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开张
第48章 开张
“大哥,起床了。”王建安一个激灵坐了起来,打了个哈欠,顺手关掉了闹钟。
王建平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嗯,醒了。”
用冷水洗了把脸,两人冻得一哆嗦,瞬间彻底清醒。
收拾完后两人出了旅馆,昨晚已经和老板说了今天要早出,下午再回来退押金。
凌晨4点多的蓉城街道,空旷得吓人。
王建安背着包在前面带路,王建平挑着竹篼跟在后面。
兄弟俩缩着脖子,都没有说话。
赶到抚琴菜市场后门那片临时摊区时,还不到5点。
空地上已经影影绰绰站了几个人。
还有人正骑着三轮车,拉着板车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
排队的人们跺着脚,哈着白气,低声交谈着,看样子是早就认识。
王建安带着大哥加入了排队的行列。
刚排了一会儿,身后又跟上来三四个人。
王建安把包里的厚衣服拿出来给大哥披上,自己也裹紧了棉袄。
王建平则始终紧张地盯着脚边的两个竹篼,生怕被人碰了。
熬到5点半,市场管理处的铁皮房终于亮起了灯。
那个卷发妇女裹着件更厚的棉袄,拎着个铁皮钱箱和一本登记簿,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排好排好,一个个来。”卷发妇女扯着嗓子喊道。
随后她往空地入口处一站,开始收钱发牌。
队伍开始缓慢地向前蠕动。
“7号。”轮到王建安时,卷发妇女头也不抬,把一块用毛笔写着“7”的硬纸牌塞给他。
“大哥,我们走。”王建安招呼王建平,找到和手中牌子对应的空地。
地方不大,勉强能放下两个竹篼。
临时摊子分成了两排,左1右2,依次往后排,7号这个位置很靠前。
王建安发现有些人到摊位之后并没有带着菜。
过了一段时间,才有人带着菜过来。
看来他们是分成了两批,一人来排队,另一人去进货。
天光渐亮,摊区也嘈杂起来。
王建平掀开竹篼上面盖的蚊帐和稻草。
一股独属于新鲜黄瓜的清香瞬间弥漫开来。
旁边卖冬笋的中年男子和卖干辣椒的妇女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好奇地探头看过来。
“嚯,黄瓜?!”老汉惊讶地瞪大了眼,“你从哪儿搞来的?”
王建安笑笑没有回答,将稻草垫在地上,从竹篼里拿出黄瓜,一层层的码放在稻草上。
很快,两人面前堆起了一座“翡翠小山”。
“小伙子,你这黄瓜卖好多钱?”卖冬笋的男子好奇的问道。
“4块钱一斤。”
毕竟这是第一次卖黄瓜,定价比国营市场卖的便宜一些,吸引点人气,先把口碑打开。
“四块?”旁边的卖干辣椒妇女倒抽一口冷气,“卖这么贵哪个买哦。”
“就是,太贵了。”另一边摊子上一个20多岁的男子附和着。
王建安没理会他们的反应,默默的整理着黄瓜。
刚才围过来的菜贩子们见状也无趣的慢慢散去。
见所有人都散开后,刚才附和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
“老哥,你好,我叫邓建国。”男子低声说道,“你这黄瓜这么新鲜,不像是外地运过来的哦。”
王建安瞥了他一眼:“你刚才不是也说这东西太贵的嘛。”
“嘿嘿,刚才人多的嘛。”邓建国递过来两支烟,“你这是自己种的?我听说双流那边有搞大棚的,但是产量都不高,按理说流不到市场上来。”
王建安拒绝了递过来的烟:“这不烦你关心,天要亮了,你还不回去看着你的摊子?”
无利不起早,能长期在菜市场混的人,没有哪个是不精明的。
不清楚男子的底细,王建安不想和他有过多的交集,何况他还一来就问这么“机密”的消息。
“哎,哥,是我唐突了,你别介意,我先回去了。”邓建国讪讪地笑了笑,说了声抱歉回到了自己的摊位。
天色逐渐大亮,真正的买菜高峰来临了。
人潮涌入市场,固定摊区那边人声鼎沸,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临时摊区这边也渐渐热闹起来,但人流明显少很多,大多是图便宜或者买些稀奇山货的。
路过7号摊位的人,十个有九个会被那堆青翠的黄瓜吸引住目光,然后无一例外地被那“4块”的价格吓退。
“黄瓜?”一个穿着呢子大衣,提着菜篮子的老太太停下脚步,拿起一根仔细看了看,又凑近闻了闻,“嗯,是新鲜。多少钱?”
“大娘,四块一斤。”王建安起身说道。
“四块?!”老太太像被烫了手,立刻把黄瓜放回原处,连连摇头,“太贵了,吃不起吃不起。”说完挎着篮子快步走了。
“奶奶,我要吃黄瓜。”一个小男孩被奶奶拉着路过,看到黄瓜挪不动步了。
“乖孙,那个贵得很,走,奶奶等哈给你买糖吃。”老太太哄着孙子,硬把他拖走了。
王建平看着一个个顾客来了又走,问完价就摇头离开,心里越来越没底,额头上急出了细汗。
他拽了拽弟弟的衣角,压低声音:“建安儿,四块是不是太高了?要不降点?”
王建安拍了拍大哥的手:“大哥,沉住气,我观察了一下。
刚才来问的大部分人像是第一次知道冬天能买黄瓜,估计平时也就都买当季菜,不晓得反季菜这些。
还有一些是晓得反季菜的,但是呢也就偶尔买点来吃。
多等一会儿,会有人买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快八点了。
他们的摊子前依旧看的多,买的无。
就在这时,那个带着孙子的老太太又转了回来。
她似乎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站到了摊子前。
“小伙子,便宜点嘛?三块五,我买两根给我孙子尝尝鲜。”老太太开始讲价。
王建安:“大娘,真少不了,看您也是晓得价格的,我这已经卖到够便宜了。”
老太太还在犹豫。
这时旁边另一个提着菜篮子的主妇凑了过来,拿起一根黄瓜:“哟,这黄瓜真新鲜,比我前几天在国贸市场买的还新鲜。小伙子好多钱一斤?”
王建安一听就知道第一单生意要做成了:“哎,大姐,4块钱一斤,称点哇?”
主妇还未说话,旁边的老太太像是下了决心:“行,4块就4块,给我来3根。”
“要的。”王建平早就迫不及待了,赶紧挑了3根最粗壮的放在称上。
“大娘,1斤5钱,给您算1斤,4块钱。”王建安看着称说道。
“行。”
将黄瓜递了过去,王建安顺手接过老太太递过来的4块钱。
王建平乐呵呵的看着弟弟手里的钱,立马转身给摊子前的主妇称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