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水落石出
第2章 水落石出
陈默知道村干部们不想把事情扩大,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知道自己胳膊拗不过大腿,只能默认了大队村干部们的捂盖子行为,
但是陈默也确实洗清了冤屈,虽然陈默知道自己将会是黄冈大队这一段时间的热点新闻主角,
看现场老乡们看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同情和可怜就知道,自己一段时间将会要接受指指点点,
但是陈默前生今世由盛转衰,被算计悲凉的一生,
在这一刻被改写了,陈默总算是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
皇岗村位于粤省保安县,现在属于福田公社管辖,
未来会成为国内第一个经济特区鹏城福田区内鼎鼎大名的二奶村,以及未来的富豪村,产值300-400亿,
而且皇岗村的经济发展一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是以集体的名义带头发展经济的,整个村后来还成立了皇岗股份合作公司。
所以未来每一个皇岗村户口的居民,都是公司的股东,居民们每年都可以在村委会领取价值不菲的分红,通常每年几十万上下,
再加上皇岗村每家每户有宅基地,前世大家都建了7-12层的牵手楼,
皇岗村未来紧邻鹏城市政府和福田区政府,旁边就是未来鹏城市的经济中心以及未来的鹏城第一高楼。
所以未来皇岗村的出租屋非常好出租,而且房租也非常的高。
既然自己重生到了还在皇岗村当知青的时间节点,陈默自然不会选择前世走的路,一门心思想着回星城了,
而是想着自己应该怎么真正在皇岗村落户,拿到村里分配的宅基地,成为未来一个靠着皇岗村躺赢的人了。
毕竟星城那个家里,自己从小因为身体的原因吃的比较多,又不是家里的老大和小儿子,在家只是老三,所以从小到大是被爸妈打压,不受重视的那一个。
这也是未来自己回城后,被压榨了一辈子的导因之一,
爸妈亲情该还的因果,陈默自认为上辈子自己辛苦了一辈子赚的钱算是还完了,
星城那个家?不过是用血缘织成的牢笼,在他重生的刹那,就把那截脐带狠狠剪断。
这辈子,从陈默重生的那一刻起,只打算为自己真正的活一次。
一边穿着套鞋,一边叹了口气,准备拿起房间内的锄头下田去。
突然,陈默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脑子里有个莫名的光点,显得特别不正常。
心里一惊,然后又不由的想到前世自己在外打工时,晚上无聊看的那些网络小说,
想到小说里的金手指,陈默心中一动,下意识地集中精神。
突然他的意识猛地沉入一片灰蒙蒙的空间。
正中央,果然有一间破败的茅草屋,
“真的有!”陈默心中狂喜。
意识到自己改变命运的神器到了,
陈默赶紧把自己土坯房的门关紧,,迫不及待地集中精神,沉入空间。
陈默进入到空间后,发现明亮的空间里,并不大。
只有一个用破旧栏栅围起来的茅草屋,
大概有个30平左右的院子,和一间卧室,一连客厅,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分割好的茅草屋,
不过院子里面有几株嫩绿的小草,院子里似乎可以种植农产品。
在院子和茅草屋里逛了一圈后,陈默尝试着打开院门,往外走去,
结果却发现院子被一个光幕圈起来了,自己被光幕弹了回来。
然后脑子里面莫名的知道了这个空间还可以升级,
升级了之后,空间变大了之后才可以出去。
陈默一时间惊喜交加,喜的是自己这个空间可以升级、未来可期。
惊的是自己在空间里转了一圈却没有发现空间升级的任何办法,
直接就是满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升级。
空间很小,没有任何发现后陈默出了空间。
没多久,房外就传来大声,
“陈默,陈默,你好了没有,
我们该出发干活了。”
砸门声像重锤敲在土墙上,陈默收回所有的心思,扛起锄头,大声回应道:
“来了,点长,别敲了,再敲墙都被你敲垮了。”
说完陈默打开房门,扛着锄头,就和大家一起往水稻田的方向走去。
保安县皇岗大队,地处亚热带最南端,与香江仅隔着一条鹏城河。
这里是典型的“渔农村”,形成了独特的“半渔半农”复合经济形态。
男人们出海打鱼,女人们下地种田,分工明确。不过,出海打鱼风险极大,
加之知青下乡是国家政策,知青们受特殊部门知青办重点关注,多年来,皇岗大队从不允许知青上船出海,就怕知青们一个不小心死在了海里,所以渔业劳作一直由本地村民承担。
皇岗村的历史非常悠久,绝大多数村民都是明朝时从陕西迁移至此落户的庄家人,
所以这里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排外思想较重。
这里的水田一年两季,还种植甘蔗、红薯、花生等经济作物,农活繁重。
知青到来后,虽与当地村民交流甚少,关系平淡,但多少也分担了村里妇女的劳动压力。
新国家成立后,粤省村落居民抱团现象严重,因此皇岗大队的村委会干部基本都是政府外调而来。
这些年,陈默等知青们与当地村民这些年来,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却也难有深入交情。
而且这里地处亚热带的皇岗大队,常年温度偏高,冬季也不见雪,紫外线强烈。
无论是知青还是本地村民,都习惯在早上和傍晚出门干活,中午和下午烈日当空时则禁止下地。
给知青分配工作任务的方式也与北方不同,并非每日安排工作分红,而是每周统一安排一次,由大队计分员根据工作完成情况记录工分。
陈默之所以在皇岗大队这里的名声不错,其实就是因为他能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