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废品站的 “硅基考题”
第14章 废品站的 “硅基考题”
硅基舰队游弋在近地轨道的第七天,林默的废品站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它并非液态金属,而是一个由废旧洗衣机滚筒改造的机器人,胸前焊着块生锈的车牌,上面用歪扭的中文写着“考题一号”。周胖子吓得躲在废轮胎堆后,林默却一眼认出——这是他上周卖给小学生当科学教具的废品机器人,此刻却被某种力量重新组装,眼窝处的 LED灯闪烁着诡异的蓝光。
【滴!检测到硅基文明逻辑测试程序,形态:废品改造体】,系统警报在脑海中响起,【测试内容:判定地球文明是否具备逻辑自洽性】。
机器人突然开口,声音混杂着洗衣机脱水的噪音:“请回答第一题:若一块陨石价值一亿元,但其坠落会摧毁一座城市,请问该陨石是废品还是宝藏?”
林默捡起脚边的可乐罐,指尖解析:【普通铝罐,可回收价值 0.1元,若用于砸晕抢劫犯则价值无限】。他将罐子抛向机器人:“在地球,任何事物的价值都取决于使用方式,包括陨石。”
机器人胸前的车牌突然亮起红光:“逻辑错误!价值应具有客观标准。请回答第二题:你们将拯救地球的‘盘古号’卫星拆解为废品艺术,是否构成对文明遗产的亵渎?”
“亵渎?”林默走到“盘古号”残骸复制品前——那是他用废品重新焊接的缩小版,游客常往里面塞许愿纸条,“在我们看来,让废品继续发挥价值,比供在博物馆里更有意义。就像这堆废铁,有人看到的是卫星残骸,有人看到的是可以许愿的树洞。”
机器人的 LED灯疯狂闪烁,滚筒身体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系统实时翻译:【测试对象陷入‘价值相对主义’逻辑陷阱,无法用绝对理性评估】。林默突然意识到,硅基文明并非在侵略,而是在进行一场文明等级的“入学考试”,它们用绝对理性作为试卷,而地球的答案注定超出题设范围。
“第三题!”机器人的声音陡然拔高,伸出机械臂指向废品站外的城市,“你们明知塑料废品会污染海洋,为何仍在生产?这是否证明地球文明缺乏基础逻辑?”
林默沉默片刻,捡起一块被海水侵蚀的塑料瓶碎片,上面还留着“爱护海洋”的公益广告字样。系统解析显示:【污染指数:高;回收潜力:可制成再生纤维;情感价值:海洋保护宣传标本】。
“因为我们是不完美的文明,”林默的声音平静却坚定,“我们会犯错,会制造废品,但我们也在想办法把废品变成警告牌。就像这块塑料瓶,它既是污染的证据,也是我们改正错误的教材。”
机器人突然静止不动,滚筒身体里传出细碎的电流声。林默知道,硅基逻辑正在处理这组“矛盾数据”——一个明知故犯却又试图自我修正的文明,这在它们的数据库里或许是首例。
【叮!硅基逻辑测试程序崩溃,测试对象通过‘非标准逻辑’判定】,系统提示音带着罕见的波动,【检测到硅基舰队调整扫描频率,开始分析地球‘废品哲学’】。
废品站外,阳光穿过堆积的旧电视屏幕,在地面投下斑斓的光影。林默看着机器人胸前的车牌逐渐暗下去,突然明白大纲里“废品编码”的真正含义——不是用废品制造武器,而是用废品展现文明的生存智慧。那些被丢弃的洗衣机、生锈的铁钉、褪色的广告牌,其实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真正的文明不是没有废品,而是懂得在废品中寻找出路。
周胖子从轮胎堆后探出头:“林总,这机器人……是被咱们的废品讲懵了?”
“也许吧。”林默捡起机器人掉落的一个零件——那是他卖给小学生的玩具齿轮,上面还刻着“加油”两个字,“硅基文明用绝对理性当尺子,却忘了地球人丈量世界的,从来不是尺子,而是想象力。”
当天下午,全球所有废品站都出现了类似的“考题机器人”,但它们的问题从“逻辑测试”变成了“废品创意征集”。有的问“如何用报废汽车改造太空船”,有的求“用易拉罐设计星际通讯器”,甚至有机器人蹲在垃圾桶旁,认真记录着人类丢弃废品时的每一个表情。
阅读小说的编辑发来消息,激动得语无伦次:“林先生!硅基文明在咱们小说评论区留言了!它们说想订阅《废品之王》学习‘非标准逻辑’!”
林默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串由符号组成的“读者评论”,突然笑了。他走到废品站最高的废铁堆上,举起那个刻着“加油”的齿轮,对着天空喊道:“喂!下次考试带点你们的废品来当教具啊!”
微风拂过,废品堆里的易拉罐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在回应来自宇宙的“考题”。林默知道,硅基文明的“观察”还在继续,但地球已经用废品交出了第一份答卷——一份没有标准答案,却充满生命力的答卷。
而他这个废品之王的故事,才刚刚写到最关键的章节:当宇宙用理性出题时,地球用废品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