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唐:开局为李渊提供避坑指南?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临湖殿有感·韩王元嘉赠司空裴公

最新网址:m.biquw.cc

临湖殿。

“甚好!甚好啊!排列有序贵贱有等,读之朗朗上口。”

李渊盯着《百家姓》,足足看了一刻钟。

龙颜大悦!

“裴监、师古也看看,这竖子的文采是真没话说,颇具乃父之风!”

李渊捋了捋胡须,将帛书递去裴寂。

“李窦裴宇文,萧陈柴长孙,颜房武唐魏…”

裴寂读完,受宠若惊的起身,先给李渊行稽首礼,后又给李元嘉行长揖礼。

“臣司空玄真,至谢陛下韩王隆恩!”

河东裴氏排于皇姓后姓之后,众臣公世家门阀之前,正常情况下,没这个资格。

远的不说,京兆杜氏、扶风苏氏、河东卫氏等等,底蕴都不是裴氏可比。

“裴”能遥领世俗众姓氏,皆为陛下韩王之恩赐!

古人的家族观念甚重,裴寂如此谢恩并不为过。

“裴监,你我君臣间何谈谢字?当初晋阳起兵,汝当为首功!如今已过十载,朕仍记忆犹新!”

“陛下!”

裴寂稽首于地,泪水决堤而流。

“裴监!”

李渊自龙榻起身,快步至裴寂身前,欲将其扶起。

二人相拥而泣!

至此史书有载:高祖执裴寂手,相拥叙故,涕泗交颐。

李元嘉眼见此情此景,也不由感叹一句,人老而怀旧,再硬的心肠也会软掉。

这也是李渊迟迟不对诸子下狠手的原因之一吧。

皇帝也是人,也有感情的。

良久后,二人情绪稳定下来。

颜师古问道:“大王,柴姓前置某能理解,是对平阳昭公主的重视,武姓为吏部尚书武公,唐姓为礼部尚书茂约公,但这个魏姓何意?”

颜师古重新解释前列姓氏排序,显然另有其意。

他是怕李渊少理解李元嘉的几层用意。

柴姓为平阳昭公主夫家,李渊问鼎关中,平阳昭公主功不可没,李元嘉将柴姓前置,代表李渊为有情有义的慈父,缅怀爱女同时拉拢夫家。

武士彟为李渊挚友,所以武为小姓,也被李元嘉前置。

很显然,颜师古在借机提醒李渊,韩王行事考虑十分周全,简直就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啊!

至于对魏姓前置有疑,不过是个由头而已。

不然,颜师古为何不提房姓?

须知,本朝房姓很少,能叫上名字的仅房玄龄一人,魏姓也是如此,仅东宫太子洗马魏征尔。

而魏征的官职,可是高于房玄龄的。

真相只有一个,房玄龄是宋王府的人!

李元嘉与颜师古对视一眼,而后解释道:“颜公所言极是,魏为小姓,不宜前置,当初某只考虑合辙押韵诵读通畅矣。”

颜师古点头道:“原来如此!然,一魏姓无伤大雅,《氏族志》除排列有序贵贱有等外,传播度也十分重要。臣无异矣!”

“多谢颜公理解!”

李元嘉感激道。

李渊撇撇嘴,“咳!吾儿深知圣意,《氏族志》明贵贱之序,立典章之范,实乃有功于社稷,泽被于千秋!说吧,欲要何赏赐?”

这段话中,最重要的一句夸赞为,深知圣意!

不得不说,颜师古的有意提醒,还是很关键的。

李元嘉起身,后又稽首于地。

“陛下圣明!儿观裴公知命之年,依旧伴君左右尽心辅佐,与国付热忱之爱,与陛下更是忠心耿耿。儿元嘉突来灵感,可否与此赋诗一首?”

“这…大王有意,臣之大幸也!”

裴寂激动道。

韩王之诗才古今罕有,朝臣有幸受赠者,唯李卫公李艺二人。

据说,二人得诗后,皆以象牙装表,视之以祖供奉香火。

可见其尊崇程度。

“速速赋来!”

李渊首肯道。

“大王,某代笔书之?”

颜师古激动的面色涨红,又能听大王作诗了。

甚好!甚好!

李元嘉缓缓起身,感情丰富的吟诵道:

“《临湖殿有感·韩王元嘉赠司空裴公》”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朔北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观。”

李元嘉复又稽首于地,高声明志:“裴公年逾知命,身瘦而体弱,犹夙夜忧国,为陛下分忧不遗余力。儿即为龙嗣,食君禄承祖荫,效命家国社稷本为分内之事!裴公尚以垂暮之身尽瘁,儿何德何能敢言功赏?”

静!

临湖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数息之后。

“呜呜…陛下!大王!臣何德何能?臣何德何能啊?!”

裴寂再次落泪,衣襟尽湿。

此时,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裴寂的心情。

他能力平庸,不懂军事。

但对李渊忠心耿耿,李渊若让他去死,他不会犹豫半分。

贞观三年,裴寂被罢官削邑放归原籍,后因狂人言有天相,又被发配蜀地静州。

裴寂生于北地长于北地,不适应蜀地潮湿闷热的气候,不久便重病在床。

然,当地羌人造反,裴寂依旧拖着病身,带领家丁平乱。

不久后,病逝于蜀地。

故而,裴寂完全配得上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观这两句诗。

他无负于李渊,也无负于大唐!

“好!甚好!位卑未敢忘忧国,位卑未敢忘忧国!师古,书好了吗?”

李渊双眸微红,轻声询问。

“陛下,好了!”

颜师古将诗文双手奉上。

“裴监,官面上的话老兄长便不多说了,此诗赠与汝,很贴切,很值得!”

“陛下!臣…臣…”

“无须多言,晚上留宫宴饮,咱老哥俩也许久未酣畅淋漓的大醉一场了!”

“喏!”

“师古也留下。再将士彟叫来,他明日便要去晋州赴任,刚好某为其壮行,另外,某闻武家小女岁三,聪明伶俐敏而好学,一并带来面圣。唉,可惜萧卿与陈卿未归,也不知江南如何了。”

李元嘉很有眼力见,准备提一提杜如晦和房玄龄的功劳,而后溜之大吉。

“阿耶,您与裴公颜公宴饮,某…”

“汝作甚去?!留下来斟酒!”

李渊瞪眼道。

“阿耶,某为二公斟酒理所应当,然,通文馆还有公务呢。”

“不急于一时,汝不是神童仙子吗?落下的公务追回来便是。”

“不是老爹,这是皇帝该说的话?”

“汝个竖子!”

李渊又瞪眼,脱舄而至。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