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短视频,帝王们全部破防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明朝官场那点事,当官的为啥要贪

最新网址:m.biquw.cc

镜面亮起时,苏然正对着近代史笔记发呆,屏幕上突然弹出“民权辩论会”的标题,吓得他差点把笔记本碰掉。解说员站在虚拟的辩论台中央,左边摆着“帝王席”,右边设着“百姓席”,台下拉着“皇权与民权能否共存”的横幅,场面像极了现代的辩论赛。

“好家伙,这是要开历史级别的吐槽大会啊。”苏然刚发完弹幕,就看见各朝的人物陆续“入座”——嬴政坐在帝王席首位,龙袍上的金线在虚拟灯光下闪得晃眼;刘邦拉着个扛锄头的老农挤在百姓席,还偷偷往对方手里塞了块烧饼;朱元璋干脆搬了把木椅坐在两席中间,手里攥着铁链子,活像个维持秩序的狱卒。

【解说员:今日辩论主题——百姓是否该参与国家治理?帝王先发言。】

嬴政率先拍案而起,青铜酒樽在案几上震得叮当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百姓识字者十中无一,连自家田埂都算不清,岂能参与治国?”他指着台下的老农,“让他议朝政,不如让牛马耕地——各司其职罢了!”

百姓席顿时炸开了锅。沛县的老农啃着烧饼反驳:“俺虽不认字,可知道苛政猛于虎!去年赋税加了三成,官吏还说‘陛下圣裁’,俺们连说句‘不’的地方都没有!”这话刚落,长安的小商贩、开封的纤夫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数起了苛捐杂税的苦。

刘邦在百姓席里坐不住了,腾地站起来:“哎哎,赋税这事儿……各朝都有嘛!朕当年约法三章,够宽松了吧?”可立刻被洛阳的铁匠怼回去:“约法三章是好,可后来不也修宫室、征徭役?俺爹就死在修长城的工地上!”

【朱元璋敲着铁链子喊:吵什么!百姓要懂规矩!朕当年杀贪官,还不是为了让你们好过?】

【百姓席有人喊:可您连说“朱”字都要杀头!这叫规矩还是叫霸道?】

苏然看得手心冒汗,赶紧发弹幕打圆场:【现代讲究“代议制”,百姓选代表参与决策,不是所有人都直接议政~】

嬴政盯着“代议制”三个字,眉头拧成疙瘩:“选代表?选谁?选个会喊口号的泼皮,还是选个只会哭穷的老农?”他突然指向百姓席里的董仲舒,“就像他,读了一辈子书,还不是要听朕的?”

董仲舒连忙起身作揖:“陛下息怒,臣以为……”话没说完就被武则天打断,她翘着兰花指拨弄着凤钗,慢悠悠地说:“依朕看,百姓就像羊群,得有牧羊犬看着——不是不让他们喘气,是不能让他们乱闯。去年关中饥荒,朕开仓放粮,他们还不是山呼万岁?”

“放粮?”百姓席里的灾民代表突然站起来,破棉袄上还沾着泥点,“武后放的粮里掺着沙土,官吏们层层克扣,十斗米到俺们手里只剩三斗!要不是有人偷偷开了官仓,俺们早饿死了!”

这话像颗炸雷,帝王席瞬间安静了。李世民脸色尴尬,他想起贞观年间的赈灾粮,确实被地方官动过手脚;朱元璋摸着铁链子沉默——他杀贪官杀得手软,可粮耗子总像杀不尽的韭菜。

【解说员:百姓代表提出“监督权”,认为该让百姓查账、评官,大家怎么看?】

刘邦突然拍着大腿笑:“查账?当年萧何管国库,朕都没查过!”可百姓席里的小吏反驳:“萧相公正,可现在的官吏呢?俺县太爷三年贪了二十万两,还说是‘陛下恩赏’!”

康熙突然从袖中掏出个小本子,念起了数据:“康熙五十一年,全国举报贪官的案子有三百七十起,查实的不到五十起——不是百姓不监督,是他们连诉状都递不到朕这儿。”他看向嬴政,“始皇帝修长城,征了七十万民夫,要是有人能告诉您‘民夫快反了’,秦何至于二世而亡?”

嬴政的脸“唰”地红了,抓起案几上的玉佩就想砸,却被李斯死死按住。苏然看着这幕,突然发弹幕:【现代有信访制度,百姓能直接给中央写信,还有纪检委查贪腐呢。】

【朱元璋眼睛一亮:纪检委?比锦衣卫还厉害?】

【苏然回复:不光查官,还受百姓监督,谁都不能徇私。】

辩论到白热化时,百姓席里站出个穿长衫的秀才,拱手道:“臣以为,民权不是要夺皇权,是要让百姓有‘说话的地方’。就像种地——陛下是掌犁的人,俺们是扶犁的,您说往南,俺们说‘前面有沟’,这才能种好田,不是吗?”

这话让刘邦来了兴致,他拽着老农的胳膊:“这秀才说得在理!当年俺在沛县当亭长,要是听了百姓的劝,早知道吕雉做饭那么难吃,就不该娶她……”吕雉的怒吼从屏风后传来:“刘邦你再说一遍!”全场顿时笑成一片。

嬴政却没笑,他盯着秀才看了半晌,突然问:“若依你说,百姓要如何‘说话’?”

“设‘民言院’!”秀才朗声道,“各县选百姓代表,每月聚一次,把赋税、徭役的难处写下来,直接送进宫里。陛下觉得合理就改,不合理就说明白——总比百姓憋着气反了好!”

【李世民点头:这法子有点像魏征的谏言,只是让更多人说话罢了。】

【武则天冷笑:要是他们天天说“后宫干政”,朕还怎么做事?】

解说员突然举起计时器:“最后三分钟,双方总结观点。”

嬴政深吸一口气,语气缓和了些:“朕承认,百姓的怨气不能堵。但治国如驾马车,朕是车夫,他们可以说‘路不平’,却不能抢缰绳——否则车毁人亡。”

百姓席的老农站起身,往嘴里塞了最后一口烧饼:“俺不懂啥大道理,就想赋税少点、官吏好点。陛下要是能让俺们活得舒坦,谁闲得没事反啊?”

镜面暗下去时,苏然发现自己的近代史笔记写满了“民言院”“监督权”这些词,苏然躺在床上,想起辩论会上老农的话,突然明白:所谓民权,不过是百姓想活得舒坦些。这道理,古往今来其实从未变过罢了。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