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自己作诗
第44章 自己作诗
陈灵昭落落大方,对是否以己之名作诗全不在意,只觉兄长此举莫名其妙。
但此事既然关乎到那《花月吟》的作者真身,她却是起了兴趣,故而并没有出言反对。
陈灵昭本就对诗词相当喜爱——不然她也不会来这诗会了,远不是要卖王明慧一个面子。
陈松年好整以暇,仿若不经意一般拉过陆云生,扬声道:“这位少年倒是其貌不扬,不若你先来试试,说不得就能震惊四座。”
有这么说话的嘛,哥们。
陆云生颇感无奈,自己这下真成了众矢之的。
众人正乐得有人先试,有心者也可趁机准备,顿时无数目光灼灼,直直盯着陆云生。
人群中自有心思机敏者,瞧得出这是陈松年亲自导演的一出戏,要捧的主角便是眼前这少年。
他们仔细看看,好像也无甚出奇的嘛,只在一旁冷眼旁观。
陆云生浑身僵硬,被陈松年这般拖来拽去,活似提线木偶。
还是云思夜稍讲义气,开口道:“陈公子,这位是我的伴读……我的同窗,我却不知为何你要点到他?”
看来云姨和小月都没同他讲啊。
陈松年冲云思夜挤眉弄眼一番,云思夜呆若木鸡,全然不解其意。
陈松年无语道:“这小子我瞧着顺眼。”
这理由似乎很有道理,云思夜竟就退下了。
陆云生长叹一声,靠不住的终究靠不住,今日怕是躲不过了。
他只得站了出来,环顾四周,瞥见那雪箫沈白灵正从马车窗后偷偷探看他,目光扫去,她赶紧避让。
陆云生嘴角一扯,露出惨笑,只觉得浑身不自在,这被强拉出来作诗,还得以“灵昭”为题?他连是哪两个字都不知。
陈灵昭见他目露疑惑,心中微动,此时主动说来:“我名灵昭,灵为生灵之灵,昭为昭然之昭。”
王明慧亦同陈灵昭一道直视陆云生,王家贵女忽觉眼前之人有些面熟。
得了确切的字眼,陆云生硬着头皮,在众人逼视下慢慢踱步,心中急急组织语言。
自己记不记得什么现成的?
带灵字、昭字的诗词,还要是在宋以后的诗词,饶是他一通抓耳挠腮,实在想不出。
见他这般窘态,无甚雅观可言,众人嗤笑不已。
按后世年龄,在场之人其中大半都是未成年罢了,哪有多少涵养优容?哪像陈县尊高门大姓,官途亨通,自有……陆云生余光一瞥,他居然也在笑。
罢了罢了,只能用拆字法了,灵者,《说文解字》称为巫(神职工作者),用在名上较为少见;昭者,《说文解字》解释为日光显明,宋真宗也作诗“休德昭清”来引申为道德高尚(当然实际上休德昭清来自汉书,宋真宗也是化用)。
陆云生心中念叨一番,倒是有了思路,开口道:
“灵蛇衔珠光沧海,渊渟岳峙隐麟角。”
“昭凤振羽裂层云,玉振金声动九霄。”
其声清越,穿透力极强,不仅传遍诗会,更沿玄武湖面远荡,居然还能激起一些轻微的回声。
足见其人中气十足。
陆云生边念边走,腹中咕咕作响,他不禁感慨为什么每次碰到陈松年,自己总会挨饿呢?
此诗已是陆云生搜肠刮肚,能想出来的极限了。
他之前看了些闲书,此番用了《搜神记》的冷典(没啥人用的),隋侯救受伤大蛇,蛇衔明珠报恩。
在当下,确实算不得高明。
这《搜神记》在后世考据家那里,只能落得志怪杂谈一类(也有人认为是史录)。
直到后世,志怪小说大行其道,这《搜神记》作为先行者,才成就“六朝志怪之冠”的定位。
陆云生去哪知道陈灵昭的具体品性?只能尽量往好处靠拢,知恩图报这种品质拿来形容谁都是说不得错的。
而且此女看来颇有才气,也完全当得一句潜龙在渊的感觉,以“隐麟角”承灵蛇之韬晦,以“动九霄”应昭凤之显扬。
陆云生就按楚庄王那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方式给她硬套了。
主打的就是,我都这么夸你了,你总不好意思骂我了吧。
此诗刚一作出,看众人反应,反响竟是不错。
冷典的坏处是没什么人知道,好处也是没什么人知道。
加之现在的学子很少学“经”以外的内容,并不知道这里用了典故,他们只觉得这首诗对仗工巧,气势恢宏,其中暗含“内修才德,外彰正道”的儒家理想,又与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的豪情一脉相承,故而一阵停顿后均是开口赞扬不已。
陈灵昭听了面上虽无表情,但心中的弦却被略微拨动。她诗才尚算不错,细细品味,发现这陆云生这首诗是化用了唐代李峤的“彩逐灵蛇转,形随舞凤来。”唯独这“光”字平仄更工为“燃”,则韵律更谐,但反不如“光”字意境空灵。
她居然真的推敲起了这首诗作好坏,仿佛此诗说的并不是她,而是另一人一般。
王明慧面上难得露出艳羡之色,心中暗道这诗会最终仍旧是便宜了别人。
陈松年喜笑颜开,径自道:“我个人宣布,此人便是诗会魁首!你说你名叫陆云生,客居云府别院,为云思夜少爷的伴读书童是吗?”
我说了吗?我好像还没说吧,陆云生再度腹诽。
“云府伴读书童?”
“伴读书童竟有如此才学!”
“那云府别院公子……”众人闻言更是面面相觑,亦有人露出不屑神情——这小小书童,如何能与他们同席?!
王明慧闻得云府书童一词,这才惊觉此人熟悉之感是从何而来了,她美目眸光微动,直直盯着陆云生不放,似乎要好生记住这张脸。
陈灵昭若有所思,没说什么。
尚有心一试作诗者,见此阵仗,也自觉缩入人群,口中不敢出言,实话说,他们也不觉得自己仓促之下便能胜过陆云生。
“果然人不可貌相。”有人赞道。
这句话啥意思,我很丑吗?陆云生心中狂骂,连陈松年也一并捎上。
“果然英雄出少年……”那人话一出口才觉得有些不对,好像在座之人除县尊外年龄都不甚大,一时语塞,硬是接不下去了。
远处正在准备吃食的景阳楼伙计们自然认得陆云生,固守尊卑,不敢高呼,但却在远处用力挥手示意——旋即被老成的伙计给按住了,只好个个目含崇敬之色:不愧是咱们金陵烤鸭名誉创始人、历史名菜复刻者——陆公子,才学无双,惊得贵人侧目!
陈县尊不知何时也踱步过来了,抚须笑看陆云生,温声道:“不错不错,年纪不大,颇有才学。你可有功名在身?”
陆云生反应过来,赶忙躬身道:“小子还未考过童试,故而无有功名。”
陈县尊点点头道:“你若是明年参考,定要好生准备呀!”
这是永远不会出错的勉励之语,陆云生心下微动,再度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