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封锁困境寻生机
第15章 封锁困境寻生机
夜色如墨,山风裹挟着潮湿的寒气掠过林梢。李龙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处被黑暗吞没的山路。他身后是刚刚平息谣言风波的村庄,灯火稀疏却温暖人心。赵铁柱递来一支烟,两人沉默地抽着,仿佛在等待某种未知的讯号。
几天后,根据地的粮食库存开始告急。
最先察觉的是炊事班的老刘头。他在灶台前翻遍了米缸和面袋,最后只舀出半碗发霉的玉米粉。他皱着眉头走到指挥部门口,把空口袋往桌上一摔:“李队长,这都三天没新粮进来了。”
李龙正在看一份物资清单,闻言抬起头:“封锁线那边情况怎么样?”
“比上次更严了。”赵铁柱插话道,“我亲自带人试了两次,刚靠近就被鬼子的巡逻队逼回来了。他们还在几个关键路口增设了岗哨,连狗都养上了。”
屋内一片沉默。
傍晚时分,李龙召集了几名骨干战士,在昏暗的油灯下展开了一场紧急会议。地图铺在桌上,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条原本可行的运输路线,如今都被打上了叉。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李龙指着地图上的几处节点,“鬼子这次是有备而来,不光是想困住我们,还想饿垮我们。”
“那咱们就硬闯!”一名年轻战士咬牙说道。
李龙摇了摇头:“硬闯不是办法,我们现在最缺的是弹药。子弹受潮的事情你们听说了吧?如果真打起来,能撑多久?”
众人神色凝重。
“我们必须另想办法。”李龙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第一,我们要搞清楚到底还有多少存粮;第二,得派人去山里找点野菜、野果,先顶一阵子;第三,必须尽快联系外界,看看能不能从别的方向调些物资进来。”
命令很快下达。
战士们分成几组,各自领命出发。有人负责盘点各个存储点的物资,有人则准备深入山林寻找食物来源。而李龙自己,则留在指挥部,亲自监督无线电通讯小组的工作。
深夜,通讯室里的灯光依旧亮着。技术人员小王正蹲在一堆零件中间,手里拿着一把螺丝刀,额头满是汗珠。
“信号还是断断续续的。”他一边调试一边低声抱怨,“鬼子肯定用了什么干扰设备,我们这边怎么调都不太行。”
李龙站在一旁,盯着那台老旧的电台,眉头紧锁。
“再试试其他频段。”他说,“我记得之前有支友军用过一个备用频率,你查一下有没有记录。”
小王点头,翻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手指快速滑动着纸页。突然,他的动作一顿,抬头看向李龙:“有个奇怪的信号……昨天晚上也出现过一次,但当时以为是杂波就没管。”
“你现在还能接收到吗?”李龙追问。
小王重新调整天线,片刻后,耳机里传来一段微弱却清晰的摩斯电码声。
“听到了。”他兴奋地说,“这段信号……不像日军的,更像是……另一支抗日武装发出的!”
李龙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接过耳机,仔细听着那段断断续续的信号,心中隐隐有了个想法。
与此同时,另一组战士已经进入山林。
带队的是老班长张德胜,他曾是猎户出身,对山林地形极为熟悉。他带着七八名战士,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缓缓前行。
“注意脚下。”他低声提醒,“这片林子最近常有鬼子活动,大家别掉队。”
队伍穿行在密林间,脚步轻盈而谨慎。忽然,走在最前面的一名战士停下脚步,抬手示意所有人安静。
前方不远处,一道火光闪烁。
“鬼子巡逻队。”张德胜低声道,“绕过去。”
他们悄悄向右侧移动,穿过一片灌木丛,来到一处溪流边。水流湍急,冲刷着岸边的石块。战士们正要继续前进,一名眼尖的战士突然蹲下身,指着地面:“这里有脚印。”
众人围拢过来。果然,湿软的泥土上留着几串新鲜的兽爪痕迹,深浅不一,似乎还带着一点血迹。
“是狼。”张德胜皱眉,“这片林子最近确实不太平,听说有村民丢了羊。”
“那会不会是鬼子故意放进去的?”有人提出疑问。
张德胜摇头:“不太可能。鬼子不会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不过……”他顿了顿,“咱们得小心点,这片林子里,可不止有鬼子。”
最终,他们在远离巡逻路线的地方找到了一片野菜地,还有一些可以食用的野果。战士们迅速采集了一些样本,装进布袋里。
回到根据地已是深夜。李龙亲自检查了带回的食物,又安排人送去给百姓尝试点评。
“味道有点苦。”王大娘嚼了一口,“不过煮熟了应该能吃。”
“能吃就行。”李龙笑着说,“只要能撑过这段时间,总会有转机。”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清晨,李龙召集所有干部开会。他将最新的物资统计结果摊开在桌上,脸色沉重。
“我们的存粮最多只能维持半个月。”他说,“而且弹药储备也不容乐观。我们必须找到突破口。”
“那怎么办?”有人问。
“两条路。”李龙沉声道,“一是继续尝试联系外界,二是扩大山林搜寻范围,争取找到更多食物资源。”
“可鬼子不会让我们这么轻松。”赵铁柱补充道。
“我知道。”李龙点头,“但他们也不可能永远守住每一条路。我们只需要一个机会。”
会议结束后,李龙独自一人走出指挥部,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晨雾还未散尽,远处的山林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他摸了摸腰间的驳壳枪,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多难,都要让这支队伍活下去,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再受苦。
就在他转身准备回去时,通讯员小王急匆匆跑了过来。
“李队长!”他喘着气喊道,“我们刚才收到了那段信号的回应!”
李龙猛地回头,眼中燃起希望的火焰。
“说下去。”他低声催促。
“对方自称是晋北独立支队,愿意提供支援,但需要我们确认身份,并约定联络方式。”
李龙握紧拳头,嘴角微微扬起。
“好。”他说,“那就让他们等着吧。我们,一定会走出去。”
晨曦洒落,照亮了他坚毅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