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朝之我在大宋当小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党项血誓

最新网址:m.biquw.cc

金兵北撤后的第七天夜里,汴京城墙上的守卫比平日多了三倍。虽然和议已签,但谁都知道金人的承诺如同秋日的薄冰,一触即碎。

陈远披着厚重的毛氅在东门城楼巡视,寒风裹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脸上。自西夏军突袭金兵后,朝廷上下乱作一团,主和派大骂边将擅启边衅,主战派则暗中拍手称快。作为秘密联络西夏的关键人物,陈远这几日如履薄冰,生怕被人发现端倪。

“陈将军。“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城墙阴影处传来。

陈远手按刀柄,警觉地转身。只见萧合达从暗处走出,身上落满了雪,眉毛和胡须都结了一层白霜,显然已等候多时。

“萧将军!“陈远连忙将他拉入箭楼,压低声音,“你怎么还在这里?朝廷正在搜捕可疑的西夏人。“

萧合达搓了搓冻僵的双手,从怀中取出一个皮囊灌了口酒,脸上才恢复些血色:“我明日便启程回西夏,特来与陈将军道别。“

他从腰间解下一柄带鞘的匕首,双手捧给陈远:“此物赠予将军,聊表谢意。“

陈远接过匕首,入手沉甸甸的。刀鞘是黑檀木所制,上面用银丝镶嵌着复杂的西夏文字和神秘图案。他拔出匕首,寒光乍现,刃身泛着幽幽蓝光,显然不是凡铁。

“这是...“

“玄铁所铸,削铁如泥。“萧合达神情肃穆,“刀鞘上刻的是我党项贵族的血誓符文。持此物者,可号令我萧氏一族。“

陈远一惊,连忙推辞:“如此贵重之物,陈某受之有愧。“

萧合达按住他的手:“陈将军不必推辞。按我党项传统,救命之恩当以血相报。若非将军设计相救,我早已命丧黑水峡谷。“

陈远知道党项人重诺轻死,再推辞反倒不敬,便郑重收下:“既如此,陈某愧领了。“

萧合达露出笑容,又灌了口酒,将皮囊递给陈远:“痛快!我党项男儿最敬重陈将军这等重情重义的好汉!“

两人在箭楼内席地而坐,就着冷酒低声交谈。萧合达突然问道:“陈将军可知我为何冒险滞留至今?“

陈远摇头。

“我在观察你的城防布置。“萧合达眼中闪着精光,“东门这片的弩机位置、壕沟深度、夜哨安排,都与其他城门不同,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金兵若攻此处,必吃大亏。“

陈远心头一震——这些确实是他根据现代军事知识改良的防御体系,没想到被萧合达一眼看破。

“萧将军好眼力。“

萧合达摆摆手:“我十六岁从军,二十年来大小百余战,这点门道还是看得出的。陈将军年纪轻轻,用兵却老辣异常,实在令人佩服。“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正因如此,我才敢将血誓匕首赠你。他日若宋廷不容于你,持此物来西夏,必受国士之礼。“

陈远握紧匕首,心中翻涌。他知道历史上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更清楚不久后的靖康之变。萧合达的话,无疑给他留了一条退路。

“萧将军厚爱,陈某铭记于心。但身为宋将,自当与汴京共存亡。“

萧合达冷笑:“好一个'共存亡'!你可知道,就在金兵围城时,你们的皇帝和宰相在做什么?他们在宫中饮宴作乐,还派人四处搜罗歌姬!“

陈远沉默。他当然知道这些历史记载,但亲耳听人说起,仍是心如刀割。

“我党项人虽称你们南人为'汉狗',却也敬重忠义之士。“萧合达语气缓和下来,“陈将军,天下大势已变,金国崛起势不可挡。宋夏若不联手,终将各个击破。“

“我明白。“陈远点头,“但朝廷主和派势大...“

“所以我才给你这把匕首。“萧合达意味深长地说,“记住,它不仅是信物,更是承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需要,萧氏一族必倾力相助。“

两人又谈了些军事布置,直到东方泛白,萧合达才起身告辞。

“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会。“萧合达以党项礼仪单膝跪地,右手抚胸,“愿长生天保佑陈将军。“

陈远也郑重还礼:“萧将军保重。他日若有机会,必当把酒言欢。“

萧合达大笑,转身隐入黎明前的黑暗中,几个起落便消失在街巷尽头。

陈远回到营房,仔细端详那把匕首。在晨光下,刀鞘上的银丝符文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他不懂西夏文,但猜测这些符号必定代表着某种庄严的承诺或誓言。

“血誓...“陈远轻声自语,想起萧合达说这个词时肃穆的神情。他隐约感觉,这不仅仅是一件礼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几日后,陈远在城南一家古董店找到一位懂西夏文的老学者。老人一见匕首便脸色大变,连连摆手:“军爷,此物老朽不敢细看!这是党项贵族的血誓信物,外人触碰是要遭诅咒的!“

陈远塞给他一块碎银:“老先生只需告诉我上面写的什么,绝不外传。“

老人战战兢兢地看了半晌,低声道:“这上面刻的是'萧氏一族血誓:持此物者如家主亲临,族人当以命相护,违誓者血脉断绝'。下面这些小字是立誓人的名字,应该是...萧合达。“

陈远心头一震,没想到萧合达给他的竟是如此重要的信物。

“这血誓有何讲究?“

老人擦了擦汗:“党项人最重血誓,一旦立下,世代有效。据说百年前有党项贵族违背祖上血誓,结果全族男子暴毙,女子不育,可怕得很哪!“

陈远谢过老人,回到军营后将匕首小心藏好。他越发觉得这份礼物意义非凡,也越发疑惑萧合达为何对他如此看重。

机会很快到来。靖康二年正月,朝廷派使者前往西夏,答谢其出兵牵制金军。陈远因通晓西夏语言和风俗,被选为副使。

出发前夜,宗泽特意召见陈远。

“此次出使,名义上是答谢,实则是探查西夏真实意图。“宗泽须发皆白,但目光如炬,“朝廷怀疑西夏与金国暗中勾结,故意在我与金国间左右逢源。“

陈远心中一动:“大人的意思是...“

“你年轻有为,又通西夏语,正可暗中查探。“宗泽压低声音,“特别是西夏大将萧合达,此人能征善战,又熟悉我大宋虚实,若与金国勾结,必为大患。“

陈远表面应允,心中却思绪万千。他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再遇萧合达,更没想到朝廷对西夏的猜忌如此之深。

使团一行三十余人,带着丝绸、茶叶和瓷器等礼物,浩浩荡荡向西夏都城兴庆府进发。途经潼关时,陈远特意观察了上月西夏军伏击金兵的战场。山坡上还残留着焦黑的痕迹和折断的兵器,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惨烈的战斗。

“听说那一战歼敌五千,“使团正使、礼部侍郎郑居中捋着胡须说,“西夏军战力不俗啊。“

陈远点头:“西夏铁鹞子骑兵确实精锐,尤其擅长山地作战。“

郑居中眯起眼睛:“陈指挥使似乎对西夏军很了解?“

陈远心中一凛,连忙解释:“下官在西北边军服役时,曾与西夏军交手数次,略知一二。“

郑居中意味深长地“嗯“了一声,没再追问,但陈远已感到一丝不安。

七日后,使团抵达兴庆府。西夏朝廷派礼宾官员出城十里相迎,仪式隆重。进入城门时,陈远注意到城墙高大厚实,守军装备精良,远胜北宋边城。

当晚的接风宴会上,西夏皇帝李乾顺亲自出席,给足了北宋使团面子。陈远作为翻译坐在郑居中身侧,目光却不时扫视大殿,寻找萧合达的身影。

“陈指挥使在找什么人吗?“一个陌生的西夏语在耳边响起。

陈远转头,看到一位四十出头的西夏官员,面容儒雅,与一般党项人的粗犷截然不同。

“在下野利仁荣。“那人微笑,“听合达说起过你。“

陈远心头一跳——这就是萧合达提到的枢密使野利仁荣!他连忙行礼:“久仰大人之名。“

野利仁荣压低声音:“宴后请随仆人到偏殿一叙,有人想见你。“

宴会进行到一半,陈远借口更衣离席,跟随一名小太监来到宫殿西侧的一间偏殿。推门进去,只见萧合达一身戎装,正含笑看着他。

“陈将军,别来无恙!“

陈远大喜,两人把臂相视。萧合达比上次见面时更加精神,左颊多了一道新伤疤,显然是潼关之战的纪念。

“萧将军,潼关一战打得漂亮!“

萧合达大笑:“多亏陈将军的情报准确!可惜你们朝廷懦弱,不然趁金兵溃退时两面夹击,必能全歼敌军!“

两人正交谈间,野利仁荣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出事了。金国使节突然到访,已到城门外!“

萧合达脸色一变:“这么快?他们必是得知宋使到来,特意来搅局!“

野利仁荣看向陈远:“陈将军,金人若发现你在此,必会大做文章。你需立即回到宴席,装作从未离开。“

陈远点头,刚要转身,萧合达拦住他:“带上这个。“他从腰间取下一块铜牌,“若遇紧急情况,出示此物,可保平安。“

陈远将铜牌藏入袖中,匆匆返回宴会。刚坐定不久,殿外就传来通报:“金国使节到!“

大殿内顿时一片骚动。李乾顺眉头微皱,但还是宣金使入内。

金国使节完颜希尹带着十余名随从昂然而入,目光如电扫过在场众人,在看到北宋使团时明显停顿了一下。

“大金国皇帝特使完颜希尹,奉旨前来犒赏西夏助战之功。“他声音洪亮,特意强调了“助战“二字。

陈远心头一紧——这是赤裸裸的挑拨!金国明知西夏出兵袭击了金军,却反说“助战“,分明是想离间宋夏关系。

果然,郑居中脸色变得难看,低声对陈远道:“果然如此!西夏两面讨好,实在可恶!“

陈远正欲解释,完颜希尹已走到北宋使团席前,冷笑道:“这位莫非是宋将陈远?听说你在汴京城墙上大展神威,怎么跑到西夏来了?“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陈远没想到金使竟认识自己,心念电转,从容答道:“在下奉旨随郑大人出使,答谢西夏牵制金...哦不,是答谢西夏协助大宋抗敌之恩。“

他故意说漏“金“字,引得西夏群臣一阵低笑。完颜希尹脸色铁青,怒视陈远:“狂妄南蛮!我大金铁骑不日将再次南下,到时看你还笑得出来!“

李乾顺见势不妙,连忙打圆场:“两位使节远道而来,都辛苦了。来人,上歌舞!“

宴会不欢而散。回到驿馆后,郑居中立即召集使团成员密议。

“金国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郑居中拍案道,“我们必须立即回朝禀报!“

陈远谨慎提议:“大人,西夏虽与金国虚与委蛇,但实为自保。若我朝能给予更多支持,或可使其坚定抗金立场。“

郑居中冷笑:“你懂什么?蛮夷之辈,反复无常!明日一早启程回京,不得有误!“

夜深人静时,陈远辗转难眠。他悄悄起身,从行囊中取出萧合达给的匕首和铜牌,借着月光细细端详。匕首上的符文在月光下泛着幽幽银光,仿佛有生命般流动。

突然,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陈远警觉地握紧匕首,低喝:“谁?“

“是我。“萧合达的声音从窗外传来,“快开门,有要事相商!“

陈远刚打开门,萧合达就闪身而入,神色紧张:“金国使团带了刺客,目标是郑居中和你!他们想挑起宋夏争端!“

陈远心头一震:“消息可靠?“

“千真万确!“萧合达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我们安插在金使身边的细作传出的。他们计划明早在你们启程时动手,然后嫁祸给西夏。“

陈远快速思考着对策:“必须警告郑大人,改变行程...“

“不行!“萧合达断然道,“你们使团中必有金国奸细,一旦走漏风声,刺客会提前行动。“

“那怎么办?“

萧合达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将计就计。我已安排人手埋伏在你们必经之路上,只等刺客现身,便一网打尽。“

陈远犹豫了:“这太冒险了。万一伤及郑大人...“

“放心,我会亲自保护你们。“萧合达拍了拍陈远的肩膀,“别忘了,你我有血誓相连。我萧合达宁可自己死,也不会让你受伤。“

陈远看着萧合达坚定的眼神,终于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但我要亲自护送郑大人。“

萧合达咧嘴一笑:“这才是我认识的陈将军!“他从腰间解下一把短弓,“给,这是我党项神射手用的骑弓,短小精悍,最适合近战。“

陈远接过短弓,入手轻巧却充满张力,弓身上刻着与匕首相似的符文。

“这也是血誓信物?“

萧合达点头:“弓与匕首是一对,持此二物者,可号令我萧氏全族。“他郑重地按住陈远的肩膀,“陈将军,明日过后,无论发生什么,记住你有西夏这个退路。“

送走萧合达后,陈远彻夜未眠。他反复擦拭着匕首和短弓,思考着何为真正的忠诚——是对腐败朝廷的愚忠,还是对天下百姓的大忠?萧合达这个异族朋友,似乎比许多宋人同僚更值得信任。

天刚蒙蒙亮,使团便整装出发。郑居中坐在马车里,脸色阴沉,显然对此次出使结果很不满意。陈远骑马紧随车旁,全身紧绷,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队伍刚出城十里,来到一处峡谷。两侧山崖陡峭,正是伏击的绝佳地点。陈远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匕首。

突然,一声尖利的哨响划破晨空!

“有埋伏!“陈远大喝,同时抽出短弓,一箭射向崖顶的黑影。

刹那间,箭如雨下。使团护卫纷纷中箭倒地,马匹受惊嘶鸣。郑居中的马车被三支长箭射穿,幸好他及时趴下才幸免于难。

陈远飞身下马,拉开马车门:“大人快出来!“

他护着郑居中躲到一块巨石后,环顾四周。至少有二十名黑衣刺客从两侧崖顶放箭,使团护卫已伤亡过半。

“混账西夏人!“郑居中咬牙切齿,“竟敢袭击天朝使节!“

陈远正欲解释,忽见五名刺客持刀冲下山坡,直奔他们而来!

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峡谷另一端传来。萧合达率领十余骑西夏精兵杀到,弯刀在晨光中闪烁着冷芒。

“保护宋使!“萧合达高喊,一马当先冲入刺客群中,手起刀落,两名刺客当即身首异处。

混战中,陈远发现一名刺客正拉弓瞄准萧合达后背!

“小心!“陈远大喊,同时张弓搭箭。

两支箭几乎同时射出!陈远的箭精准地穿透了刺客的咽喉,而刺客的箭则擦着萧合达的肩膀飞过,只划破了一点皮肉。

战斗很快结束。萧合达的人马斩杀刺客十六人,生擒四人。经审讯,俘虏供认确实是金国派来的死士。

“郑大人,现在您明白了吧?“陈远扶起惊魂未定的郑居中,“西夏是真心与我大宋联手抗金的。“

郑居中看看满地的金国刺客尸体,又看看浴血奋战的西夏骑兵,终于长叹一声:“是老朽错怪西夏友邦了...“

萧合达走过来,对郑居中抱拳一礼:“郑大人受惊了。我奉夏主之命,特来护送使团安全返回宋境。“

郑居中感激地还礼:“多谢萧将军救命之恩!回朝后必当如实禀明圣上。“

趁郑居中不注意,萧合达对陈远眨了眨眼,低声道:“血誓之约,今日兑现。“

陈远握紧匕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乱世之中,能有一个跨越民族界限的生死之交,何其珍贵。

使团在西夏骑兵护送下安全返回宋境。临别时,萧合达与陈远并辔而行,来到一处无人山坡。

“就送到这里吧。“萧合达勒住马,“前面就是宋军哨所了。“

陈远点头,突然从怀中取出那把匕首:“萧将军,此物太过贵重,还是...“

萧合达按住他的手,摇头道:“血誓之物,岂有收回之理?“他指了指匕首柄部一个细微的凹槽,“看到这个了吗?这里本该滴入立誓者的血,但那日仓促,未及完成仪式。“

他拔出自己的佩刀,在掌心划了一道,让鲜血滴入凹槽。奇怪的是,血滴竟然被匕首吸收了,符文微微泛出红光。

“现在,血誓已成。“萧合达肃然道,“无论天涯海角,只要你需要,我萧合达必赴汤蹈火。“

陈远深受感动,也划破手掌,将血滴在匕首上:“我陈远在此立誓,视萧合达如手足,永不背弃。“

两匹马在夕阳下并立,两个不同民族的将军以血为誓,结下了超越国界的生死之谊。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