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治疫
第22章 治疫
屋子收拾了出来,瑛姑姑回去复命。
江实初蒙着面,为田银翠施望、闻、问、切四术,察觉她脾脏情况并无好转,只是病情恶化缓解许多。
“继续施治,很快便好了。”
江实初不动声色,给她开了一剂温补的药。
转念一想,又添了一味甘草。
中医这玩意儿,大多用的是迂回的法子,讲究一个因人施治,人情世故。
即便是人要死了,也大多是用猛药吊着。
因此,保持病人心情愉悦,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段时日,田银翠陷于绝境,颠沛流离,病情加深那是在所难免的。
先稳住其病情,看看情况会否好转。
赵齐接过方子一看,瞧了江实初一眼,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目光微微一动。
他想不到,在七日为期的重压之下,江大人仍心态稳固,用最稳健的方子,仿佛根本不怕治不好似的。
见江大人淡然自若在纸上写写画画,赵齐有些烦躁地搓了搓大腿。
不论何等险境,都无法让他方寸大乱么?
“莫要盯着本官的墨宝,还不快去抓药?”
江实初斜睨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赵齐瓮声应了一声,起身走出了屋。
“王大人,可否请您去一趟御药局,请御药局丁大人调药过来,小人怕……”
王校尉沉吟片刻,答应道:“既是为了后宫瘟疫,为保万全,去御药局拿药,以防有心之人调换,也是常理之中,本校尉这便派人去御药局请示丁大人。”
说罢,他与身旁一位兵士耳语几句,后者得令,忙赶去皇宫深处。
赵齐松了口气。
他还怕吕院判人脉广,坏了治疫的事,转念一想,吕院判也就是个六品官,在这二品遍地走,三品不如狗的皇宫,六品官连狗都不配当的。
毕竟,像江大人这样,区区七品官,硬凭借实力脱颖而出,闯入众人视线的,在遍地青年才俊的京城也太少见。
想到这,赵齐心情颇为复杂。
不知何时,他竟已将江实初当成了标杆,曾几何时,江大人在他的眼里,不过是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
“还不快跟着去?你不去御药局抓药,怎知道抓的有没有问题?”
江实初淡然道:“纵使御药局的医官,及金武卫都忠于陛下,谁又能保证,抓药途中不出问题,运送途中不出问题?”
赵齐深吸一口气,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对方想的比自己周全。
“我去。”
说完,他便快步跟上金武卫的背影。
接下来的几日,配药、抓药、吃药。
浣衣局的一角,日子相当平静。
田银翠的病情,完全在他掌握之中。
看似脓肿不散,甚至细小脓肿越来越多,其实是一种免疫的过程。
作为在现代经历过数次科学治疫的,江实初对这种过程非常熟悉。
先病情加剧,进入瘟疫爆发的窗口期,导致强制免疫系统大量分泌抗体,然后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瘟疫的自我免疫。
若用中医诠释,免疫因子便是正气。
用猪减毒的脓浆,引发对应的正气,而恰好这种正气,对同源的人疫也有效。
而在江实初极度平稳的情绪感染下,田银翠也从最初的忐忑,逐渐露出笑容,到现如今的安之若素,甚至越发开朗。
无事时,他们在小屋内下棋。
而田银翠,也迅速表现出一种完全不符合她一惯人生经历的聪慧。
从最开始的十局十输,到势均力敌,竟只花了区区三四天的时间。
“江大哥,我赢了!”
经过一番酣战,田银翠忽然落下一字,堵死江实初所有活路,露出欢脱的笑容。
“不错!”江实初淡然一笑,看了眼她脸蛋上已白硬化的斑块,心中有了底。
斑块脱落后,便是病愈时。
才松了口气,外头忽然传来了一声冷笑。
“江太医,您这到底是治疫还是害命?”吕院判立在窗外,笑得相当得意。
对此,江实初早已习惯。
吕院判那厮一有时间便在屋外偷看,见田银翠似乎没好转,从第一天开始,在屋外得意洋洋地喊了声“还剩十日”,之后每天都跑来浣衣局小屋打卡。
打卡就算了,还要送点麝香鹤顶红,亦或是人参、牛黄、肉苁蓉。
前者,是讥讽他用毒,后者是讽他无能,不如用猛药吊着田银翠的性命,借此来延缓几日自己的死期。
对此,江实初来者不拒,让赵齐全部收着,攒到一定数,放在自家铺子里卖。
不得不说,吕院判虽然没本事治病,但搜刮油脂还是相当在行,送来的药品,质量上乘,皆为民间少见的良品,只有工部或皇匠才有产出。
为此,他借赵齐的名字,偷偷在外坊市开了药铺,名为齐民药铺。
一来,自然是为了挣钱。
他家看上去仍是大宅院,良田旺铺,其实,这些年为了支撑他吃喝嫖赌,从A8.5跌落到A6.5,求爷爷告奶奶,不知欠了多少银两和人情债。
慢慢把钱还上,把前身掏空的家撑起来。
二来,则是让寻常百姓也用的起平价药,让牛黄、人参、肉苁蓉等高端药品,也能走进百姓的药方子。
这些珍稀的药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只要掺入一丝,便能发挥完全的药性。
一块牛黄,不知能治多少癫痫和中风,而在宫中,不过是娘娘们的日常保养……
三来,是为了摸清京城瘟疫的烈度,尝试在百姓中推广痘衣治疫。
作为医者,江实初有他自己的坚持。
作为在21世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江实初心存着一丝兼济天下的理想。
十日,晃眼便过。
这一日,皇后带着吕院判等一众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小屋外头。
“江太医,十日之期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