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成汉也是汉,兴汉!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亲族长辈

最新网址:m.biquw.cc

“人肉停战车,这还是人吗。”

刘麟喃喃着收回了目光,牙疼的嘬着牙花子。

曾经有研究者按着文献记载的数据做过复原实验,一架全速的战车撞击产生的碰撞动能几乎能达到上万焦耳。

如今刘麟竟然亲眼看到,几个匈奴靠着人力扛住了奔腾的战车。

“真..真的有伏兵。”

距离逐渐变远,刘玄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一些。

望着被东西合围的营地,还有被烧杀抢掠的王公贵族,刘玄忽然后怕地打了个冷战。

“要不是阿麟料事如神,我们怕不是要迎面对上那只匈奴骑兵。”

刘玄一脸的钦佩,霍三等人虽然没有应话,但身形也都不自觉的侧了侧,似是偷看了一眼中间这个十岁的少年。

“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

刘麟却没有松懈,不停四下打量,看着周围的地形信息,试图和自己印象里的秦岭山脉对应起来。

但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不说沧海桑田、大基建改造,就算这里的地形和后世一模一样,刘麟也只是走过一两次连霍高速而已,完全不可能定位出如今所处的位置。

回头望了望火光依稀的营地,刘麟果断下令:“继续往南!这个距离还不够!”

这一次,开路的霍三没有犹豫,果断领命,用力一甩马缰,越过齐人高的灌木丛加速向山林深处冲去。

...

刘麟一行人夺路狂奔时,营地,某个帐篷里。

刘曜低头走进,大马金刀地坐在一箱的财宝上,俯视着跪在下方瑟瑟发抖的刘恂等人。

挪了挪屁股坐稳,挤得无数珠宝滚落,叮叮当当地滚到刘恂等人面前,将众人吓的身子一阵颤抖,甚至刘恂本人直接以头抢地行了个大礼。

看着这些人被吓得一惊一乍,刘曜嘴角咧开,但下一刻忽然指着周围士卒破口大骂。

“他娘的,你们是瞎吗?!”

“没看到这都是我汉室宗亲吗?都是老子的亲族长辈,还不赶紧扶起来!”

说着刘曜本人也后知后觉般站了起来,快步向前扶住了刘恂。

刘恂本来已经要吓的都要尿裤子了,听到刘曜的话难以置信地抬头,然后就被刘曜扶着,腿下发虚地坐到了箱子上。

“大王...”

“嗨,叫什么大王,你我亲族,何必如此生分。”

将刘恂扶到自己刚刚坐的宝箱上,刘曜打量着帐篷里被士卒扶起来的安乐公府众人。

“安乐公看看,咱府上汉室宗亲是否都在此了。”

“还有没有咱亲戚走散,我好让士卒们小心着点,别伤了咱汉室贵胄。”

刘恂受宠若惊,强撑着站了起来,打量了一圈后,神情却有点犹豫。

见刘曜一双虎目直勾勾地看着自己,刘恂打了个哆嗦怯懦地说道:“还有...还有族里后辈刘麟和刘玄未到。”

“其余都到了?”

“都到了,但那二人向来不知好歹,大王不必....”

刘曜抬手打断,笑吟吟地说道:“安乐公不要着急,我这就去下令。”

刘恂激动万分赶紧对着刘曜一顿吹捧,给刘曜吹的哈哈大笑。

片刻后,刘曜走出帐篷,脸色却阴了下来。

“娘的,怎么还跑了两个,这下怎么跟陛下交代。”

刚刚那个小校也跟着走了出来:“禀始安王,已经打听到了。逃走的那两个,一个是十岁的小孩子,一个是二十出头的青年,提前骑马走了。”

刘曜闻言一怔,倏地转头,望向了营地南侧的山林。

“不会这么背吧,真就是那俩小子。”

小校听到了刘曜的自语,有些迷茫:“大王看到过那二人?”

“嗯,应该从那边是进山了,小犊子应该是想靠着山林茂密逃命。”

小校眼前一亮,当即单膝跪地:“末将呼延那鸡麾下有支氐人队,最擅山地追踪,愿为大王分忧!”

刘曜本来打算当这事已经过去,不再管那二人,结果现在呼延那鸡主动请缨,于是欣赏地点头道。

“那鸡有这份心,本王很高兴,虽然你出自呼延旁支,但这次的勇猛本王都是看到眼里的。”

“好好跟着本王干,假以时日本王向陛下请命,封你个冠军将军也是可以的。”

呼延那鸡目光灼灼,当即叩谢领命,点起帐下氐人队向着刘麟等人逃跑的方向追去。

等呼延那鸡远去后,刘曜叫来了自己的亲卫。

看着帐篷里正在庆祝劫后余生的安乐公府众人。

刘曜不屑道:“里面这些人....都杀了。”

刘曜是匈奴汉国的宗室,而匈奴汉国是匈奴人刘渊所建,打的旗号则是“兴复汉室”。

嗯,一个匈奴人,起义反晋的旗号竟然是“兴复汉室”。

要说有关系吗,刘渊还真有。

他祖上是南匈奴的大单于,历代南匈奴的单于均与汉室通婚,就母系而言,刘渊确实有汉室血脉。

况且刘渊自己就从小在洛阳长大,受的也是最正统的华夏教育,心里早就把自己认定为了汉室贵胄。

但母系血脉,在思想解放的近代还能说的上。

放魏晋南北朝,真就是个由头了。

虽然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匈奴汉国对正统汉室后裔是什么态度。

但考虑到刘渊这个人的人品道德不是一般的坚挺,大概率不会下死手。

以他的气魄来揣测,更有可能是出国都步行百余里,亲迎汉室宗亲回平阳供奉,然后给自己匈奴汉国再刷上一层血统上的合法性。

问题是刘渊不会下死手,他的儿子可说不准啊!

刘渊的儿子,就是现任的匈奴汉国皇帝,刘聪。

刘聪早期还是非常英武的,他和刘渊的配合,有点类似于高配版的唐高祖李渊和丐版的唐太宗李世民。

同样都是老子在后面发展国力,儿子在外领兵打仗。

然后儿子发力,干死老哥篡位。

从某些层面上而言,刘聪和他老爹一样,是非常汉化的匈奴。

但问题在于,他有点太汉化了。

竟然跟着魏晋那堆名士学起了磕五石散。

然后,就把自己磕成暴君了。

前期好端端一个虚心纳谏、智计百出、文武双全的大司马大单于,登基没几年就把匈奴汉国祸祸到了崩溃的边缘。

如果他还能保持刘渊的遗风和自己左积弩将军时期的智谋,那永嘉之乱绝对不会这么惨烈。

最多最多,就是把王公贵族们给羞辱一顿杀掉,但以刘渊的一贯国策,绝对不会向着普通老百姓举起屠刀。

可惜事不随人愿,刘聪在永嘉五年时,已经把自己磕成了半个昏君了。

同样的,这一次刘曜就是受了已经昏头的刘聪的密令,将所有正统汉室后裔赶尽杀绝,防止他们振臂一呼,动摇匈奴汉国的合法性[注1]。

.

——(以下为注,不感兴趣可以跳过。另:除前几章外,后续会尽可能避免加注)——

.

[注1]匈奴汉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胡人政权,而是汉胡专权的混合政权,因此亟需维持自身的汉室正统。具体原因多且杂,或有读者好奇为什么刘聪如此在意,在此仅探讨其中三条。

其一,刘渊一族是深度汉化的匈奴,虽然是他掀起了五胡乱华的序幕,或直接或间接害死了无数汉族百姓,但其本人为政时对待汉族百姓的态度和政令,可称一句远远超同时代的晋朝官员(尤其是张方等八王之乱时的官员、将领),这种政令氛围吸引了大量汉族百姓迁徙,甚至出现了“远人归附者数万”的现象。由此,匈奴汉国的底层群众有大量的汉室基础,需要汉室正统来维持稳定。

其二,据《汉赵国史》考目前现存史籍辑出263名汉赵中高级官员里,其中有131名汉族官员,44名刘氏宗室,70名匈奴,18名其他族裔。虽然汉族官员纸面比例不足50%,但其余族裔的官员大都是高度汉化的,比如被百姓颂为“神君”的鲜卑人乔智明,敢上锁谏的匈奴鸿儒陈元达等。由此,匈奴汉国的中上层权力分布和政权体制,需要维持汉室正统。

其三,自我认知,匈奴汉国上下的自我认知就是汉室正统,连群臣上谏的时都是口称“我太祖高皇帝如何如何”、“我世祖光武皇帝如何如何”,后续刘渊还追尊了刘禅为“孝怀皇帝”,给刘备上庙号“烈祖”,甚至连祭祀时都是“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之神主祭之”。由此可见,匈奴汉国上下整体的认知,都需要淡化掉母系血脉这一缺陷,把自己稳稳的定为汉室正统。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