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立嫡立长
第1章 立嫡立长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五月。
应天府(南京)。
太平门。
朱元璋孙子,郡王朱允熥府邸。
府门口,冷冷清清,树梢枯黄的落叶被风卷起,撞向紧闭已久的府门,在失去力道后,又无力的落在门槛上。
这等情形,透露出几分世道苍凉,几分人世浮沉。
府内后宅。
一个身形瘦削、长相酷似朱标的少年,闭着眼睛,静静的躺在床榻上,呼吸微弱,脸色潮红,一副大病未愈的样子。
“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
“哎,郡王病得这么重,这般下去,可如何是好?”
一个七、八岁,穿着宫人紫色团领裙子的小宫女喃喃自语着,双手端着盛水的铜盆,步履蹒跚,在迈过门槛时,更是险一些跌倒。
顺着开启的房门,一缕久违的阳光照进屋里,正好映到少年脸上。
也许是感受到了阳光的刺激,少年的眉头微皱了一下。
随后,他鼻尖一动,猛然睁开那双黑白分明的清亮双眸。
“殿下醒了。”
“这可太好了!”
小宫女惊喜叫喊起来,一个激动,铜盆呛啷一声掉到地上,盆里的水洒了一地,打湿了床边的帷幔。
“这是何地?”
听到声响,少年的目光疑惑的看向面前的小宫女,好半天之后,缓缓问道。
“殿下饶了婢子,千万....千万不要告诉典薄……。”
小宫女自知闯了大祸,跪在湿漉漉的地上,惊惶失措的磕起头来。
“殿下?典薄?”
少年轻声低喃了一句。
突然间,他的眉头紧皱起来,额头沁出汗珠,头脑里面更如翻江蹈海,有海量的讯息,如奔腾的洪水,涌入识海。
少顷。
他方始长出了一口气。
穿越了。
原身的名字,叫朱允熥。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嫡孙,也是大明皇太子朱标的嫡次子。
在长兄朱雄英不幸早夭之后,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朱允熥是嫡次子,无可争议的将成为大明皇长孙,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但是,历史却给朱允熥开了一个大玩笑。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逝之后,朱元璋没有选择朱允熥,而是选择了朱允炆为皇长孙,朱允熥只是被封了一个郡王,草草打发了事。
随后,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称帝,朱允熥封吴王,名义上建藩杭州,实际上被软禁于应天府,不得自由。
靖难之后,朱棣入京师后,朱允熥被降封为广泽王,随后,朱棣以“不能匡辅其兄”的罪名废朱允熥为庶人,禁锢于凤阳。
这个罪名,就是一个借口。
朱允炆视朱允熥为眼中钉,肉中刺,又怎么可能让他辅佐自己。
永乐十五年,朱允熥突然暴卒,只活了短短的39岁。
评价大明最惨藩王?
除了朱允熥之外,别无他人。
“你……你叫什么名字?入宫几年了?”
朱允熥越想越是憋屈,剑眉皱起,问小宫女道。
“婢子姓周,小名芷若。洪武二十三年入的宫,现在已有两年了。”
小宫女抬起头,眼泪汪汪的说道。
“这么说来,现在已是洪武二十五年了?怪不得.....。”
朱允熥听言,仔细打量眼前小宫女,目露沉思。
周芷若?
某本武侠书中的峨嵋派弟子。
明教教主张无忌青梅竹马的玩伴,也不知此周芷若,是不是彼周芷若。
“郡王可要用膳?”
周芷若见朱允熥没有怪罪之意,小脸上露出娇憨神情,问道。
“嗯,你去拿一碗粥来,再来点小菜?”
朱允熥摸了摸肚子,一股饿意升起。
周芷若依言退下,很快就有两个小太监端了粥和菜碟过来。
朱允熥饿极了,当下也不客气,端起碗来,狼吞虎咽的大口喝粥,先填饱了肚子再说。
喝完碗里的最后一口粥,朱允熥犹自觉得肚子里还要再填点,正待扯起嗓子大喊一声:
“来人,给我再来一碗粥!要盛满一些。”
却听见门外有太监尖着嗓子叫道:
“太子妃驾到!”
太监尖利的话音还未落下。
一个衣着简朴、面容佼好的贵妇人,在几个宫女、太监的拥护下进了屋子。
朱允熥抬头,一见这个女人,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吕氏!
朱标的侧妃。
同时,也是朱允炆的亲生母亲。
这个时候,她来见自己,又是为何?
吕氏见朱允熥呆呆的不说话,关切的问道:
“允熥我儿,娘听说你醒过来了,过来看看,你可还记得为娘是谁?”
太子正妃常氏生朱允熥难产,不幸病逝,不久之后,朱标将侧妃吕氏扶正。
吕氏当着朱允熥的面,自称“娘”,虽然有些不妥,但也说得过去。
“我当然记得,我的娘亲是开平王的嫡长女,你是何人,为何冒充我娘?”
朱允熥一手捂住脑袋,口中胡言乱语。
他本想着委屈求全,叫吕氏一声母亲。
但想到吕氏这个蛇蝎女人之恶毒,一口气实在咽不下。
与其被恶心的不行,还不如干脆装傻充愣,装作不认识吕氏。
吕氏脸色一变,她实没有想到,朱允熥会当众让她下不来台。
好在,吕氏也是见惯了世面之人,稍臾之后,她就恢复了正常,坐到朱允熥的床榻沿上,关切的问道:
“允熥,你大病初愈,不认识娘,也是正常。你先好好休息,不要出府门,等病痊愈了,娘再来看你?”
说罢,吕氏一脸从容的站起身,向旁边的太监示意了下,将带来的食盒放下,然后移步向屋外走去。
她来看朱允熥。
目的是亲眼瞧一瞧这个继子,究竟是真好了,还是假好了。
要是朱允熥一口一个母亲,态度亲近,吕氏心中反倒是会警惕起来。
现在,朱允熥一副傻愣愣的样子。
还装作不认识她。
这让吕氏放下了戒备。
一个没什么头脑,做事冲动的继子,就算是病好了,也不是她亲儿子朱允炆的对手。
朱允熥目送吕氏离开,心头猛然一沉。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吕氏刚才的话,明面上是关切,实际上是传递另一层意思。
那就是,他朱允熥这段时间,只能呆在郡王府,哪儿都不能去。
等到朱元璋正式册封朱允炆为皇长孙,一切大局定后,朱允熥再出府见人,也已是晚了。
.....
注:老作者,有多本完本书,信誉保证,恳请收藏,推荐,追读,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