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的运输大队长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2章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3)

最新网址:m.biquw.cc

18日凌晨,张学良府邸。

经过与周主任一番彻夜长谈后三方已形成“逼蒋抗日”的共识。

正当三方商讨细节时,张杨二人收到阎锡山早上要来西安的消息,不由面面相觑——这老匹夫这时来做甚?

不怪二人疑惑,事变开始时老阎的四问与那中立的做派让两人恶心至极,实是想不到如此惜命的老阎此时来西安的目的。

在旁听得消息的周主任却笑道:“这是好事啊,暂且不论阎伯川存了什么心思,既然他能来,就为和平解决提供多了一分可能嘛。”

但小张还是心有疑虑,实是因被阎锡山的反复无常弄怕了,说道:“岂知不是又一次的投机?此人人品低劣,实是不可深交。”

“怕什么?莫非他还能把西安城搅个天翻地覆不成?”杨虎城说道。

他就不信阎伯川能在重兵驻扎的西安城弄出花来,他又不是孙猴子。

张学良想想也确实如此,既然人来了,肯定不是奔着给校长陪葬的。且他人来了反而给己方增加了筹码,国府那边想启衅也得多想想。

虽然看不上阎伯川人品,但小张对阎锡山来西安还是很慎重的,第二天一早,一夜未睡的张学良与杨虎城亲往西安西梢门外西南机场迎接阎锡山。

早九点,替阎锡山打前站的赵戴文乘的飞机先到,赵下了飞机后先说明来意,然后一行人涌进候机室内一边烤火一边等待。

待得十点,阎锡山上飞机的消息才传来。等飞机出现在西安机场上空时已经快中午1点了。

待老阎的飞机停好,久侯的一干人等都迎了上去。

可下了飞机的阎锡山先与张杨二人不咸不淡地握手打了个招呼,眼神却落在杨虎城后面的井岳秀身上。

“我与崧生许久未见,有许多话讲,这次就随他的车子一起往西安吧。”不等张杨二人安排,阎锡山抢先说道。

张杨等人虽有疑惑,却也遂了老阎的话,让两人同乘了一辆车。

待关好车门,车子启动,老阎立马从袋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与井岳秀“老哥哥,这是陆家二小子的给你的。”

井岳秀不明所以地接过,一目十行地看完后,肃道:“但请伯川放心,只要鄙人活着,必不让您有损。”却是陆遥在信中交代老阎的来意并将其人身安全托付于井岳秀。

话毕,井岳秀心中欢喜,眉梢眼角不觉显露出来——此正应了他的心思,有阎伯川的周旋,虎城兄弟说不得还真能逃过此劫,是以不觉喜上眉梢。

阎锡山看井岳秀脸上喜色不像作假,来时悬起的心才算放下——看来此行真没危险。

“老哥哥,此行就拜托你了。”阎锡山双手握住井岳秀左手,诚心拜托道。

“伯川你能涉险而来,鄙人已是感激不尽,又岂容他人害你?只管放宽心,伯川若能促成此事和平解决,我与虎城算欠你一个大人情。”

“老哥哥,先与我说说现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知我那通电恶了那张学良与你兄弟,稍后问起,怕二人搪塞于我。”

井岳秀正想为自己兄弟争取阎锡山这强援,接下来可谓言无不尽,甚至连三方昨晚刚达成共识的事情都说了。

也正是因井阎二人的经历相近,你一言我一语下,发现两人看待此事的观点颇多相同;不觉越说越热络起来。

而张杨二人因摸不准阎锡山的来意,也同乘一辆车嘀咕起来。

“虎城,你说阎锡山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既然来了,为何待我等又是这个嘴脸?”

杨虎城咂摸了下,倒是有几分理解阎锡山“还不是那中立的一套,他既要做那调停人,自然需与我二人保持点生分,不然岂不让别人看作与我二人一伙?”

张学良听到此,却联想到另外层意思:阎锡山弄这做派除了给自己与杨虎城外又是演给谁看的?

“虎城意思是咱们这有宁府的眼线?”

“自然是有的,只是藏得深,不过按此前能顺利抓到校长看,你我二人的亲卫队还是可靠的。”杨虎城倒是心里如明镜般,反正自己身边给H党渗透得像筛子一般,多几个军统的也不足为怪。

“还是老狐狸厉害,这么快就想到了关键处。照此看来,阎老西是真奔着解决事情来的?”张学良不得不佩服道。

“我觉得那老小子还是想投机,只是这回胆子大了点,不知还是否有后手等着咱们。”杨虎城一针见血。

“不管如何,他肯来并且还是摒弃宁府的人来就证明他想解决事情的决心,咱们大可不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倒是为何阎锡山偏偏要与井帅同车?”张学良此时对老阎印象反而有点改观。

“我那兄长与阎锡山结识甚早,早年间在陕北占地时又得其不小帮助,交情还是有的。另外还有件事你不知,我那兄长手下最能打的86师师长陆远与阎锡山既是晋北老乡,又曾是晋绥军的一员,通过陆远两人联系自然越发多了。”杨虎城说道。

“噢,那陆远可是前两年全歼了杨猴小那位?”

“正是。”

“原来还有这层关系在,我想我知道阎锡山的后手了。”

一听此话,杨虎城马上联想到今早进城的三千人“你是说......”

“对,要我没猜错,阎锡山已在井帅面前获得了安全保证,这老狐狸......”

“反正咱们也没害他的心思,如果这能让他安心的也好。”杨虎城倒是看得开,在他心中自己的义兄绝不会对己不利。

回城的路就在各人算计中过去。待回到公馆厅堂,还未坐下阎锡山便对张学良说道“汉卿啊,汉卿,你为何如此急迫?上次在洛阳我不是与你说了劝谏蒋公抗日这事要看机会慢慢做吗?你行事如此莽撞,弄得如今捉蒋容易放蒋难啊~!”语气中颇有种怒其不争的味道。

话说阎锡山此前能与张学良保持相对好的关系还要从中原大战阎锡山失败后说起,张学良在接管山西后没有把事情做绝,就连晋军也是保留大半,让阎锡山保留了再起的机会,阎对此还是心怀感激的。而张奉命来陕西剿G后也是屡遭挫折,相似的经历与目标让张学良与阎锡山走得更近,所以共同密约劝蒋抗日也就顺理成章了。

“阎兄”张学良一边引阎锡山落座一边说道“实乃形势逼人,不得不行此下策。”遂把校长针对张杨二人的打算与阎锡山说了。

“况且只要介公答应积极抗日,我等自然竭力拥护。”

“啪”阎锡山一拍桌子怒道“此言谬矣,你二人软禁领袖,焉知此举不是令领袖的威望扫地?啊?现在国内声讨你二人者众,外邦更是看笑话一般。你说说,哪有这么办事的?”

信奉儒教的阎锡山最反对的就是这点,底下的要是总想着造上面的反,那纲常岂不是乱了?再说现在的中国内忧外患,校长威望受损还怎么镇得住内部蠢蠢欲动的各地军阀,又怎么应对外部咄咄逼人的日本?

张学良、杨虎城也有点后悔,原本事变是因为校长对东北军和西北军压迫加剧,两人想着通过“杀蒋谢罪”此举能得到国内与国外的支持,结果都是骂的多赞成的少,特别是苏联的反应更是另两人惶恐不安。

张学良被骂得一时窘迫不答,但杨虎城却接话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阎公你倒是教教我二人该如何应对?总不成让我二人引颈就戮吧?”

是啊,总不成引颈就戮吧!阎锡山答不上来,只好用眼色提醒井岳秀。

“咳咳”井岳秀会意,岔开话题“前事多说无益,咱们还是想个法子把事情解决了才是。”

杨虎城见井岳秀说话,也就没继续说下去。

“汉卿,来这一路崧生与我说了许多,现在我只是问你,你的底线是什么?”

“自然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毫不犹豫地说道;东北已经沦陷五年了,东北军中想投降的早已投降,维系现在的东北军二十多万人没散伙的信念就是抗日,打回东北老家去。

“我与汉卿一样。”杨虎城犹豫了下也是说道。

“校长那现在如何?可有变化?”老阎接着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张杨二人的想法他能通过井岳秀摸得八九不离十,可校长那他实是不知。

“好多了,这两日起码肯就抗日的话题与我等说个一两句。”

校长被抓后,刚开始两天是又怒又惧。怒的是张杨二人对其“以下犯上”,自己尊严与自由俱失;惧的是张杨二人勾结H军要取其性命,特别是张学良对其说的要把他交由群众公裁更是令其夜不能寐。

14日,端纳的到来让校长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端纳的转述和宋美龄的信中记述让校长明白此时要他性命的人不在西安而在南京,自己命悬一线,搞不好要成GF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张学良这几日的泣述与苏联的态度让校长开始认真考虑起与张杨二人谈判的可能性,也就一改闭口不言的做派,和张学良就抗日这问题交流起来。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