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天地之少康劫起玄女情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昆仑镜影:玄女暗渡遗孤劫

最新网址:m.biquw.cc

------

阳城之郊,铸鼎台。

九座新铸的青铜巨鼎,如同九座沉默的山岳,矗立在依山势而建的环形祭坛之上。鼎身高达丈余,通体泛着幽邃的青铜光泽,在正午的烈日下,非但没有反射出刺目的光芒,反而如同深潭般吸纳着光线,散发出一种沉重、内敛、仿佛能镇压时空的亘古气息。鼎身之上,以失蜡法精铸的纹饰繁复而神秘:九州山川的脉络蜿蜒起伏,江河湖海的波涛奔涌不息,奇珍异兽(夔牛、玄鸟、应龙、九尾狐等)的形态或奔腾、或翱翔、或潜游,更有日月星辰的轨迹铭刻其间,共同构成了一幅包罗万象、蕴含天地至理的洪荒图卷。

鼎成之日,万国来朝,祥瑞纷呈,天地共鸣。然而,喧嚣过后,当诸侯与部众带着敬畏与满足散去,当祭坛的烟火余烬在夜风中冷却,这片承载着人族至高象征的土地,却陷入了一种更深沉的寂静。一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的、蕴含着无尽玄机的寂静。

禹王屏退了所有随从与巫祝,独自一人立于中央主鼎之前。他褪去了象征王权的玄色冕服,只着一身素麻葛衣,赤足踏在微凉的五色祭土之上。连日主持大典的疲惫刻在他的眉宇之间,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更加专注,如同最精纯的火焰在幽潭深处燃烧。他手中紧握着那柄承载了河洛玄机的青玉古圭——洛书圭,圭体温润,此刻却隐隐散发着微弱的、与九鼎气息隐隐呼应的湛蓝光晕。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轻轻抚上中央主鼎那冰冷、厚重、铭刻着中冀州山川地理的鼎壁。

嗡——!

就在指尖触及青铜的刹那!

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源自大地最深处、又似来自宇宙洪荒的磅礴悸动,猛地自鼎身传来!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灵魂的震荡!禹王浑身剧震,如同被无形的巨锤击中!他闷哼一声,脚下生根般死死钉在原地,体内沉寂的道力瞬间被引动,疯狂运转,抵御着这股突如其来的冲击!

紧接着,不可思议的景象在他眼前、不,是在他的识海深处轰然炸开!

不再是寂静的祭坛,不再是巍峨的巨鼎!他的意识仿佛被强行抽离,投入了一片混沌狂暴的漩涡!

滔天的洪水!浑浊的、裹挟着无数断木、尸骸、屋舍残骸的巨浪,如同发狂的亿万头洪荒巨兽,咆哮着、撕扯着、吞噬着目之所及的一切!天空是铅灰色的,厚重的乌云低垂,仿佛触手可及,压抑得令人窒息!电闪雷鸣间,隐约可见共工那顶天立地、怒撞不周山的魔神虚影在云层中狂笑!大地在崩裂,山峰在倾倒,无数生灵在绝望的哭嚎中被浊浪无情吞没!这是……上古洪水灭世之景!是禹王亲身经历、刻骨铭心的噩梦重现!

“吼——!!!”

画面骤然切换!九颗狰狞的蛇首撕裂苍穹,墨绿色的毒涎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所过之处,大地腐蚀,生灵化为枯骨!正是相柳!禹王仿佛再次置身于会稽鬼愁涧,那令人作呕的腥臭、那刺骨的阴寒、那毁灭一切的暴戾气息扑面而来!他看到了自己挥动开山巨斧,斩落蛇首,看到了污秽的蛇血化为剧毒沼泽,更看到了那蕴含魔神怨念的血煞冲天而起,试图污染刚刚铸成的九鼎!

景象再变!不再是过去的灾难,而是……未来的幻影!

天空,十日并出!焦金流石,大地龟裂,草木成灰!无数黎民在毒辣的日光下哀嚎倒地,化为焦炭!一个身披金甲、气息狂暴如烈日的身影(后羿?)弯弓搭箭,射落九日,却引来了更深的黑暗……紧接着,是寒浞那张阴鸷而充满野心的脸,他驱动着相柳残留的邪骨,翻江倒海,无数夏室宗亲在屠刀下血流成河……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少康)在追兵的嘶吼与妇人的哭泣中仓惶逃亡……战火纷飞,尸横遍野,象征王朝气运的洛书在血与火中剧烈波动,几近崩碎……

一幅幅惨烈、混乱、充满毁灭气息的画面,如同走马灯般在禹王的识海中疯狂闪现、交织、冲撞!洪水、凶兽、战乱、瘟疫、背叛、杀戮……人族在天地之威、神魔之怒、以及自身欲望的漩涡中挣扎沉浮的景象,如同最狂暴的洪流,冲击着他的心神!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悲怆、愤怒、无力感,如同冰冷的毒蛇,狠狠噬咬着他的意志!

“呃啊——!”禹王发出一声压抑的低吼,额头青筋暴起,冷汗瞬间浸透了麻衣!他感觉自己仿佛要被这无尽的劫难幻象彻底吞噬、撕裂!手中的洛书圭蓝光大盛,拼命护持着他的心神,却如同怒海中的孤舟,摇摇欲坠!

就在这心神即将失守的危急关头!

“唉——”

一声苍老、悠远、仿佛穿越了无尽时空的叹息,毫无征兆地在禹王心湖深处响起!

这叹息声并不洪亮,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穿透力与安抚力量,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定住了他识海中翻腾的狂澜!那些狂暴的劫难幻象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涟漪虽在,却不再具有撕裂神魂的威力。

禹王猛地睁开双眼!大口喘息,如同溺水之人重获空气。他惊魂未定地环顾四周,祭坛依旧,九鼎默然,仿佛刚才那毁天灭地的幻象只是一场噩梦。然而,冷汗浸透的后背和依旧悸动的心神,却昭示着那绝非虚幻!

“谁?!”禹王厉声喝问,目光如电,扫视着空旷的祭坛。

祭坛边缘,中央主鼎投下的巨大阴影中,空气如同水波般微微荡漾。一点微弱的玄光自虚空中亮起,迅速扩大、凝实。光芒散去,一只体型庞大、形态古朴的巨龟,缓缓显出身形。

此龟绝非寻常!其龟甲并非灰黑,而是一种温润如玉、流转着玄奥光泽的深青色!龟甲之上,天然形成的纹路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构成了一幅极其繁复、深邃、仿佛蕴含着宇宙星辰运转规律的图案!正是当年洛水献书的神龟!只是此刻,它的气息更加古老、深邃,那双沧桑的龟眼中,仿佛倒映着万古岁月的流逝。

“禹王……”神龟口吐人言,声音苍老而平和,如同大地深处的回响,“你之所见,非虚非幻。乃九鼎初成,汇聚万古,感应天地人三才气机,自发推演所显之‘劫运长河’碎片。”

“劫运长河?”禹王心神剧震,紧握洛书圭,“方才那些……洪水、相柳、战乱……都是未来必将发生之劫?”

“是,亦非全是。”神龟缓缓摇头,龟首高昂,望向浩瀚苍穹,“鼎中所显,乃天地气机交感,结合人族过往业力、当下抉择、乃至星辰轨迹,推演出的‘可能’之未来。如同江河奔流,有无数支脉岔道。你所见,不过是其中最汹涌、最可能奔涌向毁灭深渊的几条浊流。”

它顿了顿,目光转向那九尊沉默的巨鼎,眼中流露出复杂的光芒:“禹王,你可知,这九鼎,究竟为何物?”

禹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情绪:“乃朕集九州之金,采天地之精,铸以镇山河气运之神器!”

“神器?呵呵……”神龟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低笑,“确是神器,却非仅止于此。此九鼎,乃人族意志与天地伟力交融所生之——‘气运锚点’!”

“气运锚点?”禹王皱眉。

“正是。”神龟的声音变得凝重,“自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人族孱弱,于洪荒万族夹缝中求生。其兴衰存亡,飘摇不定,如同无根浮萍,随波逐流。洪水滔天,魔神肆虐,皆因人族无‘定海神针’,气运如风中烛火,易被天地劫波、域外邪魔、乃至自身戾气所撼动、扭曲、乃至熄灭!”

它抬起一只前爪,指向中央主鼎:“你铸此九鼎,以九州山河为基,以万民愿力为引,以治水功德为火,更得太初感悟点化,终成这沟通天地、承载人族集体意志与命运之重器!其核心之秘,便在于‘锚定’与‘转化’!”

“锚定?”禹王若有所思。

“锚定人族飘摇之气运!”神龟语气铿锵,“九鼎分镇九州地脉节点,如同九根定海神针,将散逸无序、易受侵扰的人道气运,牢牢‘钉’在华夏山河之上!使其不再轻易被天灾、魔劫、内乱所冲散!鼎在,则气运有凭,山河有主,人心有向!”

“那转化?”禹王追问,目光灼灼。

“转化天地伟力,滋养人道薪火!”神龟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天地有灵,蕴藏无尽造化之力,亦有毁灭之威。九鼎如同桥梁,亦如熔炉!可引日月星辰之精粹,聚山川河岳之灵韵,将其转化为温和、滋养、可为人族所吸纳的‘人道源炁’!此炁无形无质,却弥散于九州,润泽万民,可强健体魄,启迪智慧,稳固社稷,延绵国祚!反之,人族行善积德,励精图治,所生之正向愿力、功德之气,亦可通过九鼎反馈天地,调和阴阳,平息灾厄,形成良性循环!”

禹王心神激荡,他瞬间明白了!为何铸鼎之时,会有河图洛书重现,九鼎共鸣!那不仅是天地的认可,更是人道气运与天地伟力开始建立稳定连接的征兆!

“然!”神龟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沉重,“鼎为锚点,亦为枢纽,更是一把……双刃之剑!”

它巨大的龟爪猛地拍击地面!

嗡——!

九座巨鼎同时发出一声低沉而威严的共鸣!鼎身之上,那些山川鸟兽的纹饰骤然亮起!但这一次,光芒并非纯净的玄黄,而是夹杂着一丝丝极其细微、却令人心悸的——暗红与污浊!

“你看!”神龟喝道。

禹王凝神望去,只见在那些被点亮的纹饰光影中,无数细微的、扭曲的、充满怨毒与痛苦的虚影正在挣扎、哀嚎!那是洪水中的溺亡者,是战乱中的枉死者,是苛政下的冤魂,是人心深处滋生的贪婪、嫉妒、暴戾等负面情绪所化的——孽力!这些孽力,如同跗骨之蛆,伴随着人族的气运,同样被九鼎所吸纳、沉淀!

“鼎聚气运,亦纳业力!”神龟的声音如同警钟,“人族兴,则鼎盛,源炁滋养,国泰民安。人族衰,或君王无道,则鼎晦!业力反噬,如同毒脓淤积鼎中!轻则天灾频仍,异兽躁动;重则……”神龟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仿佛穿透了时空,“鼎中淤毒爆发,侵蚀地脉,污染源炁,引动天地反噬!更可怕者,若有邪魔外道,或如寒浞那般身负魔神残力者,觊觎鼎中蕴含的磅礴人道气运与天地伟力,妄图以邪法炼化、夺取!届时,九鼎非但不是守护之器,反成灭世魔兵!你所见未来劫难,皆有可能因此而生!”

禹王倒吸一口凉气!他瞬间明白了那些未来幻象的根源!九鼎,是人族的希望,也是悬顶之剑!它放大了人族的力量,也放大了人族的罪业与可能招致的灾劫!

“如何……才能避免?”禹王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无他,唯‘德’与‘道’!”神龟一字一句,如同金玉交击,“鼎之轻重,在德不在鼎!君王有德,以仁治国,以道御民,则万民归心,正气充盈,自可化解鼎中业力,引动纯正源炁,福泽苍生!此乃‘以德配鼎’!反之,君王失德,暴虐无道,则民心离散,怨气丛生,业力淤积,鼎器蒙尘,灾祸自至!此鼎,非死物,乃活物!其威能之正邪,其气运之清浊,皆系于执鼎之人,系于天下万民之心!”

它巨大的头颅转向禹王,目光深邃如海:“禹王,你铸九鼎,为人族立下万世之基,亦埋下莫测之变。此秘,关乎社稷存亡,非同小可!当慎之又慎!非天命所归、心志坚定、通晓此中玄机者,不可轻授!更需以无上道法,设下禁制,守护鼎枢,以防奸邪窥伺!”

神龟说完,庞大的身躯开始变得透明,玄光流转,似要融入虚空。

“仙灵且慢!”禹王急声道,“敢问仙灵,这守护鼎枢、化解业力之道,可有法门?”

神龟的身影已近乎透明,唯有那苍老的声音依旧清晰传来,带着大道之韵:“法门……自在鼎中。鼎承山河,亦映人心。以心感鼎,以德养鼎,以道御鼎……鼎运即人运,人运即天运……慎之……慎之……”

余音袅袅,神龟的身影彻底消散在祭坛的阴影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祭坛之上,再次恢复了死寂。唯有九尊沉默的巨鼎,在正午的阳光下,投下巨大而沉重的阴影。

禹王独立于鼎前,久久不语。神龟的启示如同洪钟大吕,在他心中回荡。他缓缓抬起手,再次抚上冰冷的鼎壁。这一次,没有了狂暴的幻象冲击,但他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鼎身深处,那如同大地脉搏般缓慢而有力的搏动!一股浩瀚、厚重、带着生灭轮回气息的磅礴力量,在鼎内缓缓流转。那是地脉之力,是星辰之力,是万民愿力,亦是……沉淀的业力!

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一种玄妙的境界。洛书圭在他手中散发出温润的蓝光,与鼎身的气息隐隐交融。他尝试着,以自身那承载了治水功德、沟通了部分天道的大禹意志,去触碰、去感知鼎的核心。

嗡……

鼎身传来微弱的回应,如同沉睡巨兽的鼻息。一丝丝精纯而温和的、如同晨曦般充满生机的气息(人道源炁),自鼎中渗出,顺着他的指尖,缓缓流入他的体内,滋养着他疲惫的身心。但同时,他也敏锐地捕捉到了那潜藏在源炁深处、如同淤泥般沉滞、散发着阴寒与怨毒的丝丝缕缕——业力!

“以心感鼎,以德养鼎,以道御鼎……”禹王默念着神龟的箴言。

他收敛心神,不再试图强行驾驭或驱散,而是将自身那历经磨难、心系苍生、坚如磐石的意志,如同最纯净的火焰,缓缓注入鼎中。没有攻击,没有压制,只有一种包容、引导、净化的意念。

奇迹发生了!

那原本沉滞的业力,在这股至纯至正的意志引导下,竟如同被阳光照射的冰雪,开始极其缓慢地……消融!虽然速度微乎其微,但这变化本身,却让禹王心神大震!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德”与“道”的力量!感受到了自身意志与鼎、与人族气运的连接!

就在他心神与鼎共鸣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时,异变再生!

嗡!嗡!嗡!

九鼎之中,除中央主鼎外,其余八鼎竟同时发出轻微的、频率各异的嗡鸣!鼎身之上,对应各州的纹饰次第亮起!青州(东)乙木之气升腾,赤州(南)离火之光闪耀,白州(西)庚金之芒锐利,黑州(北)壬水之华流转……八道代表着不同地域、不同属性、不同气运的光华,如同受到召唤,自八鼎之中投射而出,于半空中交织、旋转,最终化作一道凝练的、内蕴八色光华的流光,倏然没入中央主鼎之内!

中央主鼎猛地一震!鼎口处,一道凝练如实质、散发着混沌玄黄光泽的光柱冲天而起!光柱之中,一幅比之前河图洛书虚影更加清晰、更加动态的九州气运图景缓缓展开!山川河流的灵气流向,万民聚居之地的生机强弱,乃至一些地脉淤塞、气机晦暗之处(可能对应未来的劫难节点),都在这图景中隐约显现!

更让禹王心神剧震的是,在这幅宏大的气运图景边缘,一点极其微弱、却带着顽强生机的九尾灵狐虚影,在象征涂山/青丘的方位一闪而逝!与此同时,他腰间洛书圭微微一热,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难以言喻的悸动与温暖感,悄然浮上心头。

“灵薇……”禹王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瞬间明悟,这九鼎不仅承载着人族气运,更与那些身负特殊血脉、天命所钟之人(如身具九尾天狐玄韵的灵薇)有着玄妙的联系!她们的命运,也将与这鼎运息息相关!

他缓缓收回手掌,那冲天的玄黄光柱也随之收敛。九鼎再次恢复了沉默,仿佛刚才那惊天动地的景象从未发生。

禹王立于鼎前,仰望苍穹,目光穿透云层,仿佛看到了那浩瀚星河,看到了人族在洪荒中挣扎求存的过去,也看到了那充满变数、吉凶莫测的未来。他手中紧握的洛书圭,此刻仿佛重若千钧。

“九鼎……人道气运……”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与坚定,“此秘,当为夏室绝密!非天命真主,不得尽知!后世子孙……望尔等……以德配鼎,以道守鼎……护我华夏……万世永昌!”

他缓缓转身,走下祭坛。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九座沉默的巨鼎之上,仿佛为这镇压人族气运的神器,增添了一道孤独而坚韧的守护之影。

夜色渐浓,星光洒落。禹王屏退所有人,独自盘坐于中央主鼎之下,闭目入定。他的心神,再次沉入那浩瀚的鼎中世界,以自身为引,以洛书圭为桥,尝试着更深入地沟通、感悟那玄奥莫测的人道气运与天地伟力,并小心翼翼地引导、化解着那沉滞的业力。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守护这九鼎秘辛,引导人族气运,将是他,以及他身后无数夏室君王,永无止境的使命与重担。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