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奇迹:我的基建系统有点神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空投的希望与重建的基石

最新网址:m.biquw.cc

直升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如同天籁之音,刺破了瀚海废墟上空死寂的阴霾。三架涂着救援标识的军用运输机,如同钢铁巨鹰,在低空盘旋,寻找着合适的空投地点。

“来了!救援来了!”地面上,幸存者们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人们不顾疲惫,挥舞着能找到的鲜艳布条,指向被清理出来的监测站前方那片相对平坦的沙地。

舱门打开,一个个系着醒目降落伞的绿色包裹被推出机舱,如同希望的种子,飘飘荡荡,落向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

“快!按之前划分的区域!分头去捡!注意安全!”老王嘶哑着嗓子指挥,声音里充满了激动。阿强阿力、陈默、李婷立刻带着青壮年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冲向落点。

包裹落地,激起一片沙尘。人们迫不及待地拆开:

医疗箱:专业的急救药品、抗生素、生理盐水、绷带、夹板…远比他们之前简陋的药箱丰富百倍!

食品包:压缩饼干、真空包装的熟食、罐头、高热量能量棒…足够支撑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饮用水:成箱的瓶装矿泉水,解决了燃眉之急!

帐篷包:崭新的军用帐篷、睡袋、防潮垫,终于可以告别阴冷潮湿的掩体!

工具包:更精良的铁锹、镐头、斧子、锯子,甚至还有小型柴油发电机和油料!

通讯设备:几部崭新的卫星电话和备用电池!

“有救了!真的有救了!”刘婶抱着几瓶水,喜极而泣。孩子们好奇地摸着崭新的帐篷布,眼中重新有了光彩。

苏雨晴第一时间将医疗箱送到了监测站临时病房。专业的医生虽然无法立刻到达,但有了这些药品和器械,她对林风的伤势处理更有把握了。她小心翼翼地为他更换绷带,注射抗生素,看着他依旧苍白但呼吸平稳了许多的脸,心中充满了感激。

林风在药物的作用下昏睡着,但紧蹙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些。空投的物资,如同强心剂,稳住了人心,也为他争取到了宝贵的恢复时间。

当最后一架直升机投下物资,盘旋一圈后离去,废墟上的人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搭建临时营地。监测站前方,十几顶墨绿色的军用帐篷如同雨后蘑菇般迅速立起。发电机轰鸣起来,为帐篷和监测站提供了宝贵的照明和充电。

夜幕降临,新的营地亮起了点点灯火。人们围坐在篝火旁(用空投的固体燃料),吃着热乎乎的罐头食物,分享着矿泉水。虽然环境依旧艰苦,但气氛却与掩体中的绝望压抑截然不同,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未来的期盼。

老王将一份初步整理的物资清单递给苏雨晴:“苏博士,东西清点得差不多了。吃的喝的够咱们撑半个月。药品很全。工具也够用。就是…油料不多,发电机得省着开。”

苏雨晴点点头,目光投向远处在黑暗中只剩下一个模糊轮廓的“观沙亭”,又看了看监测站里沉睡的林风,轻声道:“王叔,辛苦大家了。明天开始,我们就要着手重建了。第一步,就是稳住核心。”

第二天,重建工作在晨曦中拉开序幕。在苏雨晴的统筹下,任务明确:

1.稳固核心:王师傅带领所有木工和技术人员,首要任务就是加固“观沙亭”!利用空投的新工具和部分木材,对倾斜的檐柱进行矫正和支撑(临时钢架),清理碎裂的瓦砾,修补破损最轻的斗拱部件。不求恢复原貌,只求保住主体骨架,防止二次坍塌。同时,清理监测站内部,修复门窗,使其成为一个更稳固的指挥中心。

2.清理与探索:老王和阿强阿力,继续带人扩大清理范围。重点寻找被深埋的:剩余的息壤储存点(可能性低)、重要的图纸资料(系统图纸林风有备份,但实体备份可能有额外信息)、还有…遇难者的遗体。这是一个沉重但必须完成的任务。

3.生存保障:李婷和陈默,负责新营地的后勤和卫生。建立更规范的取水点(融化雪水 空投水)、食物配给、垃圾处理,并尝试在避风处用空投的种子进行小范围育苗试验,哪怕只是几盆绿芽,也是希望的象征。

4.通讯与联络:苏雨晴坐镇监测站,一方面利用新卫星电话,与省应急办、林振邦、以及苏文渊教授保持联系,汇报情况,请求后续支援(特别是医疗和工程专家)。另一方面,她开始整理灾情报告和林风的“特殊贡献”材料(隐去息壤和系统,强调古建结构抗灾和环境改造理念),为林风未来的官方地位铺路。

重建是艰苦的。每一铲沙土都沉重无比。清理被掩埋的物资点,往往挖上半天也一无所获,反而可能挖出破碎的回忆。王师傅他们在寒风中加固亭子,冻得手指僵硬。但没有人抱怨。空投的物资给了他们底气,官方的任命(虽然林风还躺着)给了他们方向。

几天后,一个意外的发现带来了惊喜。老王他们在清理原引水渠上游一个被沙埋的坎儿井竖井时,竟然发现井壁虽然被沙土填塞,但下方的暗渠似乎并未完全堵塞!老王尝试着清理竖井底部,惊喜地听到下方传来微弱的流水声!

“水!坎儿井还有水!”消息传回,营地一片欢腾!这意味着,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并未完全断绝!只要疏通暗渠,引水工程就有重建的基础!

苏雨晴立刻将这个好消息汇报给省里。很快,省应急办回复:将协调水利专家,携带专业疏通设备,随第二批地面救援队一同抵达!同时,第一批由省内建筑专家、地质专家和医疗小队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将在三天后乘直升机先行抵达!

真正的支援,要来了!瀚海的重建,将不再是孤军奋战!

林风在药物的作用下,昏睡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天下午,他再次醒来时,精神明显好了许多。苏雨晴正坐在床边,为他读着省里发来的最新工作简报和慰问函。

“…任命林风同志为瀚海市(县级)筹备委员会主任…全权负责灾后重建与新城规划…”苏雨晴的声音清晰而平静。

林风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窗外忙碌的景象上:王师傅带着人在亭子上敲敲打打,老王和阿强在指挥清理沙丘,远处有炊烟袅袅升起…他的眼中没有激动,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和思考。

“雨晴…”林风的声音依旧沙哑,但清晰了许多。

“我在!”苏雨晴立刻放下文件,凑近他。

“扶我…起来…看看。”

苏雨晴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地扶着他坐起,在他背后垫上厚厚的靠垫。林风的目光透过窗户,久久地凝视着那片废墟,凝视着伤痕累累却依旧倔强挺立的“观沙亭”,凝视着在沙丘中奋力清理的人们。

“他们…都在。”林风轻声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和欣慰。

“嗯!大家都在!都在等你带领大家重建!”苏雨晴用力点头。

林风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废墟,看到了未来的蓝图。

“重建…不能…只是…复原”他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要…更好…更…坚固…要让风沙…再也…吹不倒…”

他闭上眼,积攒着力气。意念沉入识海,唤醒了沉寂的系统。

【虚拟建造沙盘,启动!】

【载入领地现状扫描数据(灾后)…】

【载入空投物资清单…】

【载入可用人力数据…】

【载入“息壤”特性数据(微弱活性)…】

【模拟:灾后核心区(亭 监测站)加固与功能整合方案…】

【模拟:抗风沙新型民居结构(夯土 合成石 木构)可行性…】

【模拟:深层坎儿井网络修复与扩展方案…】

【模拟:基于息壤微活性引导的初期生态恢复带规划…】

无数的数据流在虚拟沙盘上流淌、碰撞、重组。林风虽然身体虚弱,但大脑却在系统加持下高速运转,结合前世的经验、系统的科技和这个世界的现实条件,开始勾勒一个在废墟上重生的、更加抗灾、更加可持续的“新瀚海”雏形!

官方的任命是平台,空投的物资是基石,而林风脑海中那超越时代的蓝图和系统赋予的推演能力,才是瀚海浴火重生的真正火种!他要在风沙的尸骸上,建造一座真正的、永不陷落的沙海之城!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