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别怕,嘉靖才筑基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欲速则不达

最新网址:m.biquw.cc

知县已经分不清到底张居正是在演戏,还是真的在质问自己。

好在张居正是个聪明人,看到知县惊愕的样子,心中的怀疑就打消了七八分。

不过如果不是知县泄密,那就说明,过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严嵩,在被皇上罢官之后,仍然掌控着强大的情报网。

他一定是通过了某种方式,提前得知自己的行动,早在自己来到江西分宜之前,严嵩就已经跑路了。

“程哲心,你带一路人往北去追,走小道,检查沿途所有能住人的地方。”

“下官领命!”

兵部侍郎程哲心,张居正的死忠粉,既崇拜张居正的才华,也感谢他对自己的赏识。

“秦立东,你带一路人往南面追,尽量把人散开,不要放过任何可疑人员。”

“是,张大人!”另一个侍郎答道。

张居正亲自到牢房去察看那个长得跟严嵩颇有几分相似的老人。

“老人家,看你的样子,得有七八十岁了吧?”

“老夫今年,七十六了。”

“家父若是不死,今年也该七十多岁了。”

“当年严嵩作恶多端,弄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老人家你为何还要帮他?”

老人突然非常激动,怒目圆睁。

“呸,严嵩乃大忠似奸,而汝等大恶似善!”

张居正皱起了眉头。

“老人家,本官念你年纪大了,不愿动刑,你又何必说出这种话来羞辱本官?”

张居正赤裸裸地威胁,旁边的一个审讯人员十分配合地走到刑具前,拿起一个生锈的铁链把玩。

“草民这一生颠沛流离,四岁丧父,七岁丧母,靠乞讨和偷窃长大。”

“十七岁那年,家乡发洪水,千里良田尽数被淹,官府不仅不管,反而趁火打劫,逼迫乡民卖儿鬻女。”

“不知高高在上的张大人,可曾吃不饱饭?”

“正是因为有严嵩这样的人,才会致使大小官员贪腐成风,有肉百姓,你既吃过这些贪官污吏的苦,为何还要助纣为虐?”

“贪不贪还不是你们一句话的事,官官从来相护,如果相互攻击,一定是两人正在争权夺利。”

“严嵩救了在路边奄奄一息的我,他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他好吃好喝供养我几十年,现在是我偿还他的时候了!”

“你杀了我吧,他究竟去了哪里,我根本不知道!”

老人说出最后几句话时,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剧烈咳嗽起来。

张居正没想到严嵩还留了这么一手,眼看煮熟的鸭子要飞走,他气得不行,但仍然强作镇定:

“他不过是看你和他长得像,想要利用你罢了!”

老人缓缓闭上双眼,不再说话。

张居正只好放弃从他嘴里撬出严嵩下落,飞鸽传信,将这里的情况报告给裕王。

经过张居正的调查,裕王得知严嵩早在他们来之前就跑了,裕王府的消息,居然能传到一个罢了官的罪臣耳朵里!

这件事大大加重了裕王的焦虑。

“来人啊!告诉张居正,务必抓到严嵩,让他认罪!”

裕王在屋里来回踱步,既怕嘉靖知道此事后怪罪自己,又莫名有种干脆让嘉靖当太上皇的冲动。

关键时刻,还是裕王妃理智地稳住裕王,替他出谋划策。

“王爷,臣妾倒是认为,咱们根本不必去找真严嵩,谁在咱们手里,谁就是真严嵩!”

裕王仿佛一下子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立刻追问道:“此话怎讲?”

“王爷您想,严嵩悄无声息地逃出分宜,身边不会带很多随从,知道这件事的人其实很少。”

“只要我们控制住消息,对外声称张大人抓住的那个老人就是真严嵩,让他认罪画押,然后死在半路。”

“这样一来,我们的计划就能原封不动地顺利进行。”

“可若是严嵩带着人卷土重来怎么办?”

裕王妃坚定地摇了摇头:

“不会的王爷,他现在反而希望我们能对外宣称他已死。”

“严嵩年迈,能活着安度晚年已是大幸,此次出逃之后,臣妾打赌,他一定不会再以严嵩的身份活动。”

裕王顿觉她说得有理,急忙叫回刚才的仆人。

“加急飞鸽传书,告诉张居正,让他封锁消息,把抓到的老人当作严嵩处理!”

在分宜急得团团转的张居正,收到裕王的命令后立即照办。

“此计定为王妃所言!”

张居正心里对王妃的敬佩感油然而生。

他叫回了两路人马,停止所有寻找严嵩的活动,同时强迫装作严嵩的老人在认罪书上画押。

张居正找到被吓得不轻的知县:“事情搞清楚了,严嵩没有跑,只是躲起来了,现在已经被我抓到,认罪伏法。”

这几天的事情早就让知县的大脑宕机了,此时他几乎不会思考,只是麻木地附和着张居正的话。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之后张居正处理完严嵩的家人,跟着押送严嵩的囚车一起回京城。

就这样,从张居正到达严嵩老家算起,经过短短三天时间,严嵩以谋反罪的罪名被抓捕,在押送回京的路上意外死亡。

整件事情不经过任何司法机构,就这么定案了。

随后是忐忑不安的等待。

裕王知道,自己这几天干的事情会在嘉靖出关后,第一时间被嘉靖知道。

等待自己的究竟是什么,他心里也没数。

他只能随时做好准备,更加积极地联络愿意支持他的官员,更加卖力地给出他的承诺,许给大臣好处。

一个皇帝是在什么时候失去权力的?

是他死的时候吗?

不,是在众人都认为他要死的时候。

而嘉靖出关之后的反应,恰恰印证了众人的猜想。

出来以后,嘉靖虽然看到了关于裕王的报告,但是完全没有理会。

因为他压根不把裕王当回事,而且他本来也对严嵩没啥好印象。

一个写进教科书的奸臣,嘉靖当然巴不得弄死他。

也就是说,裕王这边怕得要死,领着一群大臣心腹又是密谋,又是设计,忙乎了半天,压根是白费力。

他们根本想不到,嘉靖早就不是原来的那个嘉靖,把严嵩弄死只会让嘉靖觉得死得好……根本不可能生气。

何况当时嘉靖刚刚了解了国情,心乱如麻,头脑纷乱。

之前说过,嘉靖哪里都好,就是有个过于嫉恶如仇的毛病,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面对能摆到台面上的这些问题,他恨不得一下子全部解决,在心里制定了一堆改革计划。

所以他忙着进行一项接着一项的改革,尽快富国强兵,好开始提升修为,清除边境的外敌,给大明的子民一个太平盛世!

至于裕王的行动,不妨用来“钓鱼”,钓出朝中那些潜藏的反对派,一网打尽!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