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吴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皇宫与国都

最新网址:m.biquw.cc

朱五跟父母说完建设宫殿的注意事项,便准备画个明代王府的简易布局图。

朱元璋也站起来,让朱五站在自己的椅子上,自己用双手扶着朱五的腰间,防止他摔倒。

马秀英在对面把宣纸铺好,把毛笔蘸了墨水送到朱五手中。

现在是朱五出生后的第三年了,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说法,今年年初就已经三岁了。

不过按照现代的说法,朱五刚过了第二个生日,所以刚满两周岁。

普通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虽然可以做到生活自理了,但还做不了特别细致的事情。

虽然能够正常的走跑蹦跳了,但是走起路来多半会摇摇晃晃的。

双手虽然已经能够握住笔了,但是挪动起来仍然会比较僵硬,画不出稳定流畅的线条。

已经能够与他人对话回答问题了,但是仍然没有什么稳定的思维逻辑。

不过朱五不是普通的孩子,从刚有意识开始便习惯性的锻炼,发育的速度远超普通孩子。

现在已经基本能够和正常成年人一样交流了。

硬笔需要手指握紧用力,三岁的时候还很难控制,所以写不出规整的字。

但是毛笔能稍微好一点,而且可以画的大一点,画的草略一点。

朱五用一个手掌,握着毛笔的笔杆,在纸上慢慢画线。

朱五发现自己的身体还算听话,自己基本上能够控制毛笔,画出较为稳定的线条。

明朝的王府布局非常简单,就是紫禁城结构的删减版。

而且朱元璋要的是房屋宫殿分布图,朱五也不必把房子的详细结构画出来。

只要在对应的位置画个方框,说明那里应该有个院子或房子就行了。

一副简易明代王府布局图,很快就被朱五涂抹出来了。

不过画完之后,朱五便忍不住提醒朱元璋:

“父亲真的不准备留在应天吗?

“我看到父亲改濠州为临濠府,定为中都,建设新城新宫,后又改为凤阳府。

“后又罢中都,欲都关中西安府,但最终没来得及去。

“在凤阳建设的皇宫和国都城池,在西安建设的国都城墙,在应天建设的王宫和城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了许久却又废弃或者改建。

“根据历代王朝的经验,定都之事稍易,而迁都之事异常困难。

“一旦君王与群臣们,暂时留在了某个地方,哪怕最初犹豫不决,不情不愿的,等到天下稳定了之后,就因为地方利益纠葛形成,很难再强行迁移了。

“除非定鼎之时,就已经拿定了主意,公开宣布确定在某地建都,进而直接开始建设。

“勋贵群臣都知道早晚要离开,那便不会临时国都置办太多产业。

“国都建城后就直接迁过去。

“所以对于定都之事,父亲应该早做决断。

“最好现在就拿定主意,至少要在北伐灭元之前就决定。

“若准备以应天府为京师,那现在便直接按照皇宫的规格建设新宫。

“若准备以大都为京师,那现在可以正常建设王府,未来留给出镇江南的亲王。

“夺取大都后,可以用十到二十年时间,整顿改造天下官制,修缮大都宫殿城墙后迁过去。

“如果父亲现在实在拿不定主意,可以先留出皇宫的地基规模,但建设王府宫殿。

“或者以后可以实行两京制,以大都为夏都北京,以应天为冬都南京。”

朱五不希望朱元璋反复折腾国都的事情。

多次建设宫殿和城池,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不如用来探索开拓海外呢。

而且朱五心中也非常的不理解。

朱元璋可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君主,但为什么在国都选择上折腾了这么长时间?

旁边的马秀英也好奇,也不清楚自己丈夫是怎么想的。

明朝建都这件事情,历史记录上虽然显示,朱元璋曾经听过别人的建议。

但最终还是朱元璋自己决定的,没有人能跟他太过深入的讨论,更加不用说争辩了。

早期朱元璋准备定都凤阳,这符合大部分淮西勋贵的想法。

其他人要反对,就是跟所有淮西勋贵为敌,他们臣子没有机会完整的表露态度和建议。

朱元璋个人的权威太盛,别人提建议他大概率也听不进去。

现在因为有了朱五,因为能够“看透命数”,所以朱元璋才愿意跟朱五讨论。

朱五希望能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提前跟朱元璋把国都的事情定下来。

这种事情越往后越难动,搞成了既定事实就动不了了。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询问朱五更多的细节:

“大明建都前后发生的相关事情,孩儿你从头到尾都说一遍,让爹好好参详一下。”

朱五仰头回想了一下,开始断断继续说明:

“大明立国之后,父亲以应天为南京,以开封为北京,以临濠为中都。

“后改临濠为凤阳府,管辖五州十三县,包括元安丰、盱眙、虹县、宿州、亳州等地。

“同时不断迁徙江南百姓到中都分田屯垦。

“大举征发劳役和工匠在濠州旧城西侧大兴土木,营建皇宫规格的宫殿与国都规格的城垣。

“同时还计划为功臣在中都修建府邸。

“大明开国勋贵籍贯多在淮西,大明将国都置于此地,使淮西勋贵更加骄横。

“营建中都期间,便有勋贵私下调兵,提前为自己修建府邸。

“关键是他们在中都周围大肆圈占土地,父亲分给中都移民的土地转头就可能被抢。

“父亲发现之后大为光火,开始考虑建都是否合理。”

朱元璋听到这里便忍不住感慨:

“原来如此,果然如此啊……”

说完这句,朱元璋便陷入沉默,没有继续发表具体看法。

朱元璋已经发现,自己的内心确实希望回老家建都,在濠州也就是后来的凤阳建都。

朱元璋也本能的想要衣锦还乡。

这次回到濠州省墓,朱元璋看到了以前村中的邻居,看到了以前的房屋和村庄。

朱元璋心中的情绪复杂到难以言语。

但朱五所说的那些会出现的麻烦,也确实都是可以想象的。

一大群淮西勋贵集体衣锦还乡,那肯定会更加的无法无天,更加难以约束管教。

朱元璋对子女纵容,但御下极其严格。

朱元璋刚刚掌控江南的时候,为获得足够的储备粮食,曾经禁止酿酒。

而胡大海的大儿子私自酿酒,被朱元璋发现之后直接处死了。

谢再兴的心腹部将走私货物,也被朱元璋处死了。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禁止民间走私茶叶,有驸马违禁走私茶叶,也被朱元璋处死了。

朱元璋一直觉得这些人难以管束。

朱元璋这种严苛的御下标准,也是谢再兴等将领想要叛逃的重要原因。

朱五看朱元璋沉默不语,整理好了思绪就继续往下说:

“修建宫殿的工匠被役使过甚,还得不到足够的衣物和粮食,日常被兵丁勋贵打骂逼迫。

“工匠们心怀怨恨,于是在新建宫殿中使用了厌镇之术,诅咒未来居住宫殿的人。

“洪武八年时,父亲巡视中都,发现了厌镇之物,便正式决定停建中都。

“不久后改南京应天府为京师,开始将应天王宫改建为皇宫。

“但是应天王宫的布局已定,规格尺寸都已确定。

“洪武八年只是增加了宫室的数量,改王宫装饰为皇宫标准。

“盖因父亲仍然并未决议留在应天府,开始考量迁都开封与西安等古都。

“甚至已经按照国都的标准重建了西安城墙。

“到了洪武二十四年,仍然派遣大哥去西安,观察西安民生是否恢复,是否能够作为国都。

“大哥归途染病后去世,父亲专心培养太孙,没有精力考虑迁都之事。

“直到四哥靖难继位之后,便决议迁都顺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元大都,洪武朝的北平府。

“四哥参考南京王宫改建而来的皇宫,在大都建设了格局高度类似的新皇宫。

“所以,大明真正的皇宫,自始至终从未建成。

“荒废掉却有凤阳皇宫和都城,应天的王府和后来改建的皇宫,还有西安的城墙。

“都耗费了大量民力,最终都没有发挥作用。”

明朝皇宫建设历程颇为复杂曲折。

朱元璋的南京紫禁城,本来就是个凑合用的半成品,是在王宫规格上改出来的。

结果朱棣靖难后又照搬了这个半成品。

真正的完整规格的大明紫禁城在凤阳,但是却没有最终建设完成。

南京紫禁城面积六十六万平方米。

北京紫禁城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

凤阳紫禁城面积八十八万平方米。

凤阳紫禁城面积比南京紫禁城大百分之三十三,比北京紫禁城大百分之二十二。

这也导致此后六百多年,明清两朝的皇宫,实际上用的都是明初完整设计的缩减版。

不光格局有不小的问题,设计上也很多凑合之处。

朱元璋让人专门设计出来的皇宫,在历史上始终没有完整的建造出来。

朱元璋听完之后直接闭上了眼睛。

自己长子的死,四子与长孙的叔侄相残,现在又跟迁都之事牵连上了。

……………………

注:北京紫禁城比南京紫禁城更大。

网络上曾经流传的说法,宣称南京紫禁城比北京紫禁城大。

其数据来源,是“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的总面积一百零一万平方米。

故宫博物馆与北京紫禁城完全对应,所以故宫博物馆面积就是北京紫禁城面积。

但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只是遗址,范围跟南京紫禁城不是完全对应的。

这个数字包括紫禁城在内,但还有部分皇城区域的面积,并不只是紫禁城面积。

南京皇城的面积数据不确定,但紫禁城本身的尺寸是确定的,就是六十六万平方米。

南京紫禁城是北京、南京、凤阳这三个明朝紫禁城中规模最小的。

毕竟本来只是吴国王宫,而不是大明皇宫。

北京紫禁城是本身面积就有七十二万平方米,加上皇城区域的总面积是六百八十万平方米,比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大好几倍了。

北京紫禁城毕竟从一开始就是以皇宫为目的建造的。

而凤阳紫禁城面积现在也已经确认了,紫禁城本身面积就是八十八万平方米,皇城面积还没有准确数据。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