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幕后之人
第3章 幕后之人
再说另一边的秦墨,送走黛玉后他彻底没有了困意。管家何贵挪动着圆滚滚的身子进来时,秦墨正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一脸不可描述,咳咳!忧国忧民的模样。
何贵是秦墨的书童、兼职护卫和管家,算是父亲留给他的非物质遗产,一路从西宁跟着他来到了汴京,如今一双儿女都能满地跑了。
何贵比秦墨大三岁,个子不高,微胖,看上去憨态可掬、人畜无害,不过那都是假象,常年跟在秦墨身边,乱七八糟的东西学去不少,秦墨都担心把他放出去指不定会为祸苍生。
“老爷。”何贵拱了拱手,一脸谄媚。秦墨说过他好多次,他也改不过来。
“那边怎么说?”秦墨没抱什么希望地随口问道。
前几天他收到了一个包裹,包裹里装着一套账本,账本里详细记录了勋贵们欠国库银子的明细。
看到账本,秦墨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是一个针对他的陷阱。勋贵们欠国库银子的事,很多人都知道,这还是太上皇在位时开的先河,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眼下太上皇虽已退位,但手上依旧掌握着兵权,又有众多勋贵支持,地位稳如泰山。
而皇上自然也不会甘愿当一个傀儡,这几年他一直在试图拉拢士族与勋贵集团抗衡。前不久皇上先是改封孔子的嫡长子孙为“衍圣公”,并加封太子太傅;接着又破格擢升年轻士子。意图很明显,旨在笼络天下士子的心。
于公,秦墨为臣,皇上是君;于私,秦墨是皇上钦点的状元。
于公于私秦墨都是皇上一系的人,也只能站在皇上这一边。
这种时候,他若选择以追缴国库欠银为突破口,将矛头对准勋贵集团,行为上说得通,但下场恐怕不会太好。他大概率会背下黑锅,最后还会因得罪太多勋贵而沦为弃子。
反之,他如果选择装糊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旦传出去,他这个状元郎定会被骂是勋贵的鹰犬,被士林清流所不容。
好像无论他怎么选都会落入“陷阱”。
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些牵强,他本人的底细又不是秘密,“清流”从一开始就极为排斥他,否则他也不至于被排挤出翰林院。至于背锅,他应该还没有那个资格吧?
百思不得其解的秦墨一直毫无头绪,然而就在今天下午,他在给贾赦祝寿的宾客们中间,见到了那位往他府上投递包裹的“蒙面人”。
对方以为当时借着夜色,又穿着夜行服、蒙着脸,藏得足够严实,却不知秦墨认人可以不看脸,每个人的精神力波动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秦墨的感知中,伪装毫无意义。
他很快就根据一些线索查到了对方的来头,出乎秦墨意料的是,对方竟来自北静王府。这让他更加不解,当下“四王八公”等勋贵多以北静王水溶唯首是瞻,秦墨想不通水溶为何搞这么一出,是试探他的立场,还是想借他之手达成某种目的呢?
秦墨看不透,但他知道绝对不能跟着对方的节奏走。两世为人的他深知一个道理,问题和答案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在不清楚判卷的是人还是鬼的情况下,不答才是最优解。
当然,不答也是有技巧的,秦墨命何贵将账本送去了北静王府上,并转达他的担忧,就说他怀疑有人在设局针对勋贵。
“老爷,北静王水溶说,圣上应该是动了追缴国库欠银的念头,只不过现在还缺一个借口。所以陛下身边的人可能有些着急,不一定是有意针对谁。
他还说,如果老爷愿意站出来为皇上分忧的话,他愿意全力支持您。
对了,他还提醒您,为圣上做事的时候小心忠顺亲王从中作梗。”何贵将北静王水溶的话复述了一遍。
秦墨有点被整不会了,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怀疑,那蒙面人会不会是别人安插到北静王水溶身边的奸细,比如皇上,比如忠顺亲王。虽然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可他犯不着为“对手”寻找行为逻辑的合理性。
“老何,你觉得北静王水溶这个人怎么样?”秦墨没见过水溶,只是偶尔从贾政和贾琏等人口中听到过那么几嘴,评价都很高。这并不容易,至少说明北静王府很重视自身形象。
何贵思考了片刻,最后略有些迟疑地说道:“从外表看上去仪表堂堂,从说话和谈吐来看可以称得上是才华横溢,再有他能冲着您的面子愿意召见我这么一个下人,绝对当得起‘礼贤下士’这个评价。所以总体给人的感觉,好像贵族就该是这样,说是‘贵族典范’也不为过。
可是一个王爷,还是异姓王爷,要那么好的名声干嘛?”何贵一路上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还能干嘛?要么是为了自保;要么是为了进步。”秦墨在得知蒙面人出自北静王府后,他便开始尝试去分析水溶的动机,最后他猜测,水溶很可能想拉拢他。不过在拉拢他之前,水溶需要对他进行一系列“消毒”处理,比如让他与勋贵集团决裂。
而从何贵带回来的消息看,水溶似乎还想让他对皇上产生怀疑,尽管水溶将问题归结到下头人身上,但在两世为人的秦墨眼中,挑拨离间技术太糙了,骗骗那些书呆子还不差多。
单凭这一点便可看出,水溶所图甚大,其言行已超出了人臣本分。
“老爷打算怎么回复北静王?”何贵自觉怎么回复好像都不合适。
“先不回复。”秦墨打小就显得少年老成,之前殿试上,他也是靠一个“稳”字最终夺得了状元。现在再给人留下“优柔寡断,难成大事”的错觉刚好可以让他避一避风头。
“忠顺亲王那边怎办?”那种级别的敌人,何贵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惹不起,躲着呗!”秦墨主要是不想打草惊蛇。
就算没有水溶的提醒,秦墨也没有放松过对忠顺亲王的提防,不久前准岳父林如海在信中还特意交代过他此事。
据秦墨所了解到情况,忠顺亲王与贾家的关系并不友好,甚至算是死对头。当年忠顺亲王曾想与贾家联姻,要迎娶贾敏为王妃,但被贾家断然拒绝。
为这事忠顺亲王一直怀恨在心,却又不好直接对贾家展开报复。
因为忠顺亲王当初想要与贾家联姻的目的并不单纯,他是为了拉拢勋贵参与皇位争夺。如果现在他明目张胆地对贾家进行报复,岂不是变向在告诉皇上,他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换种解释不就是对皇位依旧念念不忘吗?
当然,明着来不行,背地里使用一些小手段还是可以的。皇上即便知道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忠顺亲王是皇上的亲信,皇上既然要用这个人,就必须容许对方偶尔任性的行为,这是御下之道。
忠顺亲王敢做到哪种程度,眼下秦墨还不得而知,但原著中,贾家最后的倒塌,忠顺亲王绝对是幕后推手。其中给秦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忠顺亲王府深不可测的情报网,以及对荣国府的渗透。
秦墨不会去赌自己在不在忠顺亲王的黑名单上。
只有终日做贼的,没有终日防贼的,如果有机会秦墨不介意把那位忠顺亲王直接扬了以绝后患。为了不留下把柄,所以平时最好少去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