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群贤毕至
第46章 群贤毕至
“那是!”罗威老婆眼神更加暧昧,“驸马爷已经把府中上下治得服服帖帖,听说要花上千两银子对外府大加改建这事,公主也允了。”
“他……好有本事。”
骆雪心不在焉地割着肉。
母亲真的在到处给她问愿意入赘的人家了,骆雪日益烦闷。
“小雪啊。”罗威老婆忽然压低声音,“回头我让当家的问问驸马,看看公主府内要用的肉让你家送好不好?”
“啊?”骆雪一惊,“这……可以吗?”
“可不可以的,总能知道驸马爷心意。”罗威老婆挤了挤眼睛,“要是允了,就好再等等嘛,驸马爷当家做主了。我跟你说,殿下来见夫人时,瞧着是个贤淑好说话的……”
骆雪赶紧多割了一点肉:“罗婶,那我等你的好消息!”
她不禁又生出些期望。
如果要给公主府送肉,那她就一定要自己去送!
这可是辉哥哥看在她往日情意上给家里送的生意,爹反驳不得!
罗威老婆带着性价比极高的肉回到了家里跟罗威提了提这事,顿时挨了一个瞪眼:“多事!要不我把你也打瘸一条腿?”
“……哪里送不是送嘛,总要照顾一下……”
“快些拾掇!晌午有三桌!”
罗威自然将这提议抛到脑后,又到了原先作为布行的临街屋子里。
“这事也不急,今天只是向你们通个气。”罗威看着已经来到家里的几个老匠,“驸马爷的意思是要长期用,因此需是京城坐匠。另外,你们要应的匠役,现在驸马爷也没法帮你们免。但如果做得好了,将来应该有办法。因此,驸马爷要机灵、能学的年轻子弟,老匠头有一两人能帮着管管就行。”
罗威又补充道:“别的不说,月钱一两八钱,吃住都在公主府,驸马爷还教认字读书。今天先到家里吃一顿,回去之后你们再帮着寻一寻,清明之后就到公主府去让驸马爷考选。”
护卫、工匠,赵辉都在通过罗威、胡三夏帮忙搞定。
但公主府外府改建的事,则要余统去办。
他领回来的人让赵辉十分意外:“你叫蒯祥?你多大了?”
“驸马爷,蒯木首这儿子和您同年。”余统说道,“别看他年纪小,手艺已经学了九成,府里这点营建不在话下。”
“蒯木首?”
“木工首,蒯富。他在北京城呢,那边筹建紫禁城已久,如今一直在料理大木。”余统说道,“有蒯少工出面,香山木工轻易招至。只要木材、石料齐备,要不了三两个月就能建好。”
赵辉这才确认似乎正是与紫禁城营建关系密切的香山帮。
眼见余统居然寻来了这人,赵辉还有什么话好说?
不过看来目前在工部指挥下以木工首参与北京紫禁城营建的是他爹。
于是赵辉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定了。木材、石料这些,府里既然不短银两,那就速速筹备吧。”
到了已经腾出来的中使司,这里将是以后公主府工坊的“研究室”,也是赵辉专门研究的书房。
看了赵辉画的图纸之后,蒯祥不由惊异无比:“驸马爷……也是行家?
蒯祥也听说了新驸马磨制眼镜的事,但蒯祥跃跃欲试而来,没想到驸马还拿出了外府营造的图纸。
这图样……虽和他自小看过的各种图样画法不同,但看来颇有法度,多了不少他都没见过的标注法子。
“瞎琢磨的。”
赵辉仍旧这么敷衍,就说是从磨制眼镜开始必须要自己画图样、算尺寸。
画画方面的功底就交给以前不曾发觉的天赋来解释吧,反正他那“野路子”确实像是瞎琢磨。
赵辉只是根据自己看到的南京城内民居样式画的素描式形制,具体细节当然缺乏。
此时房屋主要还是木结构充当主要框架,之后再填以砖石为墙。
烧砖烧瓦都不便宜,砖瓦房已经是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的营造方式。
民间多的是纯木板房或者泥墙、茅顶。
赵辉需要先和蒯祥商量好所需的各种建材和工期。
蒯祥显然已经深得家传,很快就理出了那些大院、小院所需的梁柱大小和数量,对需要的青砖、地砖、瓦片也如数家珍地算出数目来。
“一开始小子还以为是公主府规制的殿阁,既然驸马爷只是要兴建民宅、工坊,那就容易多了。”蒯祥试探着问,“只要不是大木,我们香山匠户人家还是有来路的。寻常也备着些普通人家建宅所需的木材,驸马爷能把木料钱一并算进来吗?”
“质量好,价格公道,这样自然可以。”赵辉有意结交他,“我看你是行家,又与我同年,这事你帮我操持好就是。匠人和力工进场后,你和阮司副一同管理,采买的事都报余司正,我再去内府支出来。”
“多谢驸马爷!”蒯祥也有点兴奋,“虽说是民宅,但小子以前一直只打下手,还没一次主持营建这么多宅子。小子一定尽心尽力,帮公主殿下和驸马爷把外宅和工坊修得漂漂亮亮!”
赵辉笑着点头,只觉得碰巧捡到宝了。
当年只去过北京故宫,游览时记住了这个姓氏比较生僻的名字,据说是紫禁城营建的一个重要人物。
谁想到他现在还这么年轻?
南京城是人、财、物汇聚之地,只要有钱,很容易就把人手和物资都组织起来。
宝庆公主府要一口气在府内兴建这么多宅院的消息还是传到不少人的耳中,特别是其中还有个工坊。
一方面像是要大雇仆役了,另一方面驸马似乎真的准备做个工匠?
不仅如此,连公主府新的典正和司副也全都不太简单。
司副阮白虽然名声不显,但与他一起从交趾来做太监的阮安却是懂营造的太监,如今已在北京那边帮着管事。
典正却是鼎鼎大名,现在赵辉又跑到内府见她了,因为她似乎是另一个宝。
“风晴,马典正宿房安排好了吧?”赵辉一去就问徐风晴,然后又对昨天刚刚到府里来的典正马蓬瀛连连拱手,“区区公主府典正,实在委屈了。”
马蓬瀛很好奇地看着他。
以她的阅历,自然看得出这少年驸马是打心底里尊敬她。而据她所知,赵驸马掀翻宝庆公主府前任典正、司正的手腕可谓老到。
“驸马爷言重了。老身年事已高,本已请恩放归,不料太子妃娘娘又请贵妃娘娘让老身到公主府来。”马蓬瀛看着赵辉,“听说是公主殿下的意思?”
“殿下在宫里时就极为敬重马典正。如今仍要劳动马典正,都是为了我。”赵辉如实说道,“想必典正也听说了,我喜欢琢磨巧械。诸多巧械,都离不了算学。殿下知道典正精通历数天文,故而请得太子妃娘娘说情。”
这马蓬瀛,赵辉也是与朱琼枝商量府里人事安排时听她说的。
王景弘和太子妃张氏都说听朱琼枝的意见,而朱琼枝知道赵辉有心往这个方向发展,就说了宫里这个奇人。
说她奇,因为她不仅以女子之身在这个时代学了一身算学、历法、天文本事,更是从洪武朝到永乐朝,受到朱元璋、朱棣的亲自征召,三度入宫在尚宫司担任女官。
因为她的出色,朱棣甚至直接让她儿子刘政做了她老家昌黎县的儒学训导。
现在马蓬瀛已经年近六十,她在宫里原本的女官品级就比公主府典正要高了。赵辉说是委屈她了,有一定道理。
赵辉昨天和她初步聊了聊,在好奇的心态里了解了一下之后就确认了她的算学功底确实不浅。
在赵辉看来,她以后能发挥的作用极大。
此刻他把自己当初帮朱琼枝磨制眼镜时的垫布、记录手稿都带来了:“马典正请看,这是我为公主殿下磨制眼镜时琢磨出来的。马典正精通历数天文,我也奉旨研制可察远处之千里镜。有马典正帮忙,这事成算又大了不少。”
“千里镜?”马蓬瀛大为好奇,“能看那么远?”
赵辉信心十足:“只要磨制得当,休说千里了,日月星辰都能看得更加清楚!”
他就是要打动这马蓬瀛,好让她出力。
本来就对天文十分感兴趣的马蓬瀛自然心动。她已经看过公主那副眼镜,果然十分精巧。
眼下看了他那别出心裁的垫布,又看了看他的记录和手稿,马蓬瀛顿时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