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小刀拉屁股

最新网址:m.biquw.cc

北风呼呼的吹,褒斜道栈道上,许仪在前面走,钟会带着人在后面跟着。

走一段路,队伍就会停下来,仔细检查脚下的栈道,是否修补到位了。因此队伍行进得很慢很慢。

这样走走停停的,一个上午过去了,结果钟会愣是没有找到一点毛病。

他看向杜预说道:“杜将军,你带着人来查吧。”

“得令,请大都督放心,杜某办事公道,绝不会徇私!”

杜预一板一眼说道。

钟会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他瞥了许仪一眼,又看了看一旁老神在在的石守信,心中愠怒不已,却又不好发作。

他暗暗下定决心,只要查出栈道有一点问题,绝对要小题大做,杀几个人以儆效尤,震慑三军!

钟会恼怒是有原因的。

天刚亮,他就下令擂鼓点将,全军开拔前往褒斜道。他本人带着亲兵,来到许仪的前锋军中,身边还跟着卫瓘等大佬。

一路上走走停停,但凡修补过的地方,他都会仔细观摩。

当然了,石守信也跟在钟会后面,这位伐蜀的大都督已经放出话来,若是发现栈道修得有问题,定会将石守信和许仪一起斩首。

上下一番折腾后,钟会一无所获,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杜预身上。

“杜预,这处修补得如何?”

等了很久,钟会指着栈道上的新木料,对杜预询问道,而后者还在观察检测。

“大都督请稍候。”

杜预左看右看,又找到十多人在那处新修补的地方上蹦下跳。不一会,他才走过来对钟会作揖行礼说道:“大都督,此处整修合格!”

“真的吗?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出了事,你也要负责的。”

钟会眯着眼睛看着杜预,语气不善,明显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

可是这一招对杜预没用。

这位司马家的女婿,一板一眼对钟会说道:“大都督不必见疑,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杜某不会包庇任何人,也不会冤枉任何人。出了事,请大都督把杜某也一并处置了!”

钟会没说话,骑着马在栈道上“飙车”,来来回回跑了几趟,栈道稳固如初,没有任何毛病。

“哼,传令下去,继续行军,每一处修补的地方,都不能放过,一定要仔细检查!”

钟会丢下一句话,随即转身返回中军去了。

被人打脸以后,这位伐蜀东路军统帅钟会,此刻是什么心情呢?

别问,问就是糟糕透顶,这回,他丢人丢大了。

许仪松了口气,连忙将石守信拉到一旁,紧紧握住他的双手激动说道:“谢谢石督军,要不是你当初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只怕许某现在已经人头落地了。”

他确实是心有余悸,当初还对石守信那死板的要求不太理解,甚至认为是对方故意找茬。如今看来,石守信可谓是目光如炬,早已算准了钟会要搞事情!

“许将军,现在说没事还为时尚早,这两天你这般准备一下,一旦大军扎营,钟会就会有行动了……”

石守信凑过来,在许仪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

“钟会居然敢这般胡作非为?”

许仪一脸惊恐,压低声音惊呼道,随即死死捂住自己的嘴。

“防人之心不可无,许将军就当是石某小人一回吧。万一不是,咱们也不损失什么呀?”

石守信长叹一声说道。

事实上,这个时代或许没有任何人比他更了解钟会了。

奸诈也好,歹毒也罢,其实都不是钟会性格里天生固有的东西,都是他为了适应这个暗黑的世道,不得已而为之。

钟会的性格,用“固执”二字来形容最贴切。他决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为此可以不择手段。

这才是此人的底色,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钟会不在乎手段如何。

白天无事,杜预带着钟会指派的亲信人马,逐一检查了许仪主持修复的各处残缺栈道,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

入夜后,大军继续行军,丝毫不停顿,也停不下来。沿途没有扎营的地方,只能强制行军,到下一处开阔地扎营。

于是连续走了两天的路,大军选择在衙岭扎营。这是褒斜道的一处开阔峡谷,再往南面走,路就越少,就越发依赖栈道。

当天夜里,有一个数十人组成的小队人马,趁着夜色悄悄离开衙岭魏军营地。他们毫无阻碍的通过了衙岭的关城(山上必经之路上的一座城楼),继续向前,似乎是在搜寻什么。

走了大概一个时辰后,这些人停了下来,点亮火把,站在一处新修补的栈道旁。

其中一些人从背后的行囊里拿出铁斧等工具,似乎想对栈道搞破坏。

正当他们准备劈凿栈道上的木桩时,栈道南北两面均有大量人影靠近。这些人压根就不跟他们短兵相接,直接上来就搭弓射箭。

不问,不答,不打招呼就下死手!

一时之间,夜色之中箭如雨下,沉闷的钝器入肉之音不绝于耳。

咻咻咻!咻咻咻!耳边尽是死亡的尖啸。

即便是这些人已经全部被弓箭放倒,朝他们射箭的人也没有停下来。很快,那些中箭后躺在地上呻吟的人,也不吱声了。

这时候,埋伏他们的队伍才点亮火把,北面那支队伍领头之人正是许仪!而南面那支队伍领头的人,却是石守信。

二人各带一队人马两面夹击,有心算无心之下轻松得手。

“石公台,我们何不抓个活口?”

许仪有些迷惑的问道,此刻对石守信已经心悦诚服。这位石监军,谋定后动算无遗策,当真厉害得紧!

“这些人都是钟会的亲信,难道许将军要把盖子揭开,指责钟会这个大都督陷害你么?”

石守信不动声色的反问道。

许仪不说话了,他还能说什么呢?兔子急了都还咬人呢,更何况是大都督!

“许将军,把这些箭矢都拔了,现场所有箭矢都回收放好,尸体就留在此地。若是钟会当众问起,许将军就说或许是蜀军斥候所为。

但石某估计他是不会问的。经此一役,起码他会收敛点,不会在修栈道这件事上为难我等了。”

石守信轻叹一声说道,这年头,还真不能把旁人的节操想得太高。类似今夜这种陷害同僚和下属的事情,钟会大概不会嫌麻烦。

石守信记得前世钟会坑起邓艾来,好像也是下的死手。

夜里寒风呼啸着,黑暗之中仿佛有无数毒蛇猛兽潜伏其中。然而石守信却感觉,人心比这三九严寒还要冷,比毒蛇猛兽更可怕。

石守信和许仪二人带队返回大营,都是心情沉重。

“石公台,钟会……是不是会反?”

许仪凑到石守信身边低声问道,称呼都变了。

连他这种对政治不敏感的人,都闻出不对味来了!

“许将军心中明白就行了,不要说出来。”

石守信一直不回答,等他们走到大营门口,他才回了一句,已经暗示得很明显了。

许仪点点头,他拍了拍石守信的胳膊热情承诺道:“若真有事,公台只管来许某大营避祸!有我在,定然保你无事!”

石守信心中暗想:恐怕到时候我还真有求于你。

第二天,大军继续前行,不久在前面开路的斥候,就发现了昨夜留在那个新修栈道旁的十多具尸体,身上全是被箭矢射穿留下的孔洞。

似乎早就料到这样的结局,钟会一口咬定褒斜道有蜀军在活动,这些人是被蜀军斥候所杀,此后便不再催促许仪赶工修补栈道。

而石守信的日子也因此安稳了不少。

他受命随前锋军出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虽然很辛苦,时常要两班倒的砍树做木工,但不必跟钟会碰面,日子倒也过得去。

一连十多天波澜不惊的修路时光就这么匆匆而过,前锋军抵达褒斜道要冲“三交城”故址,此处为连云栈道与褒斜栈道的交汇点。

汉代修建的连云栈道早已荒废不提也罢,但三交城的古城遗址哨所,居然也被蜀军放弃,这是石守信他们没有料到的。

这件“小事”,似乎说明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蜀国对于魏国在汉中地区的防御策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褒斜道已经不再设防,至于其他地方如何,暂时还不能确定。

此地再向南一百里不到,便是褒斜道的南面入口石门(地名),经过此地后,就是汉中平原。

许仪不敢大意,派人向钟会求助。这次钟会没有造次,直接下达军令:前锋军屯扎三交城不动,中军在衙岭关城建立指挥部,此路由胡烈总指挥,同时在衙岭开阔地建立临时粮库,负责接收从关陇来的粮秣。

至于钟会本人嘛,居然带着后军和本部人马,掉头回去了!

当然了,也不能说回去吧,只是退出褒斜道走回长安,然后在后方督战,领着接应前方战斗的预备队,走傥骆道了!

褒斜道这一路的将领,多半都是跟他不对付的,从胡烈到许仪,以及一大堆目睹他被石守信疯狂打脸的将军!

钟会自知理亏,又无威信,明白自己在这一路已经指挥不动人马了,连忙换一路走。

这对于石守信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

钟会交代完褒斜道这一路的善后事宜便离开了,就在当天,得到授权的胡烈直接把石守信召回了自己身边。

回到衙岭的那天,胡烈在衙岭的城头为他接风洗尘,把酒言欢。

出席宴会的,有许多如许仪这样阶层和出身的骑都尉和牙门将。经过那天夜里石守信硬刚钟会,这些人都把这位石监军当自己人,宴会上一个个都是称兄道弟,吹牛打屁好不快活。

等宴席散去之后,杜预悄悄找到石守信,将他带到自己的营帐内,然后拿出一封帛书递给他看。帛书上写着那天石守信硬刚钟会,以及“栈道风波”的全过程,并写下了自己的观点:钟会狷狂,恐有不臣之心。

“元凯,这是什么?”

石守信疑惑问道。

“杜某写给大将军的密报,顺便誊抄了一份留底,原件已经交给卫瓘了。”

杜预慢悠悠的说道,拿出这封信给石守信看,显然是当面表达支持他的态度。危局之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分辨敌我!

石守信点点头,心领神会。这打小报告的事情,操作起来说简单也简单,只是细节中透着缜密。杜预是司马昭的妹夫,在官职之外,他肯定还有自己的“秘密任务”。

相信司马昭看过杜预的“密折”之后,会对钟会重新认识的。换言之,最起码杜预应该知道,钟会已经不可能返回洛阳了,就看怎么死而已。

石守信叹了口气说道:“元凯,石某窃以为,钟会后面不会消停啊。他可不是蠢人。”

“谁说不是呢。”

杜预点点头,然后压低声音说道:“最怕出现你过往说的那种情况,若是邓艾真的杀进蜀地了,到时候只怕山崩地裂!”

二人在军帐内一边喝酒一边闲聊,夜深人静时,石守信才回到自己的营帐,倒头就睡。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