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巧施妙计赢民心
第4章 巧施妙计赢民心
夜色渐褪,晨曦初露。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尽,村庄在一片朦胧中苏醒过来。几只早起的麻雀扑棱着翅膀,在枯枝间跳跃鸣叫,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李龙站在村口的一块大石上,望着忙碌的战士们。他们三五成群地分散在村里各处,有的扛着木梁修补屋顶,有的蹲在地上帮老农翻耕土地,还有的背着水桶来回送水。阳光洒在他们的军装上,映出一层淡淡的金色。
“这活儿可比打仗难多了。”一个年轻的战士抹了把汗,一边敲钉子一边嘟囔道。
“别抱怨,干好点,让老百姓看看咱们八路军是真心实意来帮忙的。”班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
李龙嘴角微微上扬,转身走进村子深处。他记得昨晚那位老人说的山洞里发现的东西——子弹、步枪,还有那台老旧的电台。这些物资虽然不多,但对眼下这支刚刚建立起来的小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报告!”一名战士快步跑来,“我们在一间废弃的屋子里找到了一些工具,还有……这张纸。”
李龙接过一张泛黄的纸片,上面画着几个模糊的标记,像是某种地图的一部分。他皱眉仔细辨认,隐约能看出来是一些地形轮廓和坐标标注。
“这是什么?”他低声问道。
“不清楚,但我们怀疑这可能是以前某个商人留下的路线图。”战士回答。
李龙点了点头,将纸片小心收起。他知道,在敌后作战,情报往往比子弹更重要。
就在这时,一阵孩童的笑声从远处传来。李龙循声望去,只见几个孩子正围着一群战士嬉戏,其中一个年纪稍小的孩子蹦跳着,嘴里还不停说着什么。那是个瘦小的男孩,脸上带着几分羞涩,但眼神却格外明亮。
“他们在说什么?”李龙问身旁的战士。
“他说想当兵,打鬼子。”战士笑着答道。
李龙心中一动,走到孩子面前,蹲下身子:“你多大了?”
“十二岁。”孩子挺直腰板,声音清脆。
“那你爹娘呢?”
孩子的笑容瞬间黯淡下来:“去年被鬼子杀了。”
李龙沉默片刻,轻轻拍了拍孩子的肩膀:“你还太小,等长大了,再来找我们。”
孩子用力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接下来的几天,李龙带领战士们继续帮助村民修缮房屋、恢复生产。他们不仅修好了十几间破败的房屋,还在村外开垦了几块荒地,种下了第一批粮食种子。
村民们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起初只是偷偷观察,后来有人开始主动送来热水和干粮,甚至有几位年轻人提出要加入队伍。
“你们真愿意跟着我们?”李龙看着眼前这几个年轻人,语气认真。
“俺们不怕死!”其中一个高个子青年大声说道,“只要能把鬼子赶出去!”
李龙深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行,今晚我给你们安排训练。”
与此同时,宣传工作也在有序展开。战士们在村里的空地上搭起了简易讲台,轮流讲述八路军的战斗经历,讲述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友,讲述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你们知道吗?”一位战士站在台上,声音洪亮,“就在几个月前,我们的一个小队在晋察冀边区,用仅有的几十发子弹,打了整整一天,最后硬是把鬼子的一个小队给打退了!”
人群中有低语,也有惊叹。
“八路军不是来抢东西的,不是来征粮的,而是来保护大家的!”李龙站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把鬼子赶出中国!”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掌声,虽然不大,但却是发自内心的。
那天晚上,李龙召集了几位年长的村民开会。他在桌上铺开那张残缺的地图碎片,指着上面的标记说道:“这是我们最近找到的一些线索。如果我没猜错,这可能是一个隐藏的补给点或者联络站的位置。”
一位老人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忽然开口:“这地方……我记得,小时候听我爹说过,那边确实有个废弃的老庙,里面曾经藏过不少商队的东西。”
“老庙?”李龙眉头一挑,“具体位置在哪?”
老人伸手指了指西边的方向:“往那边走大概十里地,有一座小山,山脚下就是。”
李龙立刻派人前去探查,并叮嘱务必小心行事。
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第二天上午,侦察员急匆匆跑回营地:“东边发现日军巡逻队,人数大约二十人,正在向村子方向移动!”
李龙迅速起身,下令:“所有人集合,准备迎战!”
战士们立刻进入战斗状态,一部分人在村外布置陷阱,另一部分则埋伏在树林边缘。李龙亲自带队前往东侧高地,观察敌情。
不久后,日军果然出现在视线范围内。他们排成两列,步伐整齐,显然没有察觉到危险。
“放他们进来。”李龙低声命令。
等到日军进入包围圈,第一根绊马索被触发,紧接着几名士兵踩中竹签,发出惨叫。混乱之中,伏击的战士们纷纷开火,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日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李龙趁机率队发起冲锋,将敌人彻底驱逐出村。
战斗结束得很快,打扫战场时,战士们在一具日军尸体上发现了另一个奇怪的符号,与之前地图上的标记极为相似。
“这到底是什么?”李龙盯着那个符号,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
但此刻,村民们已经围了过来。他们看着满地的日军尸体,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希望。
“谢谢你们!”王大娘端着一碗热汤走来,递到李龙手中,“要不是你们,我们这个村子恐怕又要遭殃了。”
李龙接过碗,笑了笑:“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他抬头望向远方,太阳已经升起,照耀在这片饱受战火洗礼的土地上。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但至少现在,百姓的心,已经开始向他们靠拢。
而他,也必须更加谨慎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