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嫁接
第37章 嫁接
9月5日清晨,黄瓜播种后的第5天。
王建安揭开小拱棚的薄膜一角,仔细观察着育苗盆里的景象。
南瓜苗已经长出两片子叶,大部分更是长出了一小丢真叶。
又拉开种植黄瓜的小拱棚,子叶刚舒展开,根茎比南瓜略小一圈。
这状态,正适合嫁接,比预想快了1、2天。
王建安立刻跑回家:“爸,妈,今天可以开始嫁接了。”
“要得,吃完饭就去。”王太平喝着稀饭回应道。
“你也快来坐着吃早饭了。”张玉清起身到厨房给儿子盛饭。
饭后王建安又叫上大哥大嫂,一家人来到大棚。
大家按照之前的练习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想着南瓜的珍贵,大家进行速度都很慢,
期间王建平插坏了几株南瓜,导致他不得不再降低速度。
经过一个上午,嫁接完成了接近一半。
吃完饭后众人没有休息,又投入到了嫁接工程中。
终于在天黑前完成了所有嫁接。
“总算搞完了。”王建平起身捶了捶后腰。
“这活儿比打谷子还费神。”张玉清也感叹。
王建安抹了把汗,脸上露出笑容:“今天辛苦大家了,这才是第一步,接下来几天也很关键。”
嫁接后的管理,王建安早就在心里模拟了无数遍,还写了本大棚管理手册:
一、大棚建造方法
……
1、浸种
……
6、遮光。前7天可早晚各见光一小时,7天后多吸收阳光。随时保持棚内湿度能凝结水珠。
7、保湿。随时保持棚内湿度能凝结水珠。
8、保温。白天25°~30°,夜间15°~20°。
9、通风。第4天开始,逐步增加通风时间。
10、除芽。南瓜根的叶腋和接口下方可能冒出新芽,需要及时去除,否则会抢黄瓜养分。
……
王建安把每一项管理措施都详细给几人讲解了一遍。
自己不可能一直待在大棚里,这些他们几人也得慢慢学起来。
王太平听得极其认真,把关键数字和要求都默默记在心里。
张玉清则有些咋舌:“我的老天爷,照顾奶娃儿都没这么精细。”
嫁接后的头三天,王建安和父亲轮流守着大棚。
白天,王太平严格按照儿子的讲解,盯着温度计和湿度计。
温度稍一超过26度,他就赶紧掀开小拱棚两头透气。
看到薄膜内壁凝结的水珠变薄了,立刻在棚内挂上湿布补水。
同时还仔细看着每一株南瓜,冒出绿芽,马上掐掉。
晚上,王建安每隔两三个小时就爬起来。
提着煤油灯钻进大棚,感受小拱棚内的温度。
往往夜间骤然降温才是造成黄瓜发育不起来的最大因素。
白天有什么情况都能及时发现,晚上出现问题等第二天再发现就晚了。
好在收稻谷最忙的那几天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晒谷子和脱壳了。
王建平3人也还忙的过来。
“建安儿那边咋样了?”冯彬蓉一边搅拌着猪食,一边问刚从下面猪圈回来的丈夫。
现在猪仔吃的不多,还是在上面两口锅里煮的猪食。
王建平甩了甩发酸的手臂:“爸说看着还行,没蔫儿。建安儿在睡觉,这几天他晚上都没咋睡。”
到了嫁接后第4天,王建安和父亲统一检查了一遍。
有几十株切口出现部分腐烂,还有几十株黄瓜叶子枯萎。
王太平则是耷拉着脸,已经这么悉心照顾了,没想到还是死了100多株,
他可不懂什么存活率,他只知道100多株,好几块钱呢。
“这算很好了,只有这100来株死了,今天把留下来的那300颗种子也拿出来种上。”王建安笑着安慰父亲道。
很快张玉清等人也赶来了,今天是重要的时间点。
大家都想看看这段时间的成果如何。
“嚯哟,真活了,这黄瓜叶子看着都精神。”张玉清弯着腰,凑近了看,满脸的不可思议和惊喜。
王建平和冯彬蓉乐呵呵的看着这些黄瓜。
尹祥平则是看了几眼黄瓜,更多的注意力在面露憔悴的丈夫身上。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王建安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即时夜晚突然降雨降温,对黄瓜的影响也不再是致命性的。
转眼到了9月下旬。
王建安来到了县里。
他直奔供销社,找到三哥尹彬。
“三哥,我来取沼气灯和气压计了。”王建安将村里开的证明递给尹彬道。
“走吧,去仓库取货。”尹彬带着王建安往仓库走去。
路上听王建安说到大棚黄瓜一切顺利,再过几天就要移栽了,尹彬也算松了口气。
“三哥,谢了哈。”王建安取到灯后向尹彬感谢道。
一共15栈灯,每栈补贴后7块钱,气压计20块,再加上气管,一共花费153块。
接着,王建安又叫了个三轮车拖着东西去了宝莲酒厂。
熟门熟路找到销售科的刘建国。
“刘科长,我又来了。”王建安笑着递上根烟。
“哟,王老弟,这次要多少酒糟?”刘建国接过烟点上。
刘建国并没有忘记王建安,这个年代来酒厂买酒糟养猪的就那么几个人。
“这次多要点,5000公斤。”王建安报出数字。
刘建国:“还是老规矩,给你送到家?”
“那是肯定的撒。”王建安点头,讨好的笑道,“刘科长,这次量大这么大,价格上有没有可能再优惠点喃?”
刘建国弹了弹烟灰:“嗯……这样,6分8厘一斤。”
王建安心里算了算,开口道:“刘科长,实话给你说,明天我们队要集体搞养猪,用量会更大,再打个折,6分5吧,咱们以后长期合作。”
刘建国犹豫了一下,雄州县那边也有酒厂,王建安的选择并不是只有这里。
他最终点点头:“行,就6分5一斤,以后都来我们这儿买哈。”
去交完钱王建安找了个地方等着酒糟装车。
下午两辆货车带着酒糟驶入李家沟。
张春城三人早就等在王建安的家里了。
院子里堆不下这么多的酒糟,张春城几人干脆直接往自己家里搬。
卸完货之后整个院子里都是酒糟的气味。
幸好考虑到气味问题,今天特地把尹祥平送回了娘家。
要不然她在这里非得吐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