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归于青山
第46章 归于青山
是夜,陈寿回到了离开数日的青山,月色如许,山水依旧。
玄煞和白煞跟在身后,十三具铜尸也整齐随行,只是其中五具的背上,又各自多了一个。
陈寿将五老鬼的尸首,也悄然带了回来。
临近崖洞前,看着环绕方圆数里的迷雾阵无有异常,显然这些天无人来过这里。
熟悉的崖洞内,陈寿将背囊放下,黑猫小灵矫捷的跳下陈寿肩头,趴在洞口旁。
其余铜尸相继回到洞口深处,而五老鬼的尸首,则是整齐摆放在距离洞口的不远处。
待陈寿将背囊内新买的东西整理归纳一番,便给五具尸体上了震尸符。
随即陈寿便打开了阴契录。
【阴契录】
【契主:陈寿】
【主契阴尸:无】
【契约阴尸:白煞(黑僵309/4000)、玄煞(黑僵503/8000)】
【炼化尸气:827/1500】
【炼制阴尸:铜尸(13)】
【阳符书:阴风爪(白僵)、尸罡(黑僵)】
【阴契录:可主动炼化契主体内尸气并保存,消耗尸气可契约符合条件且已发生尸变的阴尸役为己用。炼化尸气速度及保存数量取决契主身体素质,当前尸气最高保存数:1500】
【注意:存储的尸气超出,有受尸气反噬风险。】
数日间玄煞和白煞的尸体各自都有增长,而陈寿自身炼化的尸气也同样日益增加。
陈寿本想试试这五老鬼的尸体能否通过【阴契录】来进行契约,现在看来还需再等等。
回到崖洞后炼化尸气的速度有明显的增加,想来也就这两日。
若是无法契约,陈寿便打算再炼制一次铜尸,到时候连着五老鬼的尸首一起,又可收获一批威力不俗的铜尸。
这些人成日与血气为伍,拿来炼尸很是合适,尸成后的威力想来也非同凡响。
陈寿一夜再无动作,展开尘封了数日的【太阴炼华图】放在月光可见的洞口,陈寿盘膝而坐,没有多久心神便沉浸其中。
经过这一次的事情,陈寿的心底埋下了勤加修炼的种子。
再次陷入画中那空旷的荒野,月华如练,山岭远峰依旧绵延不见尽头。
只是不知为何,此时画中的阴寒更胜往昔,同时给陈寿的感觉也与往日有所不同。
再次被冰霜覆盖的陈寿垂直悬在皎月之下,恍惚间,那一道蓝盈盈的身影再次浮现,身姿浮动似在远山,长袖飘零如在眼前。
而此时,本虽有阴冷但十分柔和的气息变得狂躁了起来,凛冽的寒风像是搅乱了陈寿周遭的一切。
唯有那飘忽不定的模糊身影,丝毫不守其影响,反而这如同风暴般强劲的寒风,像是因其造成。
磅礴的阴寒气流环绕陈寿四周,它们好像找不到了归途才停留在了这里。
气旋如瀚海,不可探其身前,唯有渐渐苏醒来到陈寿方才后知后觉。
恍然睁开眼来,四周一切如同幻境消失不见,但陈寿却是面有欣喜。
很显然这是武道第一境纳气境巅峰,借用【太阴炼化华图】的太阴精华之力,陈寿的肉身淬炼已达纳气巅峰的层次。
后续便是要将那气势磅礴如海无际的阴寒之力归纳入体,汇聚丹田吧!
惊喜万分的陈寿,如是想到。
一夜再无动静,陈寿在思绪中入睡。
他没有引气入体的法门,多想也是无用,且他越是修炼【太阴炼华图】的日子渐久,那种似缺了什么的感觉越发的浓厚……
次日天明,约是日上三竿之时,陈寿才简略的收拾妥当。
他需再山里重新找个炼尸的场地,之前的地方在铜尸炼尸成功之后,无论是地气还是阴气都不足再次炼制。
终于在山北侧的斜坡,陈寿看到了一块地方。
那是一处山坳坳里,四周灌木丛生,算是天然的屏障,但是有个隐患之处。
在这小山谷里的上半坡,有一条人走出来的小路,弯弯扭扭,刚好路过这个地方。
若是陈寿选在这里炼尸,那日后的情况是非常的不妙,他总不能没日没夜的蹲守在这里。
即便他在这里小住下,那十余个坑洞的痕迹又该如何。
若是再从新布个迷雾阵也不是不可,只是这里显然看着就是会有人频繁走动的地方,若是再设下迷雾阵,陈寿又担心无端引起恐慌,反而会招来麻烦。
陈寿可是坚信日后口口相传这里闹鬼的人多了,恐怕不用多久祛除恶鬼的道士又会招上山来。
果不其然,在四周观测地形的陈寿远远发现北坡的梯田,那里种着橘树。
如今八月见底,在一个一个多月,待橘子渐熟,怕是不少人会在此走动。
陈寿很是钟意这个地方,但别的因素也不能不考虑。
正思虑间,陈寿的目光看到了隔壁小山谷的半坡上……
入夜间,陈寿令阴尸挖开了十二个坑洞,深有三尺许。
八具是当日在青山夜里玄煞打杀的,经过陈寿【荫州养尸术】精心的照料下,如今尸体的阴气醇厚,尸变之势显著。
这种经养尸术渐渐产生尸变的阴尸,再养个数年便可化阴为僵。
虽然这个效率相较于其他也已经是很快了,陈寿却依旧没有功夫去等着他,倒不如炼尸来的爽利。
先前陈寿养着,也只是为了好炼尸给打的基础。
而距离八个尸坑有几步路的一处,另还有五个近乎一米的坑洞。
这些个是给五老鬼准备的,若阴契录无法契约,那么五老鬼的下场便是躺在这里的尸坑中。
又在尸坑中各自施下辟邪符,毕竟是个阴气浓厚之地,为此也是避免生长在附近的鬼魂,或者野生尸变的阴尸占去。
忙完这些,天已渐明。
挖坑的阴尸陈寿便挥手就近隐入附近可容身之地,看着尸气渐渐累计,顶多明夜就可开启第二次炼尸的计划。
正回转的陈寿忽闻一道呼声:“哎,那个年轻人,你可记得这路是这样走的吗?”
山坡对面,相距不过一里,一队中年夫妻牵着驴,拉着车,手中各自有着活计,置身在他们走了二三十年却仍觉得陌生的山坡路上。
陈寿看着驻足的的两人,当即呼喊回道:
“没错啊,是这样走的,我刚就是从那来的,在往前走过了这个弯就行了……”
随即笑容满面的两人道了谢,便继续在走了二三十年第一次走的山道上前行。
直到其人身形没入下坡的道上,陈寿才放心离去。
而陈寿说的也没错,是转过弯就到了,只不过这弯昨夜让陈寿出动二十五具尸体,从这个坡挪到了对面的坡上。
且从那里走过,山坳刚好被灌木和石土遮挡。
更何况陈寿亲身试过,去梯田走那边比这边要更近,只是这条道他们走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