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太乙救苦,佛道逢源(求保底月票)
第29章 太乙救苦,佛道逢源(求保底月票)
待邹彪、舒芳二人稳住伤势,众人这才问起送粮下山的事。
徐慧取出一只储物袋:“听闻山下受灾,观主与神虎商量,开了杏林草仓,取出了五万石粮食,用以救济灾民。”
当初太乙祖师以杏易谷,设草仓贮存,便是为了荒年赈灾。如今开仓放粮,倒是正当其时。
“至于具体如何处置,观主未作吩咐。如今诸位师兄师姐都在,此事便劳你们几位费心了。”
章鸣也不推脱,望向阮轩:“七师弟,你出身江南大贾之家,可知这五万石粮食,能供多少人吃?”
阮轩掐指一算:“若按半个月计,五万石粮食,养活十万人都够了。”
姜桓眉头一扬,提醒道:“阮师弟,你这口粮是如何算的?”
阮轩不假思索:“一个农户或兵丁,每月消耗原粮一石。再除去加工损耗……”
“等等!”章鸣猛地警醒,“灾民果腹之物,岂能照着寻常饭食份量发放?先减半供给……”
陆妍接口道:“依我看减半后耗米仍巨。不若改施薄粥,多加两瓢水,好歹多撑几日性命。”
姜桓沉吟片刻:“或可效仿前朝赈灾旧例,往粥里掺些麸皮砂砾——如此既省粮米,又能防着富户冒充灾民领食。”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谋划策,将这五万石粮食安排明白。
末了,章鸣正色道:“施粥赈济本是凡俗琐务,牵扯过深恐扰道心。我等方外之人,不宜过多牵涉红尘因果。”
“眼下灾民多聚于湓城,不如与县衙联手——由他们调拨胥吏人手,徐师妹几个只管盯着米粮支用?”
苏白拊掌笑道:“正是如此!祈雨降霖、追踪火尸下落,才是治本之策。若让施粥捆住手脚,岂非颠倒主次?”
说着,他转向姜桓挑眉:“姜师兄以为如何?”
姜桓衣袖微振,语气舒缓:“我观那县令,确是个性情中人,当不至于贪墨粮食。”
“但人心叵测,放粮施粥牵扯甚广,”他语气略转,带着几分凛冽,“若有宵小敢向这米粮伸爪……”
章鸣断然道:“我太乙观的剑,也未尝不利!”
议定赈灾事宜后,众人不再犹豫,当即带着这五万石粮食,前往湓城县衙。
途中所见,尽是不毛赤地。恰逢秋税征收,不少百姓已经开始乞讨、逃荒。
多地已有流民扎堆,甚至卖儿鬻女。
众人心中不忍,当场出钱赎了几个孩子,暂时让徐慧带着,待大旱结束后,再寻机送回。
只是想到这九江郡内,还有更多悲剧在上演,众人心中难免愤懑,低声念诵《太乙救苦真经》。
徐慧面露忧色:“如此局面,若不善加处置,易子而食的惨剧,或许就在眼前了。”
湓城县衙内,因朝廷放粮的诏令未下,县令正为粮食的事发愁。
听说太乙观有意施粥,他大喜过望,拿过功劳簿,又给章鸣、姜桓等人记了一笔。
随后,又命人去泰和村,请来里正、章家族老,由他们参与到施粥中,算是投桃报李。
至于米粮的支取,县令更是严令属官、胥吏不得插手,全权由徐慧负责。
有硕鼠造谣鼓动百姓,也被他果断处置。若非秋后问斩要朝廷勾决,有些人怕是已经上了砍头台。
姜桓等人暗中观察了两天,这才放下心来,再度启程,去他处祈雨止旱。
出乎他们几个预料,邹彪和舒芳并未留下。
邹彪正色道:“除魔卫道,安民济世,乃我辈修行中人的本分,岂能因这点皮肉之苦,便裹足不前?”
舒芳亦道:“况且此番渡化火尸,又是观主亲定的试炼,我二人断无退缩之理!”
姜桓几个见此,也只得作罢,由得他们同行。九人结伴,辗转各处设坛祈雨。
许是涌入九江郡祈雨、渡尸的修士太多,如今这芒种四转实力的火尸,不仅愈发少见,还一个个滑溜得紧。
九人连续开了四次法坛,只遇到一具,还让它给逃了。
好在“玄云祈雨坛法”笼罩下,体内火毒会受到极大压制。舒芳和邹彪借此机会,先后伤愈康复,勉强算是有点收获。
只是苏白心心念念许久,机缘依旧还是没撞上。
这日,太乙观一行人应了浔阳州南橘村的请托,前来作法祈雨。
与先前多是为稻谷求雨不同,这南橘村百姓的活命之本,全在那满坡的橘树上。
村里所产蜜橘,汁甜个儿大,不仅是村民糊口的指望,早年更是进贡皇家的珍品。
大旱至今,蜜橘自是早已绝收。此番村里请他们来,为的不是求果,而是想保住这些橘树,以待来年。
章鸣领着众同门步入橘园,瞥到尚未清理干净的仪轨痕迹,不由皱眉:“村里已经请人来过了?”
姜桓绕那转悠了一圈,笑着望向南橘村里正:“还是佛门的仪轨?老人家,您这可不厚道啊!”
里正有些尴尬:“早一个月前,有方竹寺的师傅来过,降了雨,还抓了一具焦尸。”
”我等想着,这事该完了吧?都准备趁着雨水追肥了。不料许久过去,再无第二场雨落下。”
“唉,这园中橘树,实是全村老小的命脉所系!老汉岂能坐视它们焦枯而死?只得厚着脸皮,求诸位道长相助了。”
苏白忍不住抢白:“常言道,一事不劳二主。老人家何不往方竹寺再走一趟,请原班道友出手呢?”
里正讷讷不言。
章鸣摆摆手:“诸位同门,南橘村此事确实蹊跷。我等既来之,则安之,且先祈雨试试,看背后究竟有什么在捣鬼?”
里正大喜,当即表示:“诸位道长,我们早在他处打听清楚。祈雨法坛一应材料,都已准备妥当。只等你们设坛做法了。”
说着,他大手一挥,自有诸多村民响应。
不多时,设置法坛所需香泥、瓶盆、幡幕、蒲团等物,就都送到了橘园的空地。
姜桓等人啼笑皆非,到底还是接过他们备齐的材料,开始设立法坛。
布置仪轨时,姜桓灵觉受到触动,似是有什么在暗中窥伺。
自开始搜捕火尸后,便安静跟随的阿青、阿翠两个,忽然从姜桓衣襟中钻出。
“阿桓,有好臭的味道!”
“滂臭滂臭的!太难闻了!”
姜桓心念一动,灵台中句芒法相显化,观照四方,却一无所得,只隐隐感觉到,明日开坛祈雨,恐怕会有波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观主既让我们勿虑,想来必有成算。只是暂且按兵不动,端看我等表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