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锋转枪血战铸传奇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武器改进

最新网址:m.biquw.cc

晨雾尚未散尽,山脚下的破庙在风中微微作响。陈启铭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崎岖的山路上,而远在城西的一处军械修造所内,赵鸿志正蹲在一排试验台前,手中握着一把扳手,仔细地调整着一支新型步枪的击发机构。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金属摩擦后的焦糊味,几盏昏黄的灯泡在头顶摇晃,投下斑驳的影子。他的眼镜片上沾着些许灰尘,却挡不住他眼中透出的专注光芒。助手小吴站在一旁,手里捧着记录本,紧张地翻动着纸页,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数据。

“第五次试射完成,弹道稳定,散布范围比上次缩小了三分之一。”小吴低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兴奋。

赵鸿志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将枪托抵在肩窝,闭上一只眼,模拟瞄准动作。片刻后,他才缓缓点头:“扳机行程还是偏长,连发射击时容易抖动。得再调。”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门被推开,一名穿着旧军装的士兵探进头来:“赵工,上面说今晚要来视察,让您尽快把样品准备好。”

赵鸿志眉头微皱,但很快恢复平静。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通知他们,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让他们随时来看。”

士兵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小吴有些担忧地开口:“赵工,这次他们要求武器能在零下十度环境下正常运作,可咱们根本没有低温测试设备啊。”

赵鸿志沉默片刻,随后走向角落的一个铁皮柜,拉开抽屉,取出一张泛黄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几个仓库的位置,其中一个用红笔圈了出来。

“冰窖就在那里。”他说,“晚上带人过去。”

夜色降临,山风呼啸。赵鸿志带着几名助手悄悄来到军需仓库后方的一处废弃冰窖。这里原本是战前用来储存食物的地方,如今已荒废多时,门口结着一层薄霜。

他们抬着两支改造后的步枪,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进冰窖深处。寒气扑面而来,赵鸿志的手指很快变得僵硬,但他依旧坚持守在一旁,每隔半小时便检查一次枪械状态。

凌晨三点,最后一组温度记录完成。赵鸿志走出冰窖,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回头看了眼里面沉寂的枪支,心中稍感踏实。

回到修造所已是清晨。赵鸿志刚坐下喝了口热水,门外又传来敲门声。这次来的不是普通传令兵,而是一位身着整齐军服的军官,身后还跟着两名参谋模样的人。

“赵工程师?”军官打量了一番屋内的环境,目光落在那两支摆在桌上的步枪上,“听说你们最近搞了些新玩意?”

赵鸿志站起身,点头示意:“是的,请您过目。”

军官走近,拿起其中一支枪,上下端详。枪身经过打磨,线条流畅,握把处贴合人体工学,扳机护圈做了加宽处理,便于戴手套操作。

“这把是我们改进后的型号。”赵鸿志介绍道,“主要优化了击发系统和弹道稳定性,在夜间或复杂地形下使用更精准。”

军官点点头,拉动枪栓,感受了一下回弹力度,随后递给身旁的参谋:“试试看。”

参谋接过枪,走到院子中央,对准远处的靶心扣动扳机。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清晨的寂静,子弹稳稳命中目标。

“不错。”军官露出满意的神色,“比之前的型号确实好多了。”

赵鸿志却没有松口气,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果然,军官放下枪,语气转为严肃:“上面希望这批武器能尽快投入实战。前线急需火力支援,尤其是高寒地区。你们能不能做到?”

赵鸿志沉吟片刻,答道:“目前还有些材料问题,但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

军官听出了他话里的隐忧,微微一笑:“你放心,我们会协调资源。不过——”他顿了顿,加重语气,“你们得保证质量。”

赵鸿志郑重地点头:“我以性命担保。”

送走军官后,赵鸿志坐在工作台前,望着桌上那支枪,陷入了沉思。

“赵工,刚才那位说的是高寒地区……”小吴欲言又止。

赵鸿志抬起头,看着他:“你是想问为什么突然提这个要求?”

小吴点头。

赵鸿志轻轻叹了口气:“昨晚在冰窖里,我看到几箱德制弹药,编号模糊不清。那种级别的装备,不该出现在这种地方。”

小吴脸色一变:“难道……有人私藏军火?”

赵鸿志没说话,只是默默将手中的扳手放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他知道,战争不仅发生在前线,也潜伏在看不见的地方。而他所能做的,就是让战士们拥有更可靠的武器。

第二天,赵鸿志召集所有助手,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改良工作。弹簧库存不足,他就从报废的旧式步枪中拆解可用部件;弹道控制系统精度不够,他就亲自打磨每一个零件,确保误差控制在毫米之内。

几天下来,整个修造所几乎成了一个不眠之地。白天调试、夜晚记录、凌晨总结,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

终于,在第七天傍晚,第一批次的五支样枪完成了最终组装。

赵鸿志站在灯光下,看着眼前这些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武器,眼神坚定如初。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响起脚步声。

小吴推开门,手里拿着一封信,神情凝重:“赵工,刚刚收到的消息……前线部队遭遇伏击,损失惨重。他们说,如果能早点配备这种武器,或许伤亡不会那么大。”

赵鸿志接过信,手指微微颤抖。他低头看了几眼,随即抬起头,语气平静却坚定:“把剩下的零件都搬过来,明天开始量产。”

小吴愣了一下:“可是材料……”

“有什么用什么。”赵鸿志打断他的话,“哪怕是一根铁丝,也能打出一场胜仗。”

夜色再次笼罩山野,修造所内灯火通明。赵鸿志站在窗边,望着远方漆黑的天际,仿佛看到了那些在寒风中奋战的战士们。

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

因为每一分努力,都可能拯救一条生命。

而这,正是他选择这条路的意义。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