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偏爱你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章 一起重写生活

最新网址:m.biquw.cc

“我们先从清理开始吧。”

沈倩戴上手套,举起扫帚,朝满是灰尘的屋内走去。

老书店的角落堆着许多陈年杂物,有被虫蛀的报纸、掉色的海报,还有一排歪歪斜斜的木书架,像是岁月留在屋里的一封封旧信。

周执抱着一箱整理箱紧随其后,一边走一边念:“第一步,清扫,第二步,测量,第三步,拆除不必要结构,第四步……”

“你是提前写好流程了?”

“当然,我这可是建筑系出身。”

“可你现在是书咖合伙人,不是工地监工。”

“那得看你怎么定义‘合伙人’。”

“定义很简单。”沈倩冲他一笑,“出力最多,工资最少,责任最大。”

“听上去好像你比较像那位。”

“可你是自愿的。”她朝他眨了下眼。

阳光透过泛黄的窗户洒在室内尘埃上,连空气都显得暖意融融。

他们一个清扫,一个打包,忙了整整一个上午。

午休时,沈倩靠在拆掉的柜台边,拿着速食饭团充饥。

“我突然觉得,我们现在特别像那些纪录片里的创业情侣。”

“可我们没有团队,也没投资人。”

“那我们只能靠感情续命。”

周执笑着递给她一瓶矿泉水:“感情可以当柴烧,烧得越旺,日子越热。”

沈倩低头咬了一口饭团,咬到辣椒时皱了皱眉。

“你是不是偷偷往里面放了辣油?”

“你昨天不是说口味太淡了吗?”

“可你知道我吃辣会打喷嚏的。”

她话音刚落,一个喷嚏打了出来,两人一起笑出声。

那一刻,他们并不需要什么宏伟蓝图,也无需立下宏愿。

只要在同一间房子里笑得出来,生活就已经赢了一半。

下午,他们开始测量屋内结构。

周执拉着卷尺,在每一面墙上做标记。

沈倩跟在他后面,用速写本画出每一个角落的初步平面图。

“你真的会画图?”

“我又不是小白,大学学过室内陈设设计。”

“还真是多才多艺。”

“那当然,不然怎么配得上成为你的‘沈老板’。”

他们对照图纸,一边修改想法,一边将功能区逐一确认。

“这个位置做阅读区。”

“旁边设一个可以投影的活动区。”

“厨房开在后方,做开放式操作台。”

“吧台前要留空间,方便设置长桌。”

他们不断敲定,又不断推翻,一直到黄昏。

沈倩趴在地上看着图纸,忽然问他:“你不觉得很累吗?”

“累,但开心。”

“为什么?”

“因为这是我们一起画的生活模样。”

她愣住,嘴角慢慢扬起。

“周执。”

“嗯?”

“谢谢你来我的人生里。”

“我不是来‘你’的人生里。”他轻声说,“我是来和你一起,写我们的人生。”

他们用了整整两天时间,清理完所有旧物,拆除了部分内墙。

周执在处理屋顶裂缝时,不小心被瓦片划破了手,鲜血渗出,他没吭声,继续拧下铁钉。

“你疯了吗!”沈倩一转身看见,脸色当即变了,“你手流血了你知不知道?”

“只是皮外伤,不严重。”

“你以为你是钢铁人?”

她冲过去,一把抓过他的手,拽着他下楼,找出随身药箱,迅速处理。

“下次如果你还这么不拿自己当回事,我真不跟你合作了。”她低着头,语气里带了点发抖的愠怒。

周执看着她,眼神软了下来。

“对不起。”

沈倩不说话,只是动作一如既往地仔细。

风从窗外吹进来,轻轻掀动了她耳边的发丝,她垂着眼的样子认真又心疼。

他忽然明白,原来“共建生活”这件事,不只是刷墙打钉和规划动线。

它意味着,从此以后,他的身体、情绪、决定,不再是属于“我”的,而是“我们”。

清石镇的邻里关系极其紧密。

他们店面旁边就是一家古玩小铺,小铺老板娘叫韩婶,是个耳聪目明、热心肠却嘴上不留情的中年人。

她每天都要来围观沈倩和周执装修,第一天就看着周执扛水泥袋进屋:“哎呦,这书店是你们两口子开的?”

沈倩愣了下,笑着回:“是,算是。”

“你看着瘦瘦的,还能干活?”

“干不动也得干。”沈倩笑,“省钱。”

韩婶哼了一声:“年轻人就是不懂,自己搞装修多折腾。要不让我们家老王帮你们看一下排水系统,那家伙是管道工出身。”

周执连忙点头:“谢谢韩婶!”

两人因此和邻里渐渐熟络。

周围人对这对“年轻搭伙开书店的小情侣”从最初的观望,到慢慢开始伸出援手。

有人送来旧木板,有人帮他们打听附近的回收市场,甚至有热心的学生志愿者来问要不要画墙面壁画。

沈倩一边记录预算,一边惊讶于这种“人情自来”的节奏。

“你有没有觉得,这地方……好像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原以为来小镇是要自己苦撑,结果大家都在悄悄帮我们。”

周执望着墙上贴满进度规划的便利贴,说:“生活其实就是这样,越接地气,越温暖。”

他们把每一分钱都花得仔细,小到地砖颜色、墙面漆光泽都争论过。

沈倩想用浅杏色漆料,显得温柔干净;周执则建议用灰白防污漆,实用耐看。

两人在五金店一人拿一桶漆对峙良久,直到老板忍不住笑出声:“小两口装修还分色调啊?”

他们对视一眼,终于笑了。

回家路上,沈倩主动开口:“我妥协,但阅读区墙面必须用你说的灰白,吧台旁要用我喜欢的杏色。”

“成交。”周执伸手和她击掌,“下次再有争议,我们摇色子。”

“摇大定小?”

“赢的人请对方吃烧烤。”

沈倩笑出声:“你怎么每次争论都能带进吃的?”

“生活嘛,要好好吃饭,也要好好和解。”

他们把争执当游戏,把改造当修行。

一砖一瓦、一图一尺,铺设的不是装修进度,而是未来的轨迹。

有时候吵,有时候笑,有时候各自倔强,但夜里依旧睡在同一张床上,早晨依旧一起醒来。

他们都在学着不再只活成“自己”,而是去成为“我们”。

秋末的阳光透过重新擦净的落地窗洒进屋内,映照在新刷的墙面上,杏色与灰白交接的角落,显得温暖而柔和。

书店的模样,渐渐从“旧屋”变成“归处”。

木地板换成了深胡桃色,书架是周执亲手拼装的实木结构,靠窗的长椅由他们一同刷漆打磨,垫上灰蓝色的坐垫,看起来就像一段等人来坐下读书的安静时光。

沈倩站在门口,低头看着脚下刚装完的新门牌,上面刻着:

——拾光书咖。

“你真的确定要用这个名字?”周执从屋内走出来,看她表情。

“‘拾光’啊。”她抬起头,“我们不是就是在拾起每一段走散过的生活碎片吗?”

周执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他也喜欢这个名字。

只是从那天起,他就隐隐意识到,沈倩对“书咖”的期待,远比他想象中更完整。

不止是开门营业,她已经开始考虑文创、社群、主题沙龙,甚至线下签售。

“我打算在角落设一块文创台,陈列一些本地艺术家的小摆件。”她边说边比划。

“那成本可能会高一些。”

“可以提前谈分成,或者做代销。”

“但目前资金还很紧张。”

沈倩一愣,语气顿住:“我……只是想让这家店有更多可能。”

“我知道。”周执走过去,“只是想提醒你,别太快投入太多理想。我们还没站稳。”

“你觉得我不现实?”

“我不是这个意思。”

“可我一直是这样想的,从一开始,我就不是想只卖咖啡和书。”她声音渐渐提高,“我想要这个空间成为很多人的港湾,是可以治愈别人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只求盈利的店面。”

周执沉默。

他理解她的情怀,可他不能忽视现实。

他们现在的启动资金只剩不足一成,如果第一季度入不敷出,他们甚至付不起第二月的水电。

“沈倩,我也想让这里成为港湾,但你必须承认,港湾也需要灯塔与燃料。”

“所以你觉得,我太理想化?”

“我觉得我们要平衡。”

“那你告诉我,平衡是不是就是让我先放弃这些?”

他愣了一下。

这不是他想传达的意思,可他不知怎么回应。

两人之间,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沉默。

晚饭时,两人安静地吃着,电视里播放着本地新闻,书店门口的风铃被夜风吹响,却没人抬头。

沈倩吃到一半,忽然放下筷子。

“我去楼上写策划。”

“我帮你一起。”

“不用了。”她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疏离,“你不认同,那我就一个人想办法说服你。”

她说完,转身上楼。

那背影并非倔强,而是带着一种必须孤注一掷的坚持。

周执坐在原地,看着她离开,心口莫名一涩。

不是被顶撞的难受,而是他突然意识到,从她决定开书咖那天起,她不是随便想一想,而是把它当作了自己的“生活使命”。

他低头看向桌上的账本,翻开前页,熟悉的笔迹写着:

——成本预计超支20%,如能维持60日热度,或可缓解收支差。

他忽然笑了。

这个他以为“不切实际”的女孩,原来比他还早一步开始计算了风险。

他一直以为是他在保护她的冲动,没想到其实是她一直在温柔地预留现实的落点。

他起身,走上楼,轻轻敲门。

“进来。”

沈倩坐在电脑前,光标闪动,屏幕是她做了一半的“开业三阶段运营规划”。

“我有点东西想给你看。”周执说。

他走近,摊开手里那本账本,一页一页翻开:“你漏算了折旧成本,但其他部分……算得比我清楚。”

沈倩一怔。

他接着说:“我不会让你一个人扛。我们不妨设两个阶段,前两月按你规划试运营,我负责日常营收管控。之后看成效,我们一起决定是否扩大。”

她看着他,眼眶微微发红。

“你是说……你同意了?”

“我是说,我相信你。”

沈倩笑了,声音有些哽咽:“那我也信你,我们就试试看。”

“这是我们一起重写的生活。”周执轻声说。

“所以,就算写得不好,也得一起改。”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