力财货集中在一起,统一调度指挥。
他也曾提示过及早撤退,可人都有侥幸心理,不见棺材不落泪,撤是撤了,却多是姬妾乐妓,金帛钱财,大部分的人手粮食还在庄子里。
今听得阳羡以外诸县皆反,一时惊惧,才请求王愔之派兵,帮着撤退。
凭心而论,他们不是没想过从贼,可是王愔之的兵力优势太明显了,若是造反的话,或还遂了王贼心意。
远处的雨幕中,突然传来喊杀声,一队近千人的贼兵朝一支撤退队伍冲来,随队行走的老弱妇孺当场溃散。
护送的兵卒抽刀连连呼喝,并有骑兵追上去,砍倒了几个跑的最凶的,才扼住乱势,随即有号角声响起,一队有两百左右骑的骑兵踏着泥水,轰隆隆朝贼兵冲去。
雨幕极大限制了弓矢的使用,这对于骑兵来说,是个巨大的优势。
毕竟角弓射程不及步弓,如果对手组织有序,会先挨一轮箭雨,至少要损失一二十骑,甚至训练有素的积年老卒,多射一轮都有可能。
不过那近千贼兵并非精锐,行止进退毫无章法,分明是左近豪强听说有老弱妇孺向阳羡撤退,难以抑制贪念,跑来火中取栗罢了。
骑队还没抵近,贼兵就亡命奔逃,一名名骑士挥舞长枪或者马槊,夺去了一条条性命,完全没有留活口的意思。
这也是王愔之的授意。
初战,不需要仁慈,只需要残酷的杀戮,以威慑群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