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巨碑
第23章 巨碑
秋风卷起宗祠前的尘与灰。那座由楼船残骸熔铸的玄铁巨碑,已然矗立。
碑身通体漆黑,倒映着一片铅灰色的天穹。碑上,尚无一字。
陈年拄着竹杖,静立碑前,秋风吹动他灰白的发丝,却吹不动他如山岩般的身影。
他身后,是陈阳率领的外事堂众人,他们抬来一坛坛封存多年的烈酒。无人哭嚎,亦无言语,只有一片沉默。
他们拧开泥封,将清冽的酒液,一瓢瓢地洒在碑前的焦土上,敬那些尚未留名,却已化作尘泥的英魂。
宗祠之内,灯火昏黄。柳孟寻那封以灵蚕丝织就的密信,被陈年置于桌案之上,旁边是一只尚未开封的锦盒。
陈年并未急于答复,甚至没有去看那锦盒中柳家送来的“赔礼”,他只是将目光投向了身旁,一直沉默侍立的陈阳。他问的,不是“该如何”,而是:“阳儿,若你是柳孟寻,此举背后,除却延续盟约,还有几层算计?”
陈阳闻言,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垂首沉思良久。他没有从修士的视角去想灵石、功法,而是从他最熟悉的凡俗事务入手,缓缓道:“爹,若我是柳孟寻:
第一层,是试探。试探我陈氏如今是谁主事,是您,还是幸存的几位长老。
第二层,是下注。玄儿是麒麟子,天命所归,他送一个女童来,无论将来成与不成,都是一份香火情。
第三层,是立势。他主动示弱,将姿态放得极低,外人看来,便是他柳家深明大义,我陈氏若不接,反倒显得气量狭小,失了监察使的威仪。
第四层,或许……是为了我陈氏手中的粮道与商路。此战过后,各家凋敝,谁能先稳住民生,谁就能最快恢复元气。”
陈年听完,眼中流露出一丝真正的欣慰。他缓缓点头:“外力皆是虚妄,唯有自身根骨强硬,方能不动如山。他要下棋,我们就得先把自己的棋盘擦干净。”
他将柳孟寻的信推到一旁,随即,他声音一沉,对陈阳下令:“去宗祠地牢,提审‘福运来’那个学徒。我要知道,关于王兆麟,他口中还藏着什么。撬开他的嘴,这是你外事堂的第一件功劳。”
学徒在陈阳恩威并施的手段下,心理防线早已崩溃。他涕泪横流地交代出,王兆麟并非一直高居云端,为掩人耳目,他曾在平阳镇外三里处,一座早已废弃多年的铁矿洞内,设下过一处极为隐秘的修行洞府,每月都会去盘桓几日。
陈年听完汇报,当即下令,由陈阳亲率外事堂二十名精锐凡人,携带特制的破甲弩、精炼桐油、震天雷等凡俗器械,前往查抄。
此令一出,族中几位幸存的炼气执事颇有微词,但陈年只用一句话便压下了所有异议:“此事由凡人而起,自当由凡人了结。监察使府内,功过自有法度,不以仙凡论。”
矿洞之外,一层稀薄的禁制光幕笼罩着洞口,对修士而言是警示,对凡人却如无物。
然而洞内,却布满了致命的机关。陈阳并未让手下强攻,他命人从远处引来溪水,灌入洞中,只听洞内深处传来一连串机括泡水失灵的“咔咔”声。
又命人将浸了桐油的湿草点燃,用风箱将浓烟灌入,逼出洞内残存的毒虫瘴气。
最后,再用绑了长绳的石块投入洞中探路。如此耗时一日,竟无一人伤亡,便成功破解了那足以让炼气后期修士饮恨的多重机关,随着“轰隆”一声,洞府的石门被几名壮汉合力推开。
洞府内别有洞天,灵气之浓郁,让陈阳等凡人几乎喘不过气。他强忍着不适,命人秉烛入内,将所有发现一一清点,制成详细的清单。
一炷香后,清单呈报至陈年案头。账目清晰:中品灵石八十枚(一百枚下品等于一枚中品),下品灵石两千一百枚,另有《覆海枪》秘籍一部,刻录着阴邪法门的魔道玉简三枚,以及一块入手冰凉,记录着某种诡异青铜阵盘——《锁灵阵》残篇。
陈年得到清单,立刻下达第二道命令。他命陈阳将那三枚魔道玉简,当着所有被“请”来观礼的各族幸存代表的面,于玄铁碑前,以凡火焚烧。
陈年苍老的声音响彻全场:“我陈氏,代天巡狩,行的是煌煌正道,不取此等腌臢之物!此后,洛云山脉八百里,凡行魔道者,杀无赦!”此举,彻底为陈氏的统治,立下了“法理”与“道义”的基石。
至于那部《覆海枪》,陈年看也未看,便将其直接赐予了陈阳。“你的道,在山下。外事堂需有一支不依赖法力,亦能镇压宵小、护佑乡里的力量。”这是在为陈阳,为凡人一脉,打造一把真正握在自己手中的,锋利的刀。
夜深人静,所有人都已退去。陈平独自坐在灯下,研究着那块《锁灵阵》的残篇阵盘。
这阵法之玄妙,远超他的想象,若能布下,足以将整座青竹山化为修士的禁区。在阵盘的最核心处,一行小字:【需甲品灵根者,以身饲阵,化为阵眼,方可引动方圆十里地脉灵机,锁绝天地。然,此生修为,将永固于筑基之境,再无寸进。】
一张能护佑家族百年的终极底牌,代价,却是要一个拥有甲品灵根的绝世天才,自断仙途,永生永世被禁锢在筑基期。
这比杀了他,还要残忍。陈年的手指,下意识地轻轻颤抖。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穿过窗棂,望向了后山那间为陈玄养息而设的密室。
他缓缓起身,拄着杖,一步步走进那间密室。床上,孙儿的面色依旧苍白,气息微弱如风中残烛。
陈年想起了陈道玄自爆时的决绝,想起了柳青研化作的莲华,想起了黑木崖李道崖那不屈的怒吼,想起了那一个个为了“希望”二字而倒下的身影。
他俯下身,在陈玄的耳边,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声呢喃:“好孙儿,麒麟之尊,不在于能飞多高,看多远的风景。而在于,它能为身后的族人,撑起多大一片天……”
回到院中,陈年再次内视识海。那本青铜功德簿上,右上角的数字是【一千二百点】。他没有丝毫犹豫,心念一动,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兑换成功:灵根洗尘露。消耗功德:五百点。】
他将那滴灵露,用自己干枯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点在了陈玄的眉心。
那滴灵露无声地渗入,陈玄眉心处,一点微不可见的青光骤然变得深邃、纯粹了刹那,随即又沉寂下去,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
次日清晨,天光大亮。陈年亲自主持,命陈阳以缴获的灵石为酬,请动了洛云山脉最好的凡人石匠。在玄铁巨碑之下,搭起了高高的木架。
石匠们以凡铁之锤,凡铁之凿,怀着对逝者的敬畏,开始在那冰冷的碑面上,一锤一凿地,刻下所有战死者的名字。第一个名字,便是:陈道玄。
就在此刻,一名身着朴素麻衣,气质却如渊渟岳峙的青年,背着一个陈旧的药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青竹山的山门之外。他看上去像个游方的郎中,但双眸开阖间,却有星光流转。
他抬头看了一眼那正在施工的巨大石碑,又看了一眼山道上那些忙碌的凡人,最终,从怀中取出一枚不住震颤,散发着柔和星辉的古老罗盘。
罗盘的指针,疯狂旋转,它无视了那座威严的石碑,无视了主持大局的陈年,甚至对那股盘踞在山顶,尚未散尽的“天命”敕令气息也毫无反应。
在旋转了数息之后,指针猛地一顿,发出一声轻微的嗡鸣,死死地指向了后山那间密室。
青年眼中闪过一丝极度的诧异与不解,他低声自语,声音里满是困惑:“星轨紊乱,天机倒悬……其根源,竟在此地一孩童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