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返回都城,孟尘面临新挑战
第49章 返回都城,孟尘面临新挑战
残阳已沉,夜幕低垂。营帐外风声猎猎,烛火在微风中摇曳不定。
孟尘将那枚令牌收入怀中,目光深沉。苏墨递来的典籍已被他仔细翻阅数遍,那些关于“玄阴教”的记载字字如针,刺入脑海。林景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显然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明日一早出发。”孟尘语气坚定,“我必须亲自进京。”
林景点头:“我会安排好前线事务,确保你离开后防线稳固。”
“带上亲卫队,路上小心。”苏墨提醒道,“若真与玄阴教有关,他们不会坐视不理。”
孟尘没有多言,只是轻轻颔首。
次日清晨,大军启程。孟尘身披银甲,骑着黑马,领着数十名精锐亲卫,踏上归途。身后是刚刚经历大战的战场,前方则是繁华却暗流涌动的都城。
行军途中,山路崎岖,风雨交加。士兵们虽疲惫不堪,但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孟尘亲自巡视队伍,鼓舞士气,每到一处休息点,他都会亲自检查粮草与装备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第三日傍晚,一行人终于抵达都城郊外。
远远望去,城墙巍峨,灯火通明。城门处早已聚集了大批百姓,举着横幅、燃放鞭炮,高呼“镇国大将军凯旋”!
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震耳欲聋。
“欢迎将军归来!”一名老者颤巍巍地捧着鲜花,激动得热泪盈眶。
“多亏有您,我们才能安居乐业啊!”几个孩童蹦跳着挥手。
孟尘翻身下马,步行入城。他神情平静,却能感受到四周投来的目光——既有敬仰,也有窥探。
街道两旁站满了迎接的官员与百姓,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城门口,皇帝特派的礼部大臣亲自迎接,宣读嘉奖令,宣布封赏。
“陛下特赐黄金万两,赐‘镇国大将军’印绶一枚,以表彰将军守疆护土之功。”
掌声雷动。
孟尘接过印绶,向皇宫方向拱手致谢。随后,在众人的簇拥下,他步入都城主街,接受民众的夹道欢迎。
然而就在他经过一座茶楼时,眼角余光瞥见二楼窗边闪过一道黑影,身形一闪而逝,动作极为迅捷。
他不动声色,继续前行。
夜幕降临,孟尘入住临时府邸。林景与苏墨随行而来,一同商议接下来的计划。
“今天进城时,我发现几处人群中有可疑之人。”林景低声说道,“他们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训练有素的密探。”
“我也注意到了。”苏墨点头,“而且,他们似乎在观察你的举动。”
孟尘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赵无极还没死心。”
“他已经被弹劾入狱。”苏墨皱眉,“难道还能东山再起?”
“权力场上,死而不僵才是常态。”孟尘淡淡道,“更何况……他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
沉默片刻,林景问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先按兵不动。”孟尘道,“我要等一个机会。”
翌日清晨,孟尘前往皇宫觐见皇帝。
金銮殿上,群臣肃立,气氛凝重。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复杂地看着孟尘:“爱卿此战大胜,实乃国之栋梁。”
“臣不敢居功,全赖将士用命,陛下信任。”孟尘躬身行礼。
皇帝微微一笑:“你一向谦逊,朕心甚慰。”
顿了顿,皇帝压低声音:“你可查清敌军背后的势力?”
“已有线索。”孟尘取出那枚令牌,“这枚玉牌,疑似玄阴教遗物。”
皇帝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忌惮。
“玄阴教……”他喃喃自语,随即正色道,“此事不可声张,朕会派人协助你调查。”
“谢陛下。”孟尘低头应下。
从宫中出来,已是午后。
孟尘并未回府,而是直接前往皇城司,这是专门负责情报与监察的机构,由皇帝直属掌控。
他在一间密室中见到了皇城司统领陈靖。
“将军果然来了。”陈靖开门见山,“最近京中异动频繁,尤其是赵无极被押入诏狱之后,他的旧部开始蠢蠢欲动。”
“他们想做什么?”孟尘问。
“目前还不清楚,但已经有人在暗中联系各方世家,试图重新组建势力。”陈靖递上一份名单,“这些都是可能涉案之人。”
孟尘接过名单,目光扫过,神色不变。
“另外,”陈靖压低声音,“昨日夜里,我们在赵无极府邸外围发现了几名潜伏的黑衣人,其中一人逃脱,其余被擒。”
“带我去看看。”
在皇城司的地牢深处,两名黑衣人被铁链锁在石壁之上,满身伤痕,气息奄奄。
“你们是谁派来的?”孟尘冷声问道。
其中一人抬起头,嘴角溢血,却冷笑一声:“玄阴教……迟早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力量。”
话音未落,他猛然咬破舌尖,喷出一口黑血,身体剧烈抽搐,不多时便气绝身亡。
另一人吓得脸色惨白,连忙求饶:“我说!我说!我们是受赵大人旧部所托,监视将军动向,一旦发现将军回京,就立即上报!”
“上报给谁?”孟尘追问。
那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出了一个名字。
孟尘眼神一冷。
当夜,他回到府邸,召见林景与苏墨。
“赵无极虽然入狱,但他的人还在活动。”他说,“而且,他们背后……有人。”
“你是说……朝中还有玄阴教的人?”林景震惊。
“不止是玄阴教。”苏墨沉声道,“恐怕,连某些世家,也早已被渗透。”
孟尘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下的都城。
“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远处,钟楼敲响子时。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一名亲卫冲入房内,脸色凝重:“将军,外面发现可疑人物!”
孟尘猛然转身,眼中寒芒乍现。
“终于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