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离家,应征,未来何去何从
第4章 离家,应征,未来何去何从
一夜无眠。
翌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张家小院里就弥漫着一股离别的愁绪。
张大婶给高子瑜准备了一个包袱,里面塞满了她亲手做的杂粮饼、腌肉,还有几件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粗布衣裳。她还从床底摸出一方用红布包裹的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十枚铜板和几块碎银子。
“子瑜,这是家里这几年攒下的,你拿着,路上买些吃的喝的,别委屈了自己。”张大婶把钱塞到高子瑜手里,眼泪又忍不住往下掉。
高子瑜推辞了几下,见张大婶执意要给,便收下了。这点钱虽然不多,却是二老的心血,他知道自己若是不收,他们心里会更难受。
“婶,您放心,我到了军营会写信回来的。”他说道。
张大叔则默默地从屋里拿出一把老旧的柴刀,递给高子瑜:“这刀跟了我几十年,虽然老了点,但关键时候也能防身。你拿去,路上小心。”
高子瑜接过柴刀,刀身有些锈迹,但刀刃却被磨得锋利。他掂了掂,入手沉重,这把刀里蕴含着张大叔对他的深沉爱。
“谢谢叔。”他郑重地收好。
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了小院。
高子瑜背上包袱,手提柴刀,站在院门口,回头看了看这个生活了三年的家。青瓦农舍,篱笆小院,还有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温暖。
张大婶哭得梨花带雨,张大叔则红着眼眶,用力地挥了挥手。
“叔,婶,我走了!”高子瑜深吸一口气,转身,迈出了家门。
他没有回头。他知道,现在回头,只会让彼此更难过。他的步伐坚定,每一步都踏得有力,仿佛走出了家门,便也走出了这三年的平静,走向了属于他的战场。
村口,老钱头已经等在那里,旁边还站着几个村民,都是来送行的。他们看着高子瑜高大的背影,眼神复杂,有惋惜,有敬佩,也有几分幸灾乐祸。
“子瑜,路上小心啊!”老钱头喊了一声。
高子瑜朝他们点了点头,没有多言,径直沿着村口的小路,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
小路蜿蜒,两旁是金黄的稻田,清风吹过,稻浪翻滚。高子瑜走得很快,他需要尽快适应这种节奏,适应即将到来的残酷生活。
他想起前世的训练,想起那些在异国他乡的枪林弹雨。心底深处,蛰伏已久的战意,正一点点苏醒。
他知道,他所等待的,不只是报答张家的机会,更是一个重拾力量,寻找真相,甚至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军,或许是这个世界给他最好的舞台。
走了约莫半日,县城的轮廓便出现在眼前。城门高耸,城墙斑驳,透着岁月的痕迹。城门口人流如织,除了进出城门的百姓,还有不少衣衫褴褛的壮丁,在官兵的押解下,眼神麻木地走向城内。
征兵,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高子瑜随着人流进了城,城里比村子热闹百倍。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可他无心欣赏,径直朝城北的征兵处走去。
征兵处设在县城校场,离老远就能听到嘈杂的人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
校场外围着一堆站岗的哨兵,几个身穿甲胄的士兵手持长矛,面无表情地维持着秩序。里面人头攒动,乌泱泱一片,都是前来应征的百姓。
空气中弥漫着汗臭、泥土和一丝难以言喻的铁锈味。
高子瑜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他环顾四周,大部分应征者都是面带菜色,身形瘦弱的农夫。他们眼神忐忑,低声交谈,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茫然和恐惧。也有少数几个看起来孔武有力的汉子,但眼神中也带着一丝不安。
队伍前进得很慢。前面有征兵官大声呵斥,有新兵因为不合格被赶走,也有人因为体检不合格而哭天抢地。
一个瘦小的汉子,因为身高不够,被一个粗壮的军官一脚踹开,跌坐在地上,手中的馒头也滚了出去。军官骂骂咧咧:“滚!老子不要废物!”
汉子捡起馒头,眼泪汪汪地爬起来,一瘸一拐地离开了。
很多人参军,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
高子瑜平静地看着这一切。这就是现实,残酷而直接。
终于轮到他了。
他走到征兵台前,一个身穿文士袍的官员坐在案后,提笔蘸墨,头也不抬地问:“姓名,籍贯,年岁!”
“高子瑜,青山村,十九。”高子瑜声音沉稳。
官员这才抬起头,扫了一眼高子瑜。他先是一愣,随即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身形挺拔,气度沉稳,面容虽不至于俊美,却棱角分明,双眼清澈,丝毫没有其他应征者那种畏缩和麻木。一身粗布衣裳,也掩盖不住他周身散发出的那股子精悍气息。
“青山村?”官员又确认了一遍。
“是。”
“张家大郎是你何人?”官员又问。
高子瑜知道这是在核对户籍,解释道:“张家大郎体弱,我是他家新收的养子,替他应征。”
官员闻言,点了点头,在文书上写下“高子瑜”的名字,并在“替役”二字上重重画了个圈。
“去那边体检!”官员指了指旁边的一排帐篷。
高子瑜走到帐篷前,里面有几个穿着短打的军士,正在给新兵检查身体。一个满脸横肉的军士,粗鲁地扯开一个新兵的衣襟,看了两眼,便不耐烦地挥手。
轮到高子瑜时,他主动脱下上衣。
军士的目光落在高子瑜身上时,眼神瞬间凝固。
他的身材,与周围那些骨瘦如柴的农夫截然不同。宽阔的肩膀,紧实的胸肌,清晰的腹肌线条,还有那小臂上虬结的肌肉,无一不彰显着力量。身上没有一块赘肉,却也不是那种死板的健美,而是充满了爆发力的流线型。
军士下意识地伸手在高子瑜的胸口和胳膊上捏了捏,指尖触及的,是钢铁般的硬度。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惊异和审视。
“你以前练过?”军士声音低沉。
高子瑜不动声色:“农家汉子,力气大些罢了。”
军士没有说话,只是又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然后点了点头,在文书上重重写下“甲等”二字。
“去那边领号牌,等候分派!”军士指了指校场中心的一处高台。
高子瑜穿好衣服,来到高台下。这里已经聚集了上百名通过体检的新兵。他们或站或坐,脸上大多带着一丝忐忑和不安,窃窃私语,等待着被分配到哪个营队。
高子瑜找了个角落站定,目光扫过人群,将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新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他将再次拿起武器,面对血与火的考验。
而这一次,他不再是为了使命,而为了寻找真相,是为了……活下去。
远处,一个身穿甲胄,身材魁梧的校尉,正大步走向高台。他的眼神锐利,扫视全场,一股压迫感扑面而来。
“肃静!”校尉一声暴喝,声音如雷,瞬间压过了所有嘈杂。
校场之上,所有新兵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