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炼蜜
第32章 炼蜜
木屋里篝火重新燃烧,室内渐渐回暖。
一天多没有进食,身体不断消耗能量抵御寒冷。这时放松下来,杨昊的肚子立刻开始击鼓抗议。
他揉着腹部,目光投向挂在背包上色彩黯淡的雉鸡。
“庆祝钻木取火神功大成,只能委屈一下坤坤了。”
他提起金属锅,抄起水壶,走到火塘前拿着一根燃烧着的木头。
推开门,凛冽的风卷着湿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
来到河边,他先堆砌了个简易火堆,生火,烧水。
“嘶……”冰冷的河水激得他倒抽凉气,手指麻木。他快速舀满一锅水,又用水壶灌满。
将金属锅放在火堆上,走到河边处理雉鸡。
作为吃鸡大省的杨昊来说,杀鸡拔毛这事,简直就是顺手拈来的事。从小就得帮着家里老人抓鸡脚,拔毛,东西做多了,其实也就会了。
没过多久,旁边锅里的水正好沸腾。
杨昊端起锅放到一边,提着雉鸡的脚在开水里浸了片刻,需要将雉鸡的全身都被开水浸泡完全,才好拔毛。
随即杨昊双手三下五除二,麻利地将坤坤的外套脱掉,露出红润的肌肤。
开膛处理内脏,杨昊对着河的方向开口,心里默念着:“河神大人,这玩意的内脏不太好吃,就不给你了,下次一定给您搞点硬菜。”
提着处理干净的雉鸡和一锅冰水回到木屋,温暖的气息瞬间将他包裹。他舒服地喟叹一声,将金属锅架在火塘上。
水很快开始冒泡,他将切割好的鸡块丢进去锅里。鸡翅和鸡腿被他另外放出。
等待水开的间隙,杨昊也没闲着。他拿出昨天弄到的蜂巢,用刀切下一小块带着金黄蜂蜜的蜂脾,在镜头下直接丢进嘴里。
“唔……”浓稠的甜香瞬间在口腔炸开。
“爽!”他眯着眼,一脸陶醉。
锅里的水彻底沸腾,雉鸡在翻滚的水花中渐渐变色。杨昊撒了点盐,又揪了几根之前晒干存起来的野山葱丢进去。
“高级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没有任何调料,配菜,就这么简单煮出来的鸡汤就已经让杨昊食指大动。
他对着镜头轻轻对着锅吹气:“大冬天的,没有任何东西能比的上一口冒着热气的鸡汤让我着迷,有,那就一整锅!”
“说真的,在镁棒丢失的一刻,我真的非常着急,当我差点就想着要退赛了,”杨昊一边啃着鸡肉,一边说道,“可是我丰富的野外经验却给我坚持下去的信心。”
“原始的取火方式虽然比较麻烦,但好在随时都能在野外找到所需要的工具。”
“所以,朋友们,把这个学起来,预防有用到的时候。”
杨昊捧着鸡汤,对着摄像机吹牛逼。反正也没人知道。
“嗝……”杨昊满足地打了个饱嗝,靠在原木墙壁上,摸着微微鼓起的肚子,望着跳跃的火焰出神。
自从来了荒野,杨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翌日清晨。
阳光透过木屋的缝隙洒进来,杨昊被屋外清脆的鸟鸣唤醒。他伸了个懒腰,感觉精力恢复了大半。
火塘里还有余烬,他添了几根柴,很快重新燃起。
杨昊目光扫过角落里用阔叶小心包裹着的蜂巢,生火的问题解决了,也该把蜂蜜加工一下了。
纯蜂蜜本身不易变质,但混入杂质或水分就容易发酵。而他这个蜂巢,是在火攻下抢回来的,本身就有烟熏火燎的痕迹,还混着点蜂巢碎屑,更别提他昨天还徒手掰着吃了。
想到就做,杨昊将锅里的鸡汤放在火塘上加热,自己则在屋内空余位置耍了一套广播体操。
吃饱喝足,将金属锅加上草木灰清洗干净,确保没有一丝油腥或异味残留。
然后,他小心地将蜂巢中未被烧毁的蜜脾相对完整,封盖良好的部分切割下来,尽量剔除掉焦黑和杂质多的部分。
金黄色的浓稠蜂蜜顺着切口流淌,甜香四溢。
接着他将蜜脾抓在手里,用力地将里面的蜂蜜挤压在锅里。
过了一会,直到无法挤出更多的蜂蜜后,他将金属锅架在火上,锅里的蜂蜜和蜂蜡混合物开始受热。
起初只是缓慢地融化、冒泡,发出细微的“咕嘟”声。他用自制的长木勺在锅里缓慢地顺时针搅动,防止糊底,
说是木勺,其实也就是一个类似于锅铲形状的木板。
杨昊一边搅动,一边控制着温度。
炼蜜的温度不适宜太高,否则容易糊底。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锅里的混合物开始冒泡、翻滚,体积仿佛也膨胀了一些。空气中的甜腻更加浓郁。
杨昊观察着蜂蜜的变化,气泡由大变小,变得更加细密。
蜂蜜的颜色也在加深,从明亮的金黄逐渐向更深的琥珀色转变,质地也变得更加粘稠。
他用木勺舀起一点,抬高,蜂蜜像一面小小的、粘稠的金色旗帜般缓缓流下,拉出细长不断的丝线,是蜂蜜熬到一定浓度的标志。
“蜂线绵密,蜜花经久不散。”
这种情况已经算是“老蜜”了。
直到这时,炼蜜的过程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杨昊将金属锅从火塘取下,放在一边降温。
降温后,杨昊用手指在锅里沾了一些蜂蜜,两指合上。这时,想要打开两指就要花上一分气力了。
这也证明,蜂蜜里的水分已经被大部分蒸发,粘稠度非常高。
炼蜜完成后,时间已经来到中午。
杨昊并不打算利用剩下的时间继续获得食物,而是到外面随意地闲逛起来。
来到荒野这么多日,自己似乎每一日处于绷紧的状态之中,这让他即便有了一定食物,也没有空闲下来。
想到在以往节目上看到的那些选手,个个都特么像是来这里旅游的一样。
杨昊忍不住嗤笑一声,也不知道说咱们华国人是劳累命还是喜欢万事皆有准备的那种状态。
不过也是,欧美那群人,别说三天晒网两天捕鱼了,那特么是五天晒网,一天捕鱼。
咱可不能像他们一样,还是要有未雨绸缪的打算才行。心里有底,做事才不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