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挑衅
第8章 挑衅
辞别赵晋,常清心中微沉。
果然都不能小瞧任何人。
罗和轩或许不懂什么叫流水线生产方式,但一定明白分工协作的便利。
其将罗经仪炼制过程,分为“盘坯”和“淬灵”两大步骤,便可见一斑!
盘坯之所以未被拆解成更细工序,他猜测,大概率是那些高阶修士不屑于钻研这些蝇头小利。
这倒是给他留了个空子。
此时,天已大亮,万道霞光,穿过高耸大厦,漏下点点光斑,洒在他的脸上,带来些许温暖。
他脚步不变,不紧不慢的往学堂行去。
行至学堂,早课已经开始。
老师傅公冶靖坐在工位上,耐心打磨着盘体,他的工作效率很高,几乎一上午就能制作出一件盘坯,正好涵盖盘坯所有制作流程。
哪个环节不懂,等一等便是。
因此除了三四个新来学徒站在旁边,不错过任何步骤外,还有五六个老油条,坐在不远处,或看书,或冥想,或打磨盘坯,等待后面工序。
常清学着这些老油条,寻了个角落,闭眼冥想起来。
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悄然流逝。
都说,任何事情沉醉其中的时候,时间都会过的很快。
对公冶靖来说,这句话是真理。
旁人看他每天都要篆刻打磨一件盘坯,属实无聊而枯燥。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过程其实很享受,打磨盘坯的时候,他整个人会进入一种空灵状态,无思无想,即便是学徒发问,更多的也是一种本能回答。
等他回过神来时,盘坯已然制作完毕。
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也将正式开始,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今天也是如此。
“呼……”
随着盘表一百二十分金最后一笔坐向线度篆刻完毕,公冶靖轻轻吐了一口气,一件近乎完美的盘坯在他手中诞生。事实上,这些盘坯无一不是内院特供。
“工艺不错,可惜,还差了点火候。”
一句轻飘飘的评价,突兀从旁边飘来,听得公冶靖心中一颤,莫非是内院匠师莅临?
他连忙抬头望去,不见什么内院弟子,只有几名新来学徒一脸惊讶的看向其中一人——那是一位新来学徒。
公冶靖眉峰微蹙,目光宛如锥子,钉在常清那张尚显稚嫩却异常平静的脸上。学堂内落针可闻,一阵风来,压得众学徒大气也不敢出,悄悄往后退了半步。
“你说什么?”公冶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冷意。
常清迎着那迫人目光,不闪不避,甚至行了个标准的学徒礼,言语却像淬了毒的刀子:
“回禀先生,弟子说,此盘坯工艺精湛,实属上乘,然而还是尚欠……火候。”他刻意在“火候”二字上咬重了音。
“哦?”
公冶靖轻笑,将手中盘坯扣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这才老神在在的躺在椅子上,问道:
“那你倒是说说,何处欠了火候?”
常清瞥了一眼盘坯,便直视公冶靖眼睛,仿佛师傅点评弟子作品:
“先生技艺超群,可谓炉火纯青,弟子佩服!”
声未落,他话锋陡然一转,字字如冰珠落玉盘,刺耳至极:
“然则罗经之道,所求乃是度线量山,格针定位,要的是毫厘不差的绝对精准,此盘坯虽然精美,却瑕疵暗藏。”
他指尖虚点“兑”位三线交汇之处:
“第一,这兑位三线交汇点,偏移正位零点二毫!《罗经解定》有云,三线交心,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以此盘定‘酉山卯向’,方位角已偏零点二毫,百里之内可堪一用,千里定向,必差百步。”
“第二……”
常清指尖迅速移向子午正针:“……子午正针,针体垂直度偏差零点五度!先生若是不信,可以‘水浮法’自查。”
“最后……”
他收回手指,平静道:
“炮制盘坯,首先要选材定基!然而看这盘坯,乃十年玄阴木,木质虽坚,却阴干不足三月,水汽尚未散尽。先生急于篆刻,下刀虽稳,但在今日酷暑温差之下,已然发生细微形变,这点以‘双盘校验法’对合,即可查验而出。”
说到这,常清放缓声音:
“故而此盘工艺虽妙,终究欠缺了几分火候,充其量……不过是个漂亮的死物罢了。”
“哗啦啦——”
学堂内,一片死寂,唯有微风吹拂的声音,发出令人彷徨的聒噪。
学徒们脸色煞白,惊恐地看着常清,这已经不是点评,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羞辱和挑衅!
公冶靖的脸瞬间涨红,又迅速褪为铁青,额角青筋在薄皮下如游蛇般窜动。
常清的话,像毒蛇般钻入他的耳中,以他老辣眼光,经人指出,自然立即察觉到那瑕疵之处确实属实。
说到底,这是他日常教学,哪里会耗费百分之百心血雕琢?有点瑕疵完全在意料之中,这也根本不影响使用。
但这般被人当众揭发,这让他老脸往哪搁?
这小子是要踩他上位啊!
“好!好一个‘漂亮的死物’!”
公冶靖笑了:“看来咱们这位新来的学徒是深藏不露,眼界高得很呐!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常清:“弟子常清。”
公冶靖恍然:“原来是常观辰的养子,难怪刚来不久,便敢大言不惭。常言道,嘴行千里,屁股在家。不知阁下可有作品,好拿来给大家伙儿开开眼?”
常清脸上刻薄笑意悄然敛去,平静道:“弟子现在拿出来,大家恐怕也不信是弟子雕琢。我看不如这样,明日上午,咱们就在这里,现场切磋一场,如何?”
果然是冲他来的……公冶靖笑容收起,一脸认真道:“那就说定了!”
言落,他豁然起身,袍袖一甩,不再看常清一眼,转身大步走向门外,沉重木门在他身后“哐当”一声合上,留下满室窒息死寂和一地无形硝烟。
少顷,凝重如铅块的空气,逐渐活络起来。
满屋弟子一脸惊讶的看向常清,或满脸错愕,或窃窃私语,或亢奋至极。
常清听着那细碎议论声,轻轻一笑转身离去。
一起离去的还有师徒对决的消息,迅速传遍罗和轩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