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论道青蛇
第3章 论道青蛇
李长青拾起地上那颗碧绿的蛇丹,触手冰凉,隐约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妖力。他眉头微皱,心中疑惑更甚——这蛇妖临死前所说的话,似乎另有隐情。
“柳家庄与蛇妖世代为友?“
若真如此,为何如今会演变成这般局面?蛇妖声称村民贪心不足,甚至打它的主意,可村民们却坚称蛇妖残害人命,每日索要血肉供奉。
“谁在说谎?”
李长青正思索间,老村长颤巍巍地走上前,深深一揖:“仙长,多谢您诛杀此妖,救我柳家庄上下性命!“
李长青收起蛇丹,摇头道:“村长,方才那蛇妖所言,你们可曾听清?它说……“
“妖孽狡诈!“不等他说完,人群中一个壮年男子厉声打断,“它盘踞我村古井多年,害死数十人,如今死到临头还要污蔑我们!“
“是啊!“另一妇人哭诉,“我儿前日才被它吞吃,尸骨无存!“
村民们群情激愤,纷纷控诉蛇妖恶行。李长青环顾四周,见他们神情悲愤不似作伪,心中疑惑更深。他沉吟片刻,问道:“蛇妖说你们曾与它世代为友,可有此事?“
老村长脸色微变,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仙长慧眼如炬,老朽不敢隐瞒……“
原来,数百年前,柳家庄先祖初到此地时,此处尚是一片荒山野岭,毒虫猛兽横行。村民难以生存,便向山中一位“柳仙“求助。
那“柳仙“正是这条巨蟒,它已修行数百年,颇有灵性,见村民诚心祈求,便答应庇护他们,并让出古井所在的风水宝地供村民定居。作为交换,村民需每年供奉牲畜,不得伤它子孙。
双方相安无事数百年,直到十年前,村中来了一个游方道士,声称古井下藏有“龙脉灵髓“,若能取得,可保柳家庄世代富贵。
“那道士说,只需设下阵法,困住柳仙,便能取走灵髓……“老村长苦笑,“当时村中几个年轻人贪心作祟,便瞒着老一辈,暗中布置……“
结果,阵法虽成,却未能困住蛇妖,反而激怒了它。蛇妖一怒之下,不再遵守祖约,开始报复村民。
李长青听完,心中了然——人心不足,反噬自身。
“那道士后来如何?“他问。
“他……“老村长面露恐惧,“当夜就被柳仙吞吃了。“
李长青默然。此事因果纠缠,蛇妖虽残暴,但起因却是村民背信弃义。而如今,蛇妖已死,恩怨却未了。
他正思索间,忽听远处传来一声凄厉尖叫——
“救命!井里……井里还有东西!“
李长青迅速赶到古井边,只见井水翻涌如沸,一股阴冷妖气冲天而起!
“不好!“他猛然想起蛇妖临死前的话——“你们以为杀了我就能高枕无忧?“
难道……它还有同伙?
井水骤然炸开,一道青影冲天而起,在半空中盘旋一圈,化作一名青衣女子,赤足踏空,冷冷俯视众人。
她面容清丽,眉目如画,但双眸却是诡异的竖瞳,周身妖气森然。
“你们杀了我父亲……“她声音冰冷,却带着滔天恨意。
村民们吓得瘫软在地,李长青握紧桃木剑,沉声道:“姑娘,此事因果复杂,你父亲与柳家庄本有约定,是村民违约在先,但你父亲也害人性命,恩怨难断。不如就此罢手,免得再添杀孽。“
青衣女子冷笑:“罢手?我父亲修行千年,从未害过无辜,若非他们贪心不足,怎会落得如此下场?今日,我要这柳家庄……鸡犬不留!
话音未落,她袖中飞出一道青光,直射李长青面门!
李长青侧身避过,那青光落地,竟是一条细如发丝的小蛇,瞬间钻入土中消失不见。
“小心!“他大喝一声,但已迟了——
地面骤然裂开,无数青蛇如潮水般涌出,扑向村民!
李长青咬破指尖,在桃木剑上一抹,剑身顿时金光大盛。他挥剑斩向蛇群,金光所过之处,青蛇纷纷化为黑烟消散。
但蛇群无穷无尽,村民已有多人被咬中,倒地哀嚎。
青衣女子悬浮半空,冷眼旁观,嘴角勾起一抹讥讽:“小道士,你救得了他们一时,救不了一世。“
李长青沉声道:“姑娘,仇恨只会让因果循环,永无休止!你父亲已死,难道你也要步他后尘?“
“闭嘴!“女子厉喝,“你们人类虚伪狡诈,背信弃义,有何资格说教?“
李长青深吸一口气,忽然收剑而立,竟不再抵抗。
女子一愣:“你……“
“姑娘若执意复仇,贫道不拦你。“他直视她的眼睛,“但你可曾想过——你父亲为何甘愿与人类共存数百年?“
女子怔住。
“妖修千年,所求不过超脱。你父亲选择与人为善,而非杀戮,便是因为它明白——天道循环,善恶有报。“李长青缓缓道,“你若今日屠尽柳家庄,来日必有更强者来斩你。仇恨只会让你永堕轮回,不得超脱。“
女子沉默良久,眼中恨意渐渐化作迷茫。
“那……我父亲的仇,就这么算了?“她低声问。
李长青摇头:“因果已了,你父亲杀人偿命,村民背约遭报。若你再添杀孽,只会让这段恩怨永无尽头。“
“此事是我不对,在不知情的情况贸然参与你父亲因果,这桩因果我接下来,若姑娘心有不忿,可来找我,贫道定然不会推脱。”
女子闭上眼,泪水滑落。
终于,她长叹一声,袖袍一挥,蛇群如潮水般退去,钻回地底。
“小道士,你叫什么名字?“她问。
“贫道李长青。“
“李长青……“她轻声念了一遍,深深看他一眼,“我记住你了。“
话音未落,她身形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于天际。
蛇患既除,柳家庄村民劫后余生,对李长青千恩万谢。老村长更是惭愧不已,坦言若非当年贪心,也不会有今日之祸。
李长青并未久留,次日便牵着二驴继续上路。
临行前,他回头望了一眼柳家庄,心中感慨——人心如渊,妖亦有心。
二驴似乎察觉到他的情绪,用脑袋蹭了蹭他。
李长青笑了笑,拍拍它的脖子:“走吧,去长安。“
——那里,还有更大的因果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